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正經歷“生死劫”,10萬家門店路在何方? 職業餐飲網 ? 2021年8月27日 17:03 ? 餐飲資訊 ? 閱讀 0 文 | 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你有多久沒吃沙縣小吃了?” 如果不說,你大概不會意識到,截止目前沙縣小吃的門店數量已接近10萬家,從業者數量已突破30萬人。 這個數據相當于什么概念呢? 相當于肯德基門店的10幾倍,是麥當勞的30倍,是中式快餐老鄉雞的100多倍 …… 妥妥的國民“神壇小吃”,單看數據,確實讓人驚掉下巴。 與門店數量勢如竹破相比,最近兩年沙縣小吃的表現卻差強人意,都說資本是最聰明的錢,哪里有熱度哪里就有資本。 當隔壁的蘭州拉面捷報頻傳,陳香貴、張拉拉、馬記永爭相被資本哄搶的時候,沙縣小吃卻全面“啞火”。 而,相比于資本的信心值而言,更讓人擔心的事情還在后頭,今年一批傳統沙縣小吃正在經歷“生死劫”,逐步退出“北上廣”的歷史舞臺。 到底,沙縣小吃經歷了什么?又是如何邊緣化的呢?未來沙縣小吃的出路又在何方呢? 封神之路 如果提到沙縣小吃的神壇之路,還要從一段歷史說起。 沙縣位于福建西北部,隸屬于三明市。 因地產豐富,沙縣完全具備了培養“吃貨”的先天條件。吃小吃,就是沙縣人天生的使命。在這里,小吃遍布大街小巷,幾乎每個沙縣人都有一套“吃”的哲學。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是一個充滿血色浪漫、激情澎湃的年代,人人心中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渴望,因為沙縣“標會”崩盤,勤勞勇敢的沙縣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選擇外出開疆拓土,他們背著木槌和鴛鴦鍋,最先占領的是臨近的福州、廈門,而賺到錢的一批回到老家蓋房、置業,繼而吸引更多沙縣人外出開枝散葉,直到長成現在近10萬家門店體量、年營收500億元,帶動30多萬人就業,成為國民“神壇小吃”。 要總結沙縣小吃的神壇之路,離不開幾個原因: 1、低價收割,是全國能開枝散葉的核心 如果中國餐飲有極致性價比之父,沙縣小吃一定配大寫。 據在福州開店,擁有10家直營店的回魏大排檔創始人魏清壽回憶:“當年的沙縣小吃,簡直對于我們來說是YYDS(永遠的神)一般的存在,1塊錢的拌面、2-3塊錢一碗的扁肉都非常感人,那個時期餐廳也少,和女朋友約會我們都會選擇沙縣,當地都叫扁肉和拌面為情侶套餐。” 因為樸素的店面、簡陋的紅色塑料菜單、四方桌和塑料椅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些都是沙縣小吃店鋪的標配。 花上幾百元擺個攤賣扁肉、拌面,或花數千元租個小小的店面就可以開業,大部分店鋪都選在租金比較便宜的地點,裝修也比較簡陋,甚至有個柴火間,兩口子就可以開個小吃店。成本低,售價也就低。 “1元進店、2元吃飽、5元吃好”是野蠻生長期,薄利多銷是沙縣小吃得以在全國開店的主要原因。 2、做加法,品類豐富,滿足顧客需求 觀看沙縣小吃一路遷徙的進擊史,我們會發現,也是一部品類加法大片。 最初在謀生存階段,挑個扁擔時期只賣3款小吃,走到北京發現北京人要吃蓋飯,于是蓋飯加在了沙縣小吃的菜單上,走到了廣東地區,發現廣東人愛喝湯,于是燉罐湯系列加上了…… 加著加著就讓沙縣小吃,品類豐富,拿安徽蚌埠市經營小吃的沙縣人老俞來說,自己的一個不足百平的小店,高峰期有80多款SKU,顧客想吃啥,基本我們就加啥。 過去,沙縣小吃仿佛能容納一個小吃宇宙。 3、便民,顧客身邊24小時食堂 2007年,我來到北京求學,那時候沙縣小吃就是每一個在外讀書人的幸福食堂; 2013年,我在宋家莊做記者的時候,樓下的小巷子里就有一家沙縣; …… 相信,對于70、80、90一代的人,心理都有一個沙縣情結,沙縣也都見證了我們人生的某個階段,營業時間長,便利,走幾步就到,是大多數人都沙縣的記憶。 邊緣求生 互聯網餐飲、爆品思維、餐飲第三波融資潮…… 盡管我們身處暴風眼中心,還是覺得變化太快。 尤其在資本加速下,新成立6個月的品牌也可以拿到上千萬融資,一家店的估值也可以很高…… 而走著走著,我們卻發現沙縣“走丟了”,確切的說是逐步被邊緣化,一些一二線城市主流街道已經很難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沙縣小吃一系列問題也相繼爆出。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租金上漲,沙縣小吃正被迫離開“北上廣” 如果說過去房租低、食材成本低,沙縣小吃又多是夫妻老婆店經營,使得沙縣小吃可以低價收割。 然而,這幾年隨著商業地產的催熟,城市整頓,商業綜合體的崛起,租金翻了幾倍,使得開店成本逐年上漲,經營主們無法再給顧客提供低價產品,于是只能搬離到郊區、搬離到位置偏僻地區、逃離“北上廣”…… 在同樣在福州做餐飲的90后創始人何新看來:“沙縣小吃不會消失,但逐步被邊緣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2、散裝個體,無法連鎖化是硬傷 “品類繁榮,才有品牌故事;有了品牌故事,品類才有前途”。 這句話放在沙縣身上同樣適用,盡管沙縣小吃的門店已經逼近10萬家,可是背后的經營主,卻是幾萬的散戶,數萬個門店主各自為營。 