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近10億,去年成功A股上市,截止8月13日總市值達85.06億元。
全國門店3700+家,日服務數百萬食客,2年蟬聯獲獎餐飲百強企業。
巴比饅頭成立于2003年,于去年10月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中國包子第一股”。目前,巴比門店已覆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作為中式早餐連鎖企業的領導者,巴比身處優質賽道正飛速發展。
小生意孕育了一家上市企業,巴比是如何將小包子做成大品牌的?
一個包子的百億生意經
包子,中國人最日常的食品之一,東西南北中,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國人烹飪上的創造力,在包子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包子,本稱饅頭,別稱籠餅。早在西漢,就有關于“蒸餅”的記載。那時候,面食統稱為“餅”,湯餅類似于面條,蒸餅類似于饅頭。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餅食》中記錄了超過20種面食:蒸餅、胡餅、燒餅、湯餅、乳餅……
▲圖片來源:攝圖網
緊接著,北宋時,包子迅速火了起來,“東京街頭已有不少出名的包子鋪。直至今天,在競爭激烈的中華美食界,包子作為早餐必不可少的主品仍占據著一席之地。據英敏特數據,目前早餐市場已達1.87萬億元,未來預估到百億元以上。
2元錢一個的包子,5塊錢就能管飽的餐食,這樣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而在巴比饅頭創始人、董事長劉會平看來,卻蘊藏巨大商機。他認為,“只要品牌做出名堂,產品順應消費者口味,就不擔心銷路。”
于是,2003年“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為“巴比饅頭”。劉會平一心要做成連鎖,改變中國的早餐市場,后以品牌化的形式開放加盟。
直到2020年憑近10億的年營收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從傳統中式面點市場走出一條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的獨特路徑,日服務超百萬食客。
“中國面點之鄉”走出來的劉師傅
創始人劉會平出生于被稱為“中國面點師之鄉”的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位于皖河下游北岸,是周邊城市通往安慶的水陸交通要道。據統計,江鎮鎮3.7萬人中有近2萬人從事饅頭等面點行業,從業人員中1年賺5萬多元的占40%。
1998年,21歲的劉會平揣著4000元錢只身來到上海創業。創業的一開始并不順利。第一家店開在菜市場門口,但無奈半個月就關門歇業。第二家店做生煎包子,但因競爭不過隔壁的店又關了。
▲創始人劉會平
劉會平開始思考,他發現自己的包子是咸辣口味,不符合上海人慣常的口味。“因地制宜的口味”是他學到的第一個生意經。經過多次口味改良,2001年3月,劉會平在上海黃浦區的繁華地段開起一家“劉師傅大包”。
2003年,“劉師傅大包”更名“巴比饅頭”,各家店門口經常有排長隊的顧客,令巴比品牌的知名度快速提升,成為上海市民早餐首選品牌。同年,被評為“上海最受歡迎面食小吃”。
2010年正式推出團餐業務。2020年10月,巴比食品在上交所敲鐘上市,成為“包子第一股”。目前,巴比饅頭已在華北、華東、華南等主要城市開出3700+家加盟門店,確立了“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經營模式。
年入10億背后的經營算法
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700+家的巴比饅頭在2020年的營收為9.8億,但如此體量的巴比饅頭才僅占了包點品類門店數的2.5%。
在各地土生土長的包點店和狗不理包子、慶豐包子鋪等老字號中突圍而出,成為首家包點品類的上市企業,巴比如何將小生意做成大利潤?
