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的新品套路:如何做到一年上新200款?

    文|田果

    編輯|何楠

    來源|火鍋餐見

    火鍋同質化嚴重,眾多老板最苦惱的就是: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新品從哪來?
    業績公告顯示,海底撈去年共推出200多款新品,涉及新菜品、小吃、甜/飲品等。
    為此,餐見君特意從海底撈內部打聽到它的上新套路,我們看看它最近都推出了什么熱門新品?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研發邏輯?
     
    盤點海底撈的新品
    我們知道,海底撈各地區門店的鍋底/菜品存在很大差異,產品上新更是各有千秋,我們篩選了10款當下關注度較高的新品,一起來看。
     
    1、魚牛鮮

    它大概是海底撈顏值最高的新品了,巴沙魚+肥牛,新奇的組合,層次分明,兩邊是魚片,中間是肥牛,比魚片多了肥牛的口感,比普通肥牛嫩了許多。
    也有網友提到,海底撈之前上新過“魚羊鮮”產品,是魚肉和羊肉的組合。你看好嗎?
     2 、松茸肉滑

    海底撈對滑類的創新可謂是執著,除了蝦滑、魚滑基礎產品,還有一系列新奇特滑類產品陸續出現在菜單上,比如翡翠墨魚滑、鵝肝牛肉滑、海味魚籽滑、紫衣山藥滑等。
    而這次的內測新品:松茸肉滑,用高端菌菇做融合,主打健康,顏值顯然走的樸實路線。
    △海底撈部分滑類產品展示
     3 、牛肉辣條

    據說在一次新品品鑒會上,有供應商向海底撈推薦了筷子牛肉,于是他們受到筷子牛肉長長的外形啟發,想到了辣條。
    考慮到很多消費者有懷舊情懷,辣條又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于是海底撈就著手推出了這款口味似辣條的產品,還將長度做成最適合消費者食用的6-8cm。
     
     4、椰漿蝦球

    網友對這款新品的評價不一,外表上看平平無奇,入口椰汁的甜加上蝦肉的嫩,吃到嘴里會爆漿,海底撈還搭配有專屬蘸料,辣椒面+花生粒,咸辣和甜汁,味道似乎略顯詭異。
     5 、雙色豆花

    不少網友發現,撈派豆花悄咪咪升級成了雙色豆花,由黃豆和黑豆雙拼而成,可能差異化更多是在顏值上,味道倒沒有明顯區別,但搭配上專門的豆花醬,口感立刻有了記憶點。
    △上面是灰色,下面是白色
     6 、冰川湯

    川渝火鍋熱辣鮮香,重油重辣,冰粉冰湯圓等清爽解膩,和火鍋是絕配。于是,海底撈重慶/成都門店推出冰川湯圓產品。
    今年3月,重慶門店還推出了DIY冰粉:在小料臺上放置制作冰粉所需的各種食材和配料 ,消費者根據自身口味搭配,創造出自己的專屬冰粉,目前這一產品也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
     
     7 、扇貝玉帶

    這款屬于海鮮類產品,個頭很大,看起來新鮮,非常Q彈。海底撈似乎越來越重視海鮮產品上新了,像墨魚仔、八爪魚、黑虎蝦,在一個“鮮”字上下功夫,營養價值高,簡單的擺盤也能突顯品質感。
     8 、桃味小花牛

    繼酸奶兔、酸奶豬后,又一個動物造型甜品誕生,冰冰涼涼,冰淇淋口感,味道很像海底撈桃子酸奶的味道。飯后來一個,消食解膩。
    它們萌萌的外表,引發了很多顧客自動打卡發圈,五一在小紅書上產生刷屏效果,妥妥的流量擔當。
     9 、玉米烙

    不吃玉米烙白來海底撈?玉米烙從去年就嶄露頭角,因為呼聲太高,今年在各門店陸續上新,除了玉米,還加了黃瓜、胡蘿卜,香甜酥脆,沙拉醬也恰到好吃。據說是門店限定,很容易沽清。
     10 、低溫酸奶/啤酒

    海底撈門店都有低溫酸奶、啤酒等自有品牌飲品,并不斷對口味進行創新升級。比如,今年4月新推出紫提朗姆和枇杷雪梨兩款酸奶產品,主打年輕化,滿足年輕消費者對創新口味的追求。
    截至目前,海底撈自主研發并推出了4款精釀啤酒及2款定制啤酒。特別款如蜂蜜桂花,蜂蜜烏龍茶啤酒,蜂蜜百香芒芒。
    據透露,預計今年還有一款自有配方的果酒,檸檬薄荷起泡酒,會在合肥等城市上市。
    同時,關于鍋底,各地域的門店也會根據區域特色,上新不同口味的鍋底。除了常規鍋底,我們還發現了諸如玉米鮮蔬鍋底、泡菜酸辣鍋底、板栗雞鍋底、酸菜魚鍋底等新式鍋底。
    海底撈新品哪里來?上新邏輯是什么?
    綜上,海底撈新菜品上新,主要包含老菜品優化及新菜品引進兩方面。
    接下來,餐見君將從3個方面:選品、測評、推廣,拆解海底撈的上新邏輯。
    1、選品:因地制宜,也偏愛“新奇特”

    不難發現,海底撈各門店會根據當地消費者口味,推出地域特色的菜品,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比如,武漢門店,在海底撈的特色產品撈面之外,還售賣符合當地消費者口味的熱干面;引入武漢喜歡的小吃黃金藕夾等。
    再比如,川渝地區門店,還會售賣具有區域特色的火鍋食材,如豬天花板、香辣排骨、優選大腰片、芭薌兔……

    △海底撈部分地域性產品

    同時,海底撈新品靈感略顯“隨意”,所以在創意上也更大膽。
     
    比如,單滑類產品,就有紫色(紫衣山藥蝦滑)、綠色(翡翠墨魚滑)、黃色(海味魚籽滑)等顏色的,同樣是樹葉形狀,都在餐桌上搶盡風頭。
     
    其實這些新品多是常見口感食材,而是在口味、做法或者菜品的呈現方式做出創新,比如把普通丸子賦予咸蛋黃、椰子、魚籽、芝士等口味,滿足顧客追求新鮮感的心理。
     
    2、 測評:關鍵的人(會員/員工)先吃起來

     
    在網絡平臺上,經常看到撈粉們受邀參與海底撈新品測評會。
     
    海底撈先在APP發布招募,感興趣的撈粉進行報名,海底撈內部再進行篩選,最后確定人數。品鑒結束后,撈粉還要填寫一份調研問卷,問題包括:性別、年齡、一月吃幾次火鍋、對菜品的建議等等。
    一方面,豐富了顧客體驗,成為撈粉們彰顯權益的標志動作,另一方面,這批意見領袖的感受最精準,最大程度降低上新風險。
     
    如果反饋樂觀,再報到總公司去審核,通過了,就更新到菜單上,然后對前后堂的員工進行培訓。
     
    培訓的時候,員工也必須試吃,分享感覺,最后得出一個總體的評價,作為新品的賣點。
     
    3、 推廣:注重顧客用餐體驗,不硬推

    其實,海底撈新菜品的曝光機會并不多,也幾乎看不到燈箱海報宣傳,只能寄希望于員工推薦和口碑傳播。
    前期他們會進行新品試賣,為了效果最大化,多以免費送或者半價的形式,顏值足夠高、口感足夠新奇,消費者自然會主動打卡傳播。
    在新品推廣的時候,他們也杜絕員工刻意、強制的推銷,這樣會影響顧客體驗。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27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07:28
    下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07: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