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上新調查:奶酪、板栗、爆爆珠,奶茶還能有哪些玩法?

    秋意漸濃,秋冬上新季也即將到來。

     

    滬上阿姨麻薯+雙皮奶的大福系列,已全面上架,開啟“溫暖治愈”。

     

    以加入健康食材、減脂減糖、優質原料升級為核心的健康趨勢,依舊是秋冬創新的主題。

     

    此外,今年還要不要追厚?奶油奶蓋有哪些流行新風味?哪些小料會火?喜茶、奈雪都在上的馬蹄爆爆珠,要不要跟?

     

    最近,我與業內資深研發聊了聊,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產品趨勢預判——

     

     


    追厚升級:“復配奶”將是開發重點
     
    這兩年,秋冬都在追求濃郁、飽滿的口感,主要體現在乳制品的應用上。
    “為了復配口感,一些品牌不再單純使用一種奶,
    復合型配制奶將會是各個品牌重要開發的品類。
    ”7分甜產品負責人潘升儀表示。
     
    去年火爆的厚乳、冰博客,通過提升牛奶的醇厚感,讓“厚”概念成功出圈。
     


    今年秋冬季,將會有更多乳制品,與茶基底相搭配,提升濃郁味道。
     
    比如奶酪奶茶,
    不少研發表示,把奶酪與奶茶相融合,是秋冬創新的新選擇。
    最近有研發告訴我,他正在測試伊利專業乳品一款名為“濃醇車達奶酪”的產品。
     
    據介紹,車達奶酪是一種硬質全脂牛乳奶酪,相較于奶油奶酪,口感香醇、口感微咸。伊利專業乳品濃醇車達奶酪還特別添加了“老車達”,干酪添加量大于16%,因此酪味更濃郁,口感更綿密,帶來差異化的口感。



    “奶酪奶茶區別常見的原味奶茶,不僅增加口感差異化,還符合秋冬追求口感醇厚的趨勢。”他說道。
     
    總的來說,
    消費者對口感的追求變多了,這也讓品牌、供應鏈的研發端不斷迸發新創意。
     
     

    小料預測:今年板栗被一致看好
     
    芋泥、麻薯,近兩年已刷足存在感,今年多位行業資深研發向我推薦板栗。
    百分茶研發總監楊世忠分析,板栗已經具備3個爆火潛質:
     
    • 它滿足市場對秋冬的期待

     
    栗子有飽腹感,還能搭配不同風味的奶茶增加咀嚼感。糖炒栗子,也是由南到北的共同記憶,滿足市場對于秋冬季飲品的期待。
     
    • 去年已經有一波上升趨勢

     
    葉子與茶去年第一波熱飲就上了黃金板栗系列,用的是遷西板栗,手搗成栗子泥,加入飲品中。百分茶也推出了“栗子奶奶”產品。
     


    • 一年來供應鏈升級,更有發揮空間

    一年來,板栗在供應鏈端也迎來升級,在品質、成本上都擁有了更好的發揮空間。
     
    研發帶來新創意,供應端帶來標準化輸出和產品升級
    ——這不僅是板栗,幾乎是所有產品成為常規款甚至爆款的必經之路。
     
    關于板栗的創意搭配,楊世忠也提供了1個思路:
    選擇板栗與今年爆火的生椰乳相配,在板栗中融合椰子的香氣,也許會成為秋冬的流行款。

    除了板栗,今年秋冬也會有更多的傳統食材做成的小料,比如前不久,喜茶、奈雪上新的龍眼新品中,都用了一款名為“馬蹄爆爆珠”的小料。

    板栗、馬蹄、麻薯融入到秋冬新品中,或許比波波更能提升產品的價值感。 



    奶蓋奶油:無處不在,玩法更多
     
    造型獨特、概念新穎的頂部設計,是今年飲品打造爆款的秘訣之一。
     
    但如今,單靠造型吸睛已經不夠了,上周咖門舉辦的第三屆新茶飲大賽華南區域賽的現場,就有評委老師提到,未來飲品頂部設計將會呈現2條思路:
     
    一方面,傳遞健康概念,越來越多品牌推出低脂奶蓋、植物奶蓋。
    前不久,Tims上新了一款“燕麥浮云鮮萃”,最具特色的就是頂層的“燕麥奶蓋”,由植物蛋白奶油打發而成。咖啡+植物基的組合,讓產品有了新亮點。
     


