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多湘菜餐廳,都不約而同的推出了缽子菜。缽子菜既是一種食用方式,又是一種烹調方法。從食用方式來說,它是將炊具、食具合二為一,讓顧客邊煮邊吃。熱騰騰的聚餐氛圍,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冬季推出,也是顧客最喜歡點的一類菜品。 來源:東方美食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b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什么是缽子菜? 缽子菜又稱燉缽爐子菜、燉缽菜,起源于常德民間,是將已初步烹調好的菜肴用甑缽盛裝,隨小火爐上桌邊煮邊吃,似火鍋卻不同于火鍋。 它和北方涮鍋、四川火鍋、廣東砂鍋同出一脈,共同特點是用火燒鍋,以水或湯導熱,煮制原材料。 從烹調方法上說,它是屬于“燉”這種烹調方法中的“不隔水燉”一類,具體又可分為清燉、渾燉、侉燉三種。 “清燉”缽仔菜口味清淡,質地鮮嫩或軟爛,湯多鮮醇,如清燉牛肉缽子、蝦仁燉蘿卜絲缽子。 “渾燉”缽子菜多為味濃、味厚、香辣汁濃醇的品種,如金龜黃豆缽子、黃骨魚燉皮蛋缽子。 “侉燉”缽子菜主料軟嫩、油香濃郁,如桃源滑肉缽子、三鮮雜燴就屬此類。 就口味上分,有濃味和清淡兩類。因常德人喜愛辛香、好濃鮮,所以缽子菜又以濃味為主打味型,而酒席上若有兩個缽子菜,必是濃、淡各一,以便二者相互補充調和。 從原料的選用上看,多是就地取材的極普通的雞、鴨、魚、肉、水產、蛋類、豆類、豆制品及臘制品、干菜等。 不過現在也出現了用海鮮制作的缽子菜、火鍋菜,可葷可素,選料十分廣泛,主輔料搭配又非常豐富隨意,可以說無所不能燉。 缽子菜的特色 在很多人眼中,缽子菜跟沙鍋菜差不多,但是細分來說,缽子菜和沙鍋菜是有區別的。 南方地區冬春季節寒冷潮濕,食用缽子菜正好能驅寒去濕,增進食欲。而且這種古老的烹食方式,能夠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濃味鮮。 各種土缽容器 缽子菜的制作關鍵 缽子菜憑借干香、鮮辣的口味獨具一格,其在烹飪技法上主要有以下特點: 常德廚師做缽子菜,一定要選用當地農民壓榨的毛菜子油。與市場上銷售的精煉菜子油不同,毛菜子油顏色比精煉菜子油顏色深一些,炒菜有種特有的香味。 烹制缽子菜如果想更香,就用熟豬油+菜子油,這樣炒出來的菜肴香氣濃郁、色澤微黃,特別能引起人的食欲。 烹調缽子菜,使用的菜子油量是非常大的,一般來說,制作一份菜肴需要添加約100克菜子油。 缽子菜講究菜肴的原汁原味,所以在燉制主料時,只加水而不加湯,以使原料釋放出應有的本味。 缽子菜的妙處就是可以邊煮邊吃,吃完主料后,還可以根據客人的喜好添加新鮮蔬菜、面條等,搭配豐富。小火爐的火力控制也很有講究,先用大火燉,后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濃鮮,這樣加熱到最后湯汁漸少,只剩一些油汁,此時突出干香的風味。 缽子菜所采用的烹調方法其實就是燉,但是跟其它的燉菜不同,烹調過程中不加任何調味料,是起菜時才調味。 缽子菜菜肴的調味比較簡單,突出清淡口味的可以選擇“清燉”,用鹽、味精、八角、花椒、姜等簡單調味即可。 突出重口味的菜肴(比如烹制重口味的肉類食材,比如肥腸、牛羊肉等),在調味時常用郫縣豆瓣醬、干辣椒、醬油等。 燉制帶湯汁的缽子菜一定要加入香桂皮來燉,剛開始燉的時候就要下入,同主料一起燉,這樣會更香。 缽子菜中的辣味體現,以前是常用郫縣豆瓣,現在一些湘廚則用本地農家曬好烘烤的干黃椒。 具體做法是:將曬干的本地黃貢椒在炒熱的鍋內翻炒,翻炒過程中并不加油,待辣椒散發出嗆人的味道后,碾成片,制成的干黃椒可以存放較長的時間。 菜肴在出鍋前,湘廚們多會加入幾個蒜子,以起到增香的作用(烹調魚菜則不需要加蒜子)。 缽子菜可以用明檔的形式銷售,這樣能讓客人感受到撲鼻的香氣和暖烘烘的熱度。缽子菜比較適合大批量提前烹好,再在明檔區域進行小火燉制,隨點隨上桌,出菜非常速度。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十來款特別熱賣的缽子菜,趕快往下拉吧~ 此菜將三種珍菌與風吹雞搭配,用雞肉加高湯燉煮成風吹雞湯,再燉制菌類增添鮮味,成菜湯清味鮮,滋味醇厚。 