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島廢水”入海,海鮮品類負增長明顯,徐記海鮮是時候換定位了?

    溫馨提示:本文約4493字,燒腦時間17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北京。

    徐記海鮮董事長徐國華曾在公開渠道表示:“未來,希望能夠把徐記海鮮打造成百年品牌”。
    在新餐飲時代,中國創業者對企業發展的追求相較過去確實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其方向從早前的“百年老店”升級為“百年品牌”,在這一邏輯演變下,業內對“老店”的青睞悄然散去,品牌的基業長青成了時下創業者的更多追求。
    從百年老店到百年品牌,其中不僅是少了一個“老”字的區別,老店是需要熬出來的,換個位置、換了主產品都可能叫不成老店,但品牌不一樣,品牌可以換位置、可以換定位、可以換主產品等,再從根本來看,品牌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并不是熬出頭,而是需要“繁衍生息”。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北京故宮在當下就是品牌而不是老店(不太恰當之處在“時間”)。在歷朝歷代,故宮是給皇帝住的,故宮的主角和產品都是皇帝且故宮就是為皇帝服務的,但到了當代,故宮先是成了旅游景點,再是成了品牌IP。此時故宮的產品就是故宮本身,而故宮的主角卻成了游客,即使故宮免費開放,故宮IP也是一大筆收入。這就是從老店思維到品牌思維的轉變。
    在徐記海鮮品牌下,它的第一家店從1999年開始發展,至今確實算是一家老店,從知名度來看,徐記海鮮也到了品牌的高度,而要成為百年品牌,就得從熬出頭轉變為度過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周期。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品牌不會是致勝的根本,品牌的競爭力、抗周期的布局能力才是,那么,徐記海鮮如何成為百年品牌?它又如何發展為百年餐飲企業

    從起源、定位轉型、門店發展周期看徐記海鮮的發展歷程
    公開信息可見,徐記的徐國華早前是海鮮的供應商,當他看到國內海鮮酒樓存有系列問題,同時再加上自己作為海鮮供應商的回款難題,種種原因催生了徐國華自己開一家海鮮酒樓/海鮮餐館的想法。
    從海鮮供應商轉型海鮮餐飲店,這明確了徐記的餐飲路。1999年,徐國華的第一家海鮮餐飲店誕生了,雖然明確了以海鮮作為主產品,但長沙作為長江中游地區城市,它伴著湘江,北面是洞庭湖,雖有江、有湖但卻是遠海區域(最近的海域需要駕車700公里),這也難免導致在長沙人的歷史文化認知中,海鮮并不是一個剛需產品。
    徐記以海鮮為主產品、以湘菜為副產品,基于認知的搖擺,早前徐記的門頭曾經出現過“湘派海鮮”、“徐記湘菜”、“經典湘菜”等過渡詞,2011年,徐國華為定位買單,就此定下了“徐記海鮮”的名號。
    從已知信息可見,徐國華之所以會為“徐記海鮮”買單,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基于理論的說服,而可能在于內心需要的重合,一方面是開店之初就對海鮮有熟悉度,另一方面是對海鮮餐館有雄心壯志。加上湘菜餐館在長沙隨處可見,定位湘菜不僅是紅海,在當時也不是高端的選擇,甚至更不是徐記老板的心頭喜好。
    定位公司幫徐記找到了一往無前的方向、撥開了發展的迷霧,此后,“徐記海鮮”這一名號就定了下來,而同時被定下來的還有海鮮的重要性以及高端海鮮的發展方向。
    此舉價值有多大呢?我們可以從門店數的角度做觀察,從1999年到2011年,徐記海鮮開出了10家門店;2012年,徐記海鮮開出了14家門店;2019年,徐記海鮮開出了20+門店,到了2021年,徐記海鮮的門店數達到了50+。

