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西麗一店只覺得在門店工作是一份體力活,談不上人文情懷,后知后覺才發現有些觀念、有些幫助、有些勞動、有些文化一直圍繞在一線小伙伴身邊。而這些容易被忽略的情懷就是你、我、他所造就,只是我們沒有去發現它、感受它、總結它。接下來我想表達通過在門店工作的6天所感受到的那些能量。
溫暖自在
第一次走進木屋給我一種踏實溫馨的感覺。“您好,歡迎光臨木屋燒烤”“這是菜單,我們有十大必點菜品”前廳待客的開場白熱情洋溢。小桌子,長板凳,這是木屋的特色。菜單放在桌角最合適的位置,即醒目又不突兀,即可以馬上點單,也可以稍事休息。找服務員要杯熱水,刷會兒手機,與閨蜜聊一聊八卦,與兄弟聊一聊足球,與同事聊一聊工作等,待人員到齊,立馬下單,一氣呵成,自在舒暢,頗為寫意。
生活真美好
美好的一天從吃開始,吃飽喝足才有好心情干活,于是進店的當天就作了一次消費者,體驗了一次木屋的周到服務。點餐環節門店小伙伴細心的為我推薦了招牌菜品,如羊肉串、烤生蠔、烤茄子還有最近的爆品烈焰牛肉,點完餐后沒成想先把員工餐等來了,“納尼,10點半就吃午餐”,“得了,索性開吃”,玉米排骨湯,雞蛋羹是門店的午餐,雞蛋羹濃郁,排骨湯清甜,就是感覺還少一味兒,正當心里犯著嘀咕時,烤串冒著“香煙’來了,這才慌過神來原來缺的那一味兒就是烤串兒。看著盤里的串兒好像正在對我說“快來吃我呀”, 得勒,那就成全串兒吧,于是開始大快朵頤的吃了起來,說實在的,咱吃烤串兒認的就是這種撒料和肉的碰撞,孜然粉、辣椒粉、芝麻通通不放過,羊肉、牛肉、烤茄子全到嘴里來,吃完后只有兩個字來形容就是“過癮”,吃的舒服了心里才會美滋滋。
勞動最光榮
記得部門小伙伴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后廚是門店的核心”,于是烤師成為了我首當其沖的一個體驗崗位,從最開始的拿單配菜到成為一名烤師似乎平平無奇,但真正面對數百度的烤爐才正兒八經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辛苦,時而擔心燙到手,時而擔心烤著臉,甚至擔心眼睛里的隱形眼鏡會不會融化。可這一切在真正的烤師老A這里從來不是事兒,從他們熟練自如的手里一串串香氣撲鼻的烤串兒冒著滋滋的油花新鮮出爐,他們就像練就一身金鐘罩鐵布衫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大師得意的呈出展現畢生功力的作品一般,一個字“絕”。
學習與分享
正當我在后廚抱怨著羊肉串兒很難串時突然聽到從前廳傳來的 “學習開生蠔嗎”,我循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看到了穿著紅色制服、眼睛笑成一條縫的出品間組長,“哎喲,可是我不會呀”,“不會我來教你”,在組長的加持下我又開啟了與生蠔的戰斗,右手拿刀,左手拿生蠔,生蠔背朝外,肚朝里,拿刀的手用巧勁鉆進生蠔的身體內部,剖開它堅硬的外殼,完好無整的保留它的軟體,沖洗干凈后就完成了開生蠔“敲、刷、開、洗”的全過程。仔細觀察了一下,我開一個生蠔的時間,廚師長已經開了6個生蠔,這活兒得練吶,掏開了生蠔,也掏空了我的力氣。
勤奮與堅持
“您好,木屋燒烤歡迎您,拿一包紙巾去用吧”值班經理和我手里提著一袋子宣傳紙巾在西麗地鐵站B出口派發,從最初的羞澀不敢發到厚著臉皮跟著路人跑,能感受到不被自己和外界影響的狀態是多么的輕盈舒適,再看看路上行色匆匆的人,都是邁著堅定且快速地步伐出入地鐵站,大家可能真的沒有太多時間接我們手上的紙巾,但不管紙巾派發了多少,我覺得只要他們的耳朵聽見了我們在說 “木屋燒烤歡迎您”,那就值了。
堅定目標
“我在木屋呆了4年,以前疫情期間屋檐下發表了一篇關于木屋對門店員工不離不棄的文章,看完之后我很有感觸,因為那時候餐飲行業不景氣,很多餐飲店都在開除員工及時止損,而木屋沒有這么做,木屋沒有放棄我們,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留在這里的原因,我感受到了被愛。而且木屋給的機會多,提升空間大,感覺自己有前進的方向”,這是西麗一店店長對我說的,我能感受到店長的那份感恩的心和對木屋的肯定,只有志趣相投,愛與被愛才能長存,相信作為木屋人大家都像店長一樣有所感受,未來,懷著一份感恩的心與木屋一同努力,大家共赴美好。
未來可期
以上便是我在西麗一店通過這些細微的小事感受到的真實、美好,在門店工作不僅僅只是體力活,還有被我們忽視的你、我、他共同創造的平凡但不普通的快樂生活。沒錯,平凡的工作可以讓我們變得快樂,平凡的工作可以讓我們感受溫情,平凡的工作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向前看,平凡的工作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在這條成長不易的道路上,我們完全可以手牽手相互扶持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姿的未來,只要你敢伸出手,美好的未來一定擁你入懷。一起加油,木屋人。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