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末宴席增多,怎樣才能提高上菜速度?

    宴會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每年年末,辦宴席的客人多不勝數,因此,說宴會是餐飲市場中的一大剛性需求,也不為過。

    那么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我們該怎樣在菜單設計方面、菜品做法方面、在保證菜品質量的同時提高上菜速度呢?今天,數位經驗充足的大廚,就來分享一下他們的寶貴經驗。

    來源:東方美食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b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醇情百年酒店

    菜單只有4套,熱菜不超過30款

    我們醇情百年的宴席菜單只有4套,平均一年更換一次菜單。

    在我們的宴席菜單設計中,不管我們套餐的價位如何,很多菜品都是重復出現的。具體來說,廚師們總共制作熱菜不超過30款、湯羹只有1款、涼菜14款。

    為何菜品數如此少?

    理由很簡單:一是菜品種類越多,我們備貨就越復雜、越多樣,這樣的話就不能集中大批量采購,我們就不可能獲得采購價格上的優勢 ;二是菜品數量越多,菜品提前預制就越復雜。

    但是,宴席價位不同,菜肴烹制時會略有一點差異。比如“飛黃騰達波