    從數據表的長周期可見,在第一個十年和第二個十年,徐記海鮮的發展相對平穩,兩個十年都是開出了10家店(雖前后都是10家,而從發展倍數來看,沒有定位前是10倍,找到定位后只有2倍了,不過這一“停滯”可能與前些年的高端餐飲危機有關)。
    發展中間的小高峰來自于2011年到2012年,但即使找到定位的暢快也只是讓徐記海鮮一下子開了4家店,而拉長周期,這個小高峰意義幾近于零(甚至是“負增長”;從10倍到2倍)。
    徐記海鮮真正的爆發點在于2020年-2025年,2020這一年的門店數從20+增長到了40+,這相當于完成了從2020-2029年的全部開店數(假設倍率是2)。明顯可見,徐記海鮮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餐飲品牌。
    徐記海鮮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發展之初,徐記海鮮就定下了“鮮、本、時”的發展理念。
    “鮮”指的是鮮活,主要在于海鮮,不僅要鮮,其還將“當面稱、當面殺”定為標準;“本”指的是本味,如同舌尖的名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在沿海地區,海鮮通常也是本味烹飪;“時”來自于孔子《論語·鄉黨第十》的“不時不食”,海河鮮、農產品等基本都有季節概念,以時入食,這也是中國歷代餐飲文化的根本。
    雖然早前徐記海鮮的菜單上還有當地人愛吃的湘菜,但從“鮮、本、時”的發展理念來看,海鮮才是徐記的根。

    徐記海創始人徐國華鮮明晰了海鮮的路,這在早前確實是合理且正確的,畢竟從1999年至今,即使是在全球供應鏈和物流極度發達的當下,海鮮在民眾認知中都是高端產品的代表。
    在明確海鮮是主角的基礎條件下,通過性價比海鮮+新鮮好吃理念+湘菜(地方菜系)的組合,徐記海鮮出乎意料得到了消費群體的認可,而這也直接讓徐記海鮮與傳統湘菜餐館(地方菜系)區別開來,有分析認為,“海鮮”這個關鍵詞足以讓食客的面子和里子都得到滿足(有食客認為,同樣是去湘菜館,但說去吃海鮮總比說去吃湘菜有面子,即使徐記海鮮確實有湘菜)。
    從發展模式來看,徐記海鮮的核心是海鮮,加入了湘菜只不過是徐記海鮮發展的“本土化方法(之一)”而已。
    在(其它)發展方法上,2000年,徐記海鮮引入職業經理人,早早杜絕了家族式管理的“一言堂”風險,有了現代化管理思維,徐記海鮮逐步邁向全國品牌化發展階段。
    2006年,徐記海鮮進駐西安。與湘江為伴的長沙不同,西安是純粹的關中平原城市,如果是在古代,海鮮更是稀奇產品,但同樣是對于海鮮的熱愛以及現代物流的方便,徐記海鮮的“性價比海鮮+”的模式同樣在西安大獲全勝。
    再之后,徐記海鮮入駐武漢、深圳等一線和省會城市,在多次跨城市“本地化”的同時,徐記海鮮的菜單納入了湘菜、魯菜、粵菜、淮揚菜、川菜以及非中餐等地方菜系,為了闡明個性化,徐記海鮮在納入其它菜系菜品的同時,還用各類菜系做融合改良以出新。
    以徐記海鮮深圳門店的菜品為例,該門店推出了拍蒜紫蘇金牌龍蝦、黑松露紅香蔥爆鮑魚、牛油果燕窩、蔥姜爆炒八爪魚、花菜炒八爪魚等融合菜品,這些食材的組合、烹飪技藝融入了法餐、粵菜、西餐等元素并且做了相應的個性化改良。
    當然,徐記海鮮門店還保留不少如深井燒鵝、清蒸老虎斑、辣椒炒肉等經典菜品。從融合菜品的角度,徐記海鮮可以說是一樣菜單接百樣客,無論是頑固派還是創新家,無論吃辣或者不吃辣,無論是米又或者吃面,顧客進了徐記海鮮,只要付得起錢,總有適合自己的菜品。
    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或許徐記海鮮的根本并不是做某個菜系的餐廳,更不是經營海鮮產品的餐飲品牌,而是融合餐飲的解決方案品牌,但在徐記海鮮心目中,徐記海鮮就是海鮮+餐飲的融合解決方案品牌。
    但問題在于:海鮮+餐飲的融合解決方案能否讓徐記海鮮成長為百年品牌?