這么多年沙縣小吃也沒有較大的品牌出現,目前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是福州的淳百味,門店有400家,而蘭州拉面方卻誕生出了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等品牌。 散裝個體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形成利益共同體,無法擁有各項優勢,過去散兵游勇+小米步槍也可以打天下,現在當老鄉雞、鄉村基等越來越多中式快餐崛起,它們一出手就是數字化、就是系統運作,就是成本優勢,這個時候作為散兵的沙縣小吃毫無還手之力。 3、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年輕人不再進店 “你有多久沒有吃過沙縣小吃了?” 帶著這個問題,我問了身邊的朋友,有人3年沒吃過,有人5年沒吃過,要不是這次去福州出差,我大概都有八九年的時間沒吃過沙縣小吃了。 答案總是扎心的,卻也是真實的。 過去,依靠低價格沙縣小吃可以收割一波那時候的年輕人,而隨著Z時代年輕人長大,這些孩子是不差錢的,可選擇餐飲品類、品牌越來越多,落后的沙縣總是要挨打的。 在淳百味創始人張萬和看來:“沙縣小吃,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不再進店,不像十幾二十年前,沙縣小吃的客群是剛上社會、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這個群體是優質的,有潛力的,但現在已經不是它的客群了,所以最大的風險在這個部分,如果沒有自己競爭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弱。 所以我覺得,我們所有做沙縣小吃的人,應該一起做的事情是如何提高沙縣小吃的品質,讓年輕人進店,對于一個品類來說,沒有年輕人才是真正危險的事情。” 4、產品十年如一日,夫妻老婆店沒有產品創新能力 品類的沒落史,消亡史,在餐飲史上絕對不是第一次。 還記得當叱咤風云的成都小吃嗎?當時最高峰在北京有3000多家門店,可是卻幾乎在一夜間集體消失。 歸及主要原因,成也是品類豐富,敗也是品類豐富。 無論是成都小吃還是沙縣小吃的菜單,幾乎十幾年產品沒有變過。 究其原因是夫妻老婆店沒有產品創新能力,在做淳百味之前,張萬和在廣東做了三年傳統的沙縣小吃,因為24小時營業,沒有時間休息,有時候一天只睡3-4個小時,到過年拉下鐵門的時候,發現鐵門都生銹了。 他說:“一個人一旦忙碌成工作的機器,就沒有思考的時間,也沒有學習的時間,更沒有時間做產品創新的事情,生意一不好,想到的就是加產品,以為加產品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要創立一個自己品牌的主要原因。” 出路幾何? 眼下,沙縣小吃門店數量雖然仍在增長,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地位的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沙縣小吃是否能繼續續寫神話,就在能否解決以下問題。 1、連鎖化,讓散戶賺到錢 過去,傳統沙縣小吃無法一個人開出2家,3家,10家好門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店里離不開人,錢要自己收,店要自己管,人是無法進行分身的,連鎖化的好處就是打破增長瓶頸,讓一個有能力的人可以開多個店。 盡管最近一些年喊著沙縣小吃連鎖化,資本化的不在少數,可是實現起來卻頗有難度。 難度在于如何把幾萬家散戶聚攏在一起,表面看是門店統一,背后是利益統一,怎么讓散戶能賺到錢。 這里我們還拿淳百味舉例,他的連鎖化是走直營+服務管理模式,即利益股東最大化,但所有加盟者都是店長角色,總部直接管控,而只有單店生意好了后,總部人員才可以享受到單店的分紅,形成利益共同體。 未來,想要沙縣小吃有所作為,品牌驅動品類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可不可以學習雅堂小超的商業模式(將夫妻小超市收割掛牌),知名品牌去收割一些傳統沙縣小吃店,幫助他們去賺更多的錢。 2、品質化,做新一代沙縣小吃 當我們談論品質化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很虛的詞匯。 事實上,一點都不虛,因為市場是動態的,無論是從品牌形象、出品方式、數字化、產品創新能力上,沙縣小吃都需要一場集體升級。 拿原來賣8元一碗,現在成為商場里估值10億元的馬記永蘭州牛肉面來說,過去也是一家傳統拉面館,上座率不足40%,就因為先將門店進行升級,把傳統清真綠改為了藍色+木色;產品升級,用大片牛腱子肉,一碗面可以賣到26元;體驗升級,手工現拉面+手工現烤串,進店就引發點餐食欲…… 有了蘭州拉面的成功案例,沙縣小吃的升級之路還會遠嗎? 你有什么辦法,幫助沙縣小吃繼續封神呢?歡迎您在我們的留言區過過招。 (本文作者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報道需求和文章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END- 主編丨陳青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讀 全國首家“現烤點心+奶茶”融合模式店!