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飲品外賣的痛點開始出現:熱飲怕降溫快,奶油頂、奶蓋怕融化快等。 社交平臺上,這樣的吐槽也很常見: 咖啡裝不滿,打開杯蓋只有大半杯;奶油頂消失不見,茶飲變得渾濁;還有不少情況是外送過程時間久,導致冷飲變熱、熱飲變冷。 解決這些痛點,今年滬上阿姨、古茗等品牌在用分裝的方式做外賣。 針對不同的情況,他們都是怎么做的? 冬季,奶油頂或奶蓋類產品是茶飲店熱門。但冬季也是點熱飲的高峰,奶油頂在熱飲上融化更快。 外賣時,不少品牌會選擇分裝奶油奶蓋類小料。 比如滬上阿姨的厚芋泥奧利奧奶茶,除了將奶蓋正常分裝外,也單獨分裝了奧利奧碎,奶茶杯壁則用保溫層封好,門店還送了小木勺,可以把分裝杯上的奶蓋刮干凈。 這是通過完善服務,彌補消費者感受的第一步。 更進階的做法是,不少品牌將顏值換種方式呈現。 比如,古茗的奶芙頂堂食出品由奶芙槍氣彈打出,輕盈蓬松但容易塌陷;外賣奶芙頂則用裱花嘴手工擠在單獨的杯子里,質地更加綿密醇厚,不易塌陷,且顧客收到時還能保留顏值。 像奈雪的茶也會將分裝的奶油頂擠出造型在分裝杯里,看起來更像是甜品。 無論顧客收到后是否還會加到飲品上,加上去時的顏值是否會打折扣,但奶油頂顏值有保留就會有驚喜。 外賣的第2個痛點是,送的過程中顛簸搖晃,先是產品顏值沒了,再有冷飲的冰塊容易化、熱飲奶泡容易消。 有部分獨立門店,試著通過出品預制品的方式分裝出品,讓產品到顧客手里時才開始完成制作步驟。 以冰拿鐵為例,一杯冰拿鐵被拆分成濃縮咖啡液瓶、牛奶包、冰塊杯、糖漿瓶4個部分。 店家將冰拿鐵的4個組成部分進行包裝,看起來精致感和細節度都有了。消費者拿到手后不僅可以自行拼兌咖啡,選擇心儀的甜度和濃度,還能自己做分層。 先將糖漿和牛奶倒入冰塊杯,最后倒入咖啡濃縮液,第一時間看見咖啡的漸變分層效果,還可以保證拿鐵不會被冰塊稀釋變淡。 不僅如此,以這樣的方式出品,也是將真材實料展現給消費者的過程。 本質上來說,奶泡消失或者冰塊融化的痛點難以解決,但可以通過包裝表達出門店的用心和誠意,消費者有時候要的就是一個出品態度。 外賣的另一個競爭,已經進行到保溫袋上。 在社交平臺,有篇“茶百道專門用來給男朋友道歉”的筆記,配圖是茶百道不同造型的外送保溫袋,博主購買茶百道的奶茶,再在小票上備注道歉的信息,目前已經有了1.4W的點贊。 下面不少網友都表示,一直在收集茶百道的保溫袋。從留言區看,主要原因在于保溫袋造型不錯、顏值高,且留白區域多便于書寫。 喜茶、奈雪的茶等連鎖品牌會定期更新外送的包裝設計,保溫袋顏值高,并且多為限定,不少消費者會因此買單。 光有顏值還不夠,外賣保溫袋的實用性也要強,大容量裝而且有背帶,可以用來做便當保溫袋,沒有背帶的則能用來收納物品。 搜索“蜜雪冰城外賣”也有1W+筆記,可以發現:不少消費者在夸贊蜜雪冰城的包裝袋,評價它“包裝完整嚴實,保冷的冰塊給得也多,下次還會買”。 實際上,蜜雪冰城的辦法很值得客單價低的門店參考,在袋子上不做太多投入,而是將冰塊加滿,減緩冷飲的融化時間。 最后一個,很適合獨立門店借鑒的,是打造外賣的儀式感。 成都的粉錘,是一家專門做外賣和外帶的咖啡店,店內有濃縮咖啡液售賣,消費者可以自行拼配,咖啡瓶一律使用玻璃材質,從牛奶瓶到汽水瓶,從易拉罐到試管裝,造型各種各樣,包裝中還會附贈冰袋用來保冷。 青島的Small potato小人物咖啡,是嶗山區咖啡廳熱門榜第一名,這家店的外帶杯為玻璃材質,二十幾元的咖啡還能帶走一個玻璃杯,很多消費者會因為店內顏值頗高的玻璃杯而專門打卡。 從飲品包裝到整體包裝,拿出來都能立刻成圖。 還有相對簡單但凸顯個性的操作是:有咖啡店會在咖啡杯/外賣袋上手繪;也有門店將店內插花精心修建,黏貼在外送袋上,每份外賣都能收到不同的小插花。 無論精心的裝扮還是分裝,儀式感打造的目的,是把心意送出去。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這篇文章來自咖門的朋友——飲力實驗室,聚焦飲品產品測評與分析。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離產品更近一步。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早鳥票: 如何讓小程序為我的飲品店增收: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