初加工: 1.風吹雞250克用溫水洗凈,剁2厘米大小的塊,焯熟。 2.珍品寒菌、鹿茸菇、滑菇各100克焯水洗凈,用流動水沖半小時,濾干水。 熟處理: 1.鍋燒熱下菜子油10克燒至六成熱,再下熟豬油10克燒至七成熱,放姜片5克、香桂皮3克爆香,入風吹雞炒干水分,下干黃椒6克炒出辣味,加高湯1千克大火燒開,待湯燉成奶黃色時,倒去渣。 2.鍋下三種菌小火干炒,待菌味炒出,下熟豬油10克稍炒,倒入風吹雞湯,加鹽8克、鮮一輩4克調味,小火再燉2分鐘,倒入缽子內,加蔥段4克、白胡椒粉2克,帶火上桌即可。 此菜用魚身改刀成塊,加生粉、蔥姜水長時間腌制,使魚肉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炸成糍粑魚,再與地瓜砣粉一同燉制,魚的鮮美與地瓜砣粉的清香自然地融匯在一起,味道濃香,老少皆宜,異常旺銷。 初加工: 1.將草魚中段500克剁成大塊,加鹽8克,高度酒10克,蔥姜水20克,生粉、面粉各3克提前腌制一晚。 2.將地瓜粉150克加清水80克、鹽3克和均勻,倒入鍋內慢慢加熱,用炒勺不停攪動,直至地瓜粉透明、筋道,倒在砧板上凝結成自然硬塊,用刀改成砣備用。 熟處理: 1.鍋下菜子油7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提前腌好的魚塊炸至金黃色,撈出。 2.鍋燒熱下熟豬油10克,入鮮一輩缽子醬15克、姜片30克、拍蒜子15克,炒出香味,加高湯300克燒開,入剁椒10克、雞精5克、生抽3克、白胡椒粉2克調味,下炸好的糍粑魚燒入味,再入地瓜砣粉稍煮,起鍋倒入缽子內,撒香蔥花10克,帶小火上桌即可。 此菜改良自“泡椒牛蛙”,烹制時加入第二年發酵的剁椒醬和泡椒段、泡姜片,炒出紅油亮汁,牛蛙和滑子菇搭配,入味透徹,酸辣香滑。 初加工: 1.宰殺制凈的牛蛙500克沖去血水,瀝干后斬成小塊,加鹽6克、料酒20克、生抽8克腌制5分鐘。 2.罐裝滑子菇飛水。 熟處理: 鍋下菜子油15克燒至六成熱,加熟豬油15克,放拍大蒜子10克炒出香味,下入牛蛙醬50克、二年剁椒40克、泡黃姜片8克、泡椒段10克炒至油汁紅亮,加高湯300克,入鮮一輩、鹽各5克調味,放牛蛙、滑菇一起煮入味,倒入缽子內,撒白胡椒粉3克、大蒜段10克,帶小火上桌。 牛蛙醬: 將二年剁椒400克,興薇黃貢椒50克,青小米椒碎200克,蒜蓉剁椒、花生油各150克,冰糖50克,蠔油、鮮一輩各25克,小火熬25分鐘即可。 初加工: 取風吹雞750克處理干凈,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6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姜片20克、桂皮1克、花椒5克爆香,放入風吹雞,中火煸炒出香,再加入熟豬油40克、干椒節20克煸香,放水沒過原料,大火燒開后再小火煨至雞肉熟爛,放入味精、雞精各5克,白胡椒粉3克,白糖1克調味,撒入蒜子20克,收濃湯汁后出鍋裝入土缽內即可。 初加工: 豬大腸750克洗凈,刮去多余的肥油,加入白醋和面粉各50克反復搓揉,洗凈后放入冷水鍋內,大火燒開,略煮撈出,切成長2.5厘米的段。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8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姜片20克、桂皮1克、八角1顆、花椒5克爆香,放入肥腸,中火煸炒至出油,再加入郫縣豆瓣醬20克、蠔油10克、熟豬油40克、干椒節15克煸香,放水和味精、雞精各5克,白胡椒粉3克,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煨至肥腸軟爛,加入蒜子20克,收汁出鍋裝入容器內,撒蔥花2克即可。 初加工: 臘豬腳750克洗凈,泡入熱水中刮凈表面的污物,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用50℃的熱水浸泡1小時,撈出控水。