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宣布提價后,瓜子也要漲價了!
1
11年來二次調價,幅度、范圍遠超上次
10月22日下午,國內炒貨龍頭洽洽食品宣布對公司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18%不等,價格于2021年10月22日開始實施。據悉,這也是洽洽食品上市11年來的第二次提價,上一次發生在2018年7月,對旗下八個品類的產品進行了出廠價格調整,提價幅度為6%-14.5%不等,而這次提價的幅度和范圍都明顯高于上一次。
為何突然調價?洽洽食品解釋稱,基于公司瓜子系列產品升級帶來產品力提升,以及伴隨的原料及包輔材、能源等成本上升,也為更好地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市場可持續發展。而業內人士則認為,除了原料成本上漲,沖刺百億目標或是洽洽食品對旗下產品提價的另一原因。
2020年,洽洽食品立下了“百億目標”,即未來2-3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葵花子全產業鏈全球第一;做透、做大、做強每日堅果品類,再加上其他堅果產品,五年內做到中國堅果全產業鏈第一,到2023年努力實現含稅銷售額100億元的戰略目標。
不過,在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洽洽食品這一目標能否實現仍有待考驗。根據年報數據,2018-2020年,洽洽食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97億元、48.37億元、52.89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6.50%、15.25%、9.35%。因此要想在2023年達到百億目標,洽洽食品面臨著不小的壓力,此次漲價或許是其沖刺百億的助力劑。
2
多方因素影響,各類企業均有所漲
事實上,海天味業、洽洽食品的價格上漲并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當前行業的普遍現象。以下為食品板不完全統計的今年食品飲料企業漲價情況:
此外,卡夫亨氏、光明冷飲、雀巢、熊貓乳品、魯花、金龍魚、道道全、西王食品等各類企業也都紛紛上調了部分產品售價,上調幅度不等。不只是大企業,很多中小企業也在近期紛紛選擇提價,多數企業的提價幅度為每箱產品1-5元不等,且基本于11月中旬前完成價格調整。
從統計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今年的漲價潮中,食品企業處于領漲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共有13家企業先后公布了漲價函,涉及休閑食品、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多個品類,漲價幅度從5-18%不等。其中,不倒翁、農心、三養3家面品企業均來自韓國,由于小麥和棕櫚油等價格持續大漲,加上人力、物流等成本上升,企業整體收益下滑,這波漲價也必將影響到國內市場的產品價格。
調味品也是今年漲價的主力,海天味業、安琪酵母、梅花生物、頤海國際等各大細分品類的龍頭在這輪漲價潮中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價,且覆蓋的產品品相較廣。
上半年調味品行業整體處于低迷狀態。不僅是龍頭海天味業,今年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調味品企業都面臨著成本持續上漲帶來的業績壓力。因此,市場普遍認為此次提價對于調味品行業而言是利好。同時,也將帶來新一輪行業漲價潮。平安證券認為,提價有望明顯緩解企業成本端壓力,海天作為行業龍頭戰略性提價后,調味品板塊其他企業有望跟隨,調味品行業盈利改善可期。海天提價落地后,其余調味品企業有望在3-6個月內跟隨性提價,梳理市場各環節價格體系,帶領行業景氣度回升。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飲品企業在數量上遠低于食品企業和調味品企業,但平均提價幅度最高,多家企業的漲幅均超過15%。而在乳品企業中,伊利和蒙牛的基礎白奶價格略有漲幅,相比之下,奶粉企業的漲幅更高,且提價更早。
自去年年中開始,包括飛鶴、伊利、合生元、美贊臣等旗下的部分系列產品;還有a2至初、愛他美、高培臻愛、羊滋滋、紐奶樂等均上調奶粉價格。業內人士分析判斷稱,原奶供應緊張、奶價上漲后,乳企大概率降低活動促銷力度,提升商品均價,乳企將迎來高利潤時期。
即便是漲價大潮來襲,但是對于食品飲料行業的前景,目前業內普遍也保持著樂觀態度。從短期來看,這波提價不僅緩解了成本壓力,而且提升了渠道利潤空間,帶動各大品類板塊持續回暖;從長期來看,在促進“內循環”及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具有核心價值和長期確定性增長的食品飲料細分行業未來空間也相當廣闊。
來源 | 食品板(tyjspb)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