    如果核心是海鮮,它短期是王牌,但長期來看呢?
    徐記海鮮的標簽是什么?品牌方曾對外表述:當消費者想到吃海鮮、想到請客吃飯更有面子或者想到吃更健康、更放心、更有品質的東西,就能想到徐記海鮮。徐記海鮮以更高的性價比、更新鮮的海鮮,讓更多人享受到健康美食的快樂。
    高性價比海鮮過去是徐記海鮮的獲客方法,它讓徐記海鮮走過了兩個十年,但未來還有八個十年,這一玩法能否持續到未來?徐記海鮮又能否持續發揚這個優勢?
    實際上,徐記海鮮正在主動去除性價比標簽,無論是深圳市場的新店還是長沙的徐記海鮮·藍麒麟,徐記集團的人均客單價都在往上走。
    海鮮品類當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從公開數據可見,2020年我國海鮮類門店的營業中數據約為13.1萬家,占總餐飲門店數的1.4%;2020年海鮮門店新開約2.9萬家、關閉約5.4萬家,品類本身屬于負增長境地。

    據企查查數據,海鮮(含海鮮供應商等)企業注冊數據呈現了一個大的增長趨勢。自從2015年之后,海鮮企業有了小規模的爆發。假設說市場的爆發是以閉店高于開店來發展的,這意味著海鮮消費將持續走低。

    從百度指數可見,海鮮的熱度于2015年過了平均線、在2017年呈現了高峰值,但從2019年之后卻直線下滑。有評論人士認為,海鮮品類的認知出現了問題(該指數趨勢與2020年的高閉店數據重合了)。
    再看海鮮品類的消費人均,我們選取了深圳和長沙市場的數據。

    從圖表1和圖表2我們發現,海鮮品類的消費價格在持續走低,一些門店甚至可以用快餐的價格就能吃到海鮮,在海鮮餐館爆發的當下,市場涌現的低價海鮮館直接打破了徐記海鮮引以為傲的性價比優勢。隨著輕奢品牌“藍麒麟”的到來,徐記海鮮可能會在民眾認知中徹底脫離性價比這個詞。
    從品牌方的角度看,徐記海鮮人均客單價持續往上走的底氣,除了經驗,可能還來自于海鮮供應鏈:“徐記海鮮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空運物流、海運物流以及冷鏈配送,并外派員工駐扎國內各大港口、東南亞、澳洲、北美、西歐等供應商基地,以此來把控海鮮質量,這為徐記的廚師們提供了豐富的菜式暢想基礎和堅實的食材保障”。
    公開信息可見,徐記海鮮并未深入供應鏈的底層,僅僅是改變了其中的物流而已。
    再回望“海鮮”關鍵詞,2019年,海鮮的熱度出現了下滑,從大環境來看,這可能因疫情期大家對海鮮的恐懼、福島將核廢水傾入大海有關。

    徐記海鮮如果長期以海鮮為王牌,對于海鮮供應鏈,或許得從“組裝模式”轉為“研發模式”,更加深入對海鮮供應鏈進行改革、又或者略微削弱海產品的絕對定位,這在面臨未來可能的“海鮮危機”時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轉型方法。
    結語
    在疫情后期,徐記海鮮做了兩個動作:一是在深圳開新店(未來會在更多的新城市開店),二是在長沙開新品牌(藍麒麟未來也會入駐更多城市)。有了深圳的新店,徐記海鮮的人均直接從100+漲到了近300元,再有了長沙徐記海鮮·藍麒麟,徐記集團的人均直接飆升至近500元。
    如果徐記海鮮還有性價比,那應該是高端性價比,而在高端品類開創性價比,這或許是一個先河,但這也會讓徐記集團越來越從大眾消費、大眾性價比的認知中撤離。
    且不談核廢水對于海鮮品類的影響,單是海鮮品類在2020年閉店比開店多了2.5萬家就能看到品類短周期的趨勢苗頭。這顯然對于高端海鮮的發展是不利的,徐記海鮮雖然一直在開店,但從1999年至今,僅有的50+直營門店在整個品類下顯得略微單薄。
    假設把徐記海鮮比喻為“故宮”,那么海鮮和持續上走的高端定位就是住在“徐記海鮮故宮”里的“皇帝”,高端海鮮決定了徐記海鮮的發展及路徑,甚至是客群,如果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似乎徐記海鮮目前是自縛其中了。
    從發展來看,徐記的品牌核心及品牌能力應該是融合餐飲,而非單單是海鮮。對于未來如此長周期的品牌發展前路,徐記海鮮似乎得重新思考了。
    2021筷玩思維內容營銷(廣告投放)執行報價已于近期施行新版本,有廣告投放和內容營銷需求的客戶可與宋女士(微信:
    kwthink2016)具體洽談和溝通,期待與您攜手共贏。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98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6日 11:02
    下一篇 2021年10月26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