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8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姜片20克、桂皮1克、干辣椒10克爆香,放入臘豬腳,中火煸炒出香,放水沒過原料,大火燒開后再小火煨至原料熟爛(約45分鐘),放入味精、雞精各5克調味,撒入蒜子20克,收濃湯汁后出鍋裝入土缽內即可。 初加工: 土雞1只(凈重900克)處理干凈,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10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姜片10克、桂皮1克爆香,下入土雞用中小火煸炒至雞肉變色,再加入干花椒10克煸炒出香味,加水沒過原料,大火燒開,放入鹽5克,雞精4克,味精、白胡椒粉各3克調味,小火熬20分鐘,放入青椒塊20克燒開即可。 初加工: 1.臘干子500克洗凈,切成厚0.3厘米的大薄片,用開水泡15分鐘,瀝干水分。 2.臘肉250克洗凈,放入鍋內加水煮約20分鐘,撈出切成0.3厘米的薄片。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8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臘肉片小火煸炒出油,放入大蒜子5克煸至色金黃,加入水50克燒開,下入加工好的臘干子和調料(辣椒粉、鹽、白胡椒粉、白糖各1克,雞精、味精各3克)調味,湯汁收濃后放入熟豬油20克、花椒油1克,放入青椒塊20克調勻,起鍋即可。 初加工: 取臘肉200克,臘豬腳、臘排骨各300克分別洗凈,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撈出洗凈,放入蒸鍋內大火蒸20分鐘,取出后將臘肉切成厚片,臘排骨和臘豬腳分別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 熟處理: 鍋內放入毛菜子油1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生姜片5克煸香,下入三種臘味、八角1顆、桂皮1克、黃干椒節10克煸香,倒入清水1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燜20分鐘,用雞精、味精各10克調好味,出鍋裝入土缽內,撒入大蒜葉10克。 初加工: 1.取臘豬大腸250克洗凈,切成厚0.5厘米的片,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 2.干白辣椒100克用溫水浸泡15分鐘,撈出擠干水分。 熟處理: 鍋內放入色拉油100克,下入姜片10克煸香,倒入大腸中火炒出油分,再放入白辣椒翻炒出辣味,接著放入生抽、味精、干紅辣椒粗碎各5克和醬油3克調味,撒入大蒜葉段15克翻炒均勻,出鍋裝入土缽內。 初加工: 1.取泡好的煙筍600克切成長6厘米的粗絲,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控水。 2.取臘肉250克處理干凈,入蒸箱大火蒸15分鐘,取出后切成粗條,焯水。 熟處理: 鍋內放入菜子油100克,下入姜米、干辣椒節各5克和臘肉條煸香,倒入煙筍,放入老抽5克、雞精3克翻炒均勻,最后撒入大蒜葉段10克翻勻即可。
1.必用毛菜子油
2.增香用熟豬油+菜子油
3.一份菜二兩油
4.不加湯只加水
5.先中火燒開再改小火熬
6.燉制時不調味
7.提味離不開香桂皮
8.用干黃椒給肉菜增辣增香
9.菜肴出鍋時加蒜子
10.明檔出品可批量加工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2022年 《烹飪藝術家》雜志征訂開始啦 以下12種贈品任選6種 掃碼訂閱或直接微信都行 (需要開票發一下開票信息) 訂閱方法: 加微信(電話同號)18500139218 發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即可訂閱!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