繼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奶茶店組織專項抽查,查出有15批次超范圍添加食品添加劑日落黃問題后,無錫、日照、湖州等地監管部門也對轄區奶茶門店組織食安抽查,結果部分門店查出意料之外的問題。
7月5日,無錫市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的飲品店開展突擊檢查,包括多家知名奶茶連鎖品牌。
重點檢查飲品店證照、人員健康管理、清洗消毒、原料儲存及索證索票等情況,同時,該局特邀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在售飲品進行監督抽檢。
經查,上述門店在證照公示、人員健康管理、索證索票等方面較為規范,也能做到每天對容器等物品清洗消毒及相關晨檢工作。
不過出問題的地方都與食品原料無直接關系,如:原料存放區擺放有員工個人物品,裝食材用的桶消毒不到位。
檢查人員在飲品制作區發現一罐開啟的食品原料,標簽顯示信息為“品名:西米;制作時間為當天9:42;到期時間為12:42”。按照該標簽信息,該原料已過期。但罐內原料并非西米,而是“凍凍”。
后來店員解釋,原料是當天早上剛制作的,只是標簽未來得及更換。
在該店后廚倉庫的冰箱內,檢查人員也同樣發現,容器內存放的物品與其標簽不一致的問題。此外,該店還存在垃圾桶未加蓋的問題。
7月2日,日照市東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充當“神秘買家”,利用各自手機上的外賣點單平臺,以顧客身份隨機對多家網紅奶茶店鋪的餐品進行下單,并按照規范操作進行了樣品封存。
該部門抽查的產品,主要針對消費者熱衷度比較高的網紅奶茶品牌。共抽檢50批次網紅奶茶,分別通過外賣平臺開展“神秘買家”網絡抽檢和線下抽檢兩種方式進行,主要針對檸檬黃、胭脂紅等食品添加劑是否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開展檢測。
同時,監管人員還對部門奶茶門店進行了現場檢查。監管人員對商家的營業執照、人員健康證件、食品原材料等進行了仔細檢查。
另外,湖州市吳興區市場監管局也對轄區內奶茶門店展開突擊檢查,主要選取了一些社會關注度高的網紅產品和規模較小的自營商家。
從各地監管部門抽查的結果來看,并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但部分門店均有標識不明、物品擺放不規范甚至員工私人物品未按規范存放等問題,依然被監管部門下達整改通知。品牌為這些小事留下紀錄實在不劃算。
(圖片來源于網絡)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