    另一方面,小眾、差異化口味將會流行。
     
    伊利專業乳品出的濃醇車達奶酪,在應用上也可以打發成“車達奶蓋”,微咸、綿密,酪味濃郁,在眾多奶油奶蓋里形成口感的差異。

    從原料本身挖掘差異性,也給產品提供更多的傳播亮點,從而講出新的產品故事。
     
     

    茶底追香,細化到地域香和品種香
     
    秋冬新品研發上,“追香”仍是研發關注的重點。
     
    “調香型茶葉依然會是主流,主因就是新一代消費者對于強香氣的追求。”
    7分甜產品負責人潘升儀告訴我。
     
    結合研發的觀察,今年的茶底追香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追求茶的花香,
    比如梔子花綠茶、桂花烏龍等等將會廣泛應用。比如古茗上新的桂花烏龍系列,包含龍眼桂花琉璃凍、桂花烏龍奶芙、冰咖烏龍奶。
     


    二是面對更懂茶的年輕人,新茶飲很有可能追求茶的“地域香”和“品種香”。
     
    茶飲品牌挖掘地方特色,與本地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的情況正在越來越多。
     
    百分茶研發總監楊世忠預判到:“今年一個大的趨勢是,
    新茶飲的產品將細化到區分茶基底的香型,看重茶的地域香及品種香。

     
    除了茶底追香,
    小料追香同樣值得關注。
    楊世忠告訴我,像是玫瑰花凍、桂花凍等小料,加入到奶茶中,在不破壞奶茶本身味道的同時,提升一杯茶的香氣。
     
     

    所有爆款,都可以改造一遍
     
    今年夏天,茶飲行業釋放出一個信號:
    三四線及以下市場的鮮果茶生意,越來越搶手了。
     
    曾經,鮮果是一二線城市的“高端玩法”,但如今,下沉市場的鮮果茶也風生水起。 
     
    荊門有個品牌叫BOTTLE TEA百特茶,主打鮮果茶,
    3家店,一年營業額超750萬,是當地茶飲的頂流。
     


    這樣的鮮果茶品牌幾乎每個區域都有。
    把已經過市場驗證的爆款,加入新食材改良一遍,就可以在新市場獲得成功。
     
    “同樣道理,
    可以把曾經秋冬熱賣的產品,重新改造一遍。
    ”業內資深研發建議。
     
    比如,冬日菜單常見的小吊梨湯,可以通過產品的升級,加新鮮的梨肉或其他輔料,提升價值感。
     
    按照這樣的思路,不必刻意追求顛覆性創新,品質的堅持和更多風味嘗試,也帶給消費者的驚喜和誠意。
     


    效率提升,從細節處省人工
     
    隨著茶飲賽道的不斷擴大,推動新茶飲發展的不單是創意。 
     
    今年秋冬季節,“門店效率”仍舊是行業的共同話題。這也對供應鏈提出更高要求:
    提供操作簡便好上手的產品,從小細節進行效率提升。
     
    比如茶飲店做奶蓋的環節,有個“均制處理”的小細節。
     
    在茶飲門店,芝士奶蓋最常見的做法是將塊狀奶酪與牛奶混合,運用冰沙機進行均制處理,將塊狀奶酪變成液體后,再加入淡奶油、玫瑰鹽等,變成芝士奶蓋。
     
    而研發在測試伊利專業乳品濃醇車達奶酪時候發現,
    這款奶酪是“醬狀”,可以直接與牛奶、淡奶油等混合打成奶蓋,無需均制處理的流程。
    均制處理,看似是個小動作,但也需要員工事前進行奶酪和牛奶調配,事后再進行機器的清洗。
     
    而一款無需融化的醬狀奶酪,就可以省略這一環節,簡化茶飲店做奶蓋的步驟,節省人力物力。
     
    無需融化的醬狀奶酪,簡化做奶蓋的步驟

    可以預見,
    今年茶飲店的效率提升,很多都會發生在飲品制作的細節中。
    任何一個便于門店落地的產品、設備革新,都有望為帶來一場小型“效率革命”。
     
    今年秋冬季上新品,還有哪些好思路?歡迎留言討論!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86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2日 11:02
    下一篇 2021年9月2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