新探索新機會? 米其林餐廳創始人:做餐飲必須要懂得堅持,只跟著錢走很可能一事無成! 破產瑞幸“復活記”:只有被顧客拋棄的品牌,才是真正的死亡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617.html 贊 (0) 職業餐飲網 0 0 生成海報 低價,是大坑也是大機會,關鍵看自身條件 | 開店筆記 上一篇 2021年8月27日 11:05 打造安心的就餐環境,紫外線消毒硬核來襲 下一篇 2021年8月27日相關推薦 餐飲資訊 反彈預期強勁:新冠肺炎疫情消費者調查報告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詞云封面圖是消費者提及的疫情期間好感增加的品牌,詳情見文末在2020年初,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國人民響應號召不出門,企業全力配合推遲復工,大小商鋪主動減少營業… 網絡轉載 2020年2月12日 餐飲資訊 抖音日活破 6億:企業如何贏下直播,讓生意更簡單? 直播市場,近萬億的銷售額,121%的年增速。 看著周邊企業紛紛在直播中賺得盆滿缽滿,很多食品老板卻無奈的搖頭,一邊羨慕別人掙錢了,一邊猶豫著自己怎么辦? 看著別人業績喜人,自己的企業卻在直播上遭遇了重重困境,沒有流量,銷量上不去,轉化也困難,促銷 第一食品資訊 2021年12月17日 餐飲資訊 順豐回應送外賣:沒有對外;九毛九退出北京、天津、武漢 | 本周快參 01九毛九:將停止北京、天津、武漢九毛九餐廳的運營@九毛九公告5月12日晚,九毛九公告稱,為緩解疫情對集團業務營運的影響,董事會在審閱其門店的業績后宣布,集團已決定實施多項節省成本措施,以降低租金、所用… 餐飲老板內參 2020年5月18日 餐飲資訊 新零售峰會余熱不減,企業平臺忙對接,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新零售7月31日,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組織了2018夏季新零售平臺對接會。本次活動圓滿成功,現場邀請到了中國著名營銷專家劉春雄教授和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知名線上平臺。會場參與人數達到近千人,盛況空前!各大線上… 第一食品資訊 2018年8月3日 餐飲資訊 買就送!飽讀無需等待,兩大雜志半年合集一次到手! 國內唯一專為餐飲經營管理人量身定做的期刊《餐飲經理人》為廣大餐飲人提供領先的商業思想和解決方案2019年雜志全面升級各類火爆餐廳案例、營業額倍增技巧、人才管理思維看趨勢,看風口,培養跨界整合的能力探討… 餐飲總參 2019年7月16日 餐飲資訊 火鍋店如何“逆襲”?關鍵在“店長”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數據顯示,整個火鍋行業仍以單店運營為主,占比高達83%。2016年以前,火鍋門店數量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到2017年門店數量驟減,直營連鎖… 餐飲總參 2019年9月14日 餐飲資訊 不貴,不配叫“新消費”? 開菠蘿財經(kaiboluocaijing)原創 作者 |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三四十塊一杯的喜茶、奈雪的茶,四十塊一碗的和府撈面、近百元一盒的鐘薛高……有消費者調侃,現在的新消費品牌不但多到用戶都不夠分了,價格還越賣越貴。 ?“很疑惑XXX為什么這么貴?”在社交 勺子課堂 2021年9月3日 餐飲資訊 【木屋大事報】飯飯帶你看競聘——深圳分公司第一季店經理競聘戰報 “木屋同學們,今天是管理組競聘的第二天,也就是店經理競聘,各位競聘伙伴果然個個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套路“之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那都是在木屋多年的沉淀啊!還是那句,話不多說,先看戰績如何!1狀元——… 餐飲屋檐下 2017年2月28日 餐飲資訊 上線一個月銷量低迷,星巴克的外賣生意不好做! 咖啡外賣這陣仗,星巴克可謂來勢洶洶。但當打開餓了么App,現實與理想之間卻呈現出巨大落差。周邊三家星巴克專星送月售34單、176單、323單的銷量,遠不如某些非官方的跑腿代購店銷量高。01理想≠現實為了獲取接近… 餐飲O2O 2018年11月8日 餐飲資訊 【特色食材】《餐飲時報》報道: 苤藍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苤藍又稱茄蓮,球莖甘藍,有長柄,花黃白色。莖部發達,扁圓形,肉質,是常見蔬菜。內含大量水分和膳食纖維,可寬腸通便,防治便秘… 小時餐飲時報 2013年11月7日發表回復 請登錄后評論...登錄后才能評論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