01
小店模式,自帶零售基因
巴比饅頭以小店模式為主,從早餐場景切入,不斷延伸產品線抓住食客的胃。產品豐富,為留住顧客的胃與心,巴比開發出包子、饅頭、粗糧點心以及粥品、飲品等百余種產品,門店特色鮮汁肉包、麻辣小龍蝦包、香菇菜包、小豬奶黃包及豆漿等產品受到消費者好評。
價格低廉,主打人均4-6元即可享受美味的早餐,備受上班族青睞。
巴比饅頭已經成為國民化早餐小吃,老少貧富皆宜,且不像湘菜、粵菜等硬菜受限于地域文化,巴比可謂是南北通吃,遍地開花,布局全國發展之路。
初期投入低,零售讓門店更容易管理,不需要考慮后廚及繁雜的廚房設備。同時也不需過多考慮服務問題,提高門店坪效。
02
完整的供應鏈,保證食品安全
巴比統一采用中央工廠供應模式,以各生產基地為中心,對本地及周邊城市特許加盟店的食材進行統一采購、加工、儲存、配送,以最優冷鏈配送距離作為輻射半徑,構建了一個“緊鄰門店、統一管理、快捷供應、最大化保質保鮮”的全方位供應鏈體系。
與傳統作坊式的早餐門店不同,巴比走的是一條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路線,投入重金在上海建成透明中式面點生產中心、高效物流中心,形成較為成熟、可復制的品牌連鎖管理體系和中式面點工業化生產管理體系,通過可視化全天候生產流程監控與嚴格的營運操作標準,保障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美味與安心。
原料到達后及時進入車間調制生產,挑選、清洗、切割、調味及包制時,也時時注意原料的新鮮觀感,確保營養價值不流失。
先進的生產設備保證了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同時配以先進的進口設備,使得巴比的產品始終口味如一、質量穩定。
巴比有口皆碑的香菇菜包的制作,生產流程要經過18道嚴格工序,人工挑揀之后是機器的幾道清洗和科學切割。所有生產好的食品都要進行金屬探測儀的檢測,然后進行極速冷凍,迅速保鮮。
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優質的物流配送服務,從工廠到店,全程不落地冷鏈配送,打破以往包點傳統夫妻檔需要早起幾小時準備材料的固有模式,加盟門店提前半小時即可完成準備開始一天的早市。
03
強強聯合,全場景銷售
除了線下門店,巴比團體供餐業務目前已為幾百家食堂提供面點食品,已與一批知名的便利連鎖、酒店連鎖、餐飲連鎖建立了業務合作。
同時巴比已與一批優秀的生鮮電商平臺如盒馬生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同程生活、每日優鮮、興盛優選等建立了戰略合作,滿足消費者在家消費的業務場景。
▲巴比董事長劉會平與盒馬創始人侯毅合影
短保速凍食品最大的挑戰就是物流及銷售問題,如何給終端消費者留足食用期限,巴比已為行業提供示范性解決方案。中央工廠的生產模式可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產量,自有物流系統可做到每日配送,依托近3000家的線下門店,結合線上平臺“巴比商城”,巴比已經實現即買即送。
同時,巴比在天貓、京東旗艦店已全面上線新產品,隨著物流運輸的全面打通,巴比食品面向全國的輻射半徑也將不斷擴大。
消費升級的當下,無論是食品企業還是銷售企業,都在依靠科學數字化方式創新變革。巴比與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合作,將為未來面點食品從供應鏈到消費者服務打開新的模式和可能。
04
產品創新,組合營銷
巴比自2003年創立至今,一直堅持積極創新產品,賦予品牌源源不斷的活力,實現中式面點從主流傳統口味到網紅小吃口味的突破。
“上海小吃節”期間,小吃新品-麻辣小龍蝦肉包首發,一上市就頗受消費者喜愛。相對于傳統的“小龍蝦”口味,巴比在川味辣味的基礎上,根據上海消費者口味優化改良,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更加符合大眾口味。
同時,巴比也在打造細分領域大單品。巴比新推出的速凍鎖鮮短保產品包括水餃、煎餃、包子等品類,無需解凍,消費者買回家蒸、煮、煎均可,“一人食”的包裝與口味也更加迎合90后、00后消費者的訴求。其中,螺螄粉水餃的產品調性高度契合當下的網紅經濟。
而巴比的產品研發實力讓這個口味的水餃不僅僅是噱頭,螺螄粉水餃采用上等肥美螺肉、秘制高山竹筍,加入傳統工藝制作的紅薯粉條,再搭配優選的品牌豬肉,讓人吃起來大呼過癮,一口下去滿滿湯汁,螺螄粉特有的味道回味無窮。
盡管主打中式面點與早餐市場,但巴比的品牌營銷策略并不傳統。2014-2016年,為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巴比特邀國際巨星成龍作為品牌代言人。巴比認為,這一舉措進一步彰顯了自身的企業實力,品牌知名度也得到提升。
在新品發布會宣發期,巴比基于對不同平臺用戶的洞察,按照不同平臺的規則,運用相應的投放策略及全域覆蓋的投放手段,以“包子大王賣螺獅粉水餃”為全網統一話題,加深用戶記憶,在全渠道制造聲量。持續近兩周的強曝光,使巴比鎖鮮速凍新品迅速打開知名度,為后續粉絲“種草”打下基礎。
結語
餐飲市場的快遞增長,讓快餐品類大賽道中也不再只有“洋快餐”。巴比作為一家中式面點快餐品牌,連續兩年登上中國餐飲百強榜單,沖進百強餐飲前三十名, 以品牌之力推動了中式面點快餐品類的崛起。
提供標準化包點產品以外,如何讓自己的門店具有差異化優勢,如何為消費者持續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巴比布局新零售已經邁出了新一步。
未來也將持續助力中式面點行業發展,讓“小包子”登上世界的舞臺。
注:文中圖片及文字資料,除特別標注外,均來自巴比饅頭官網、官方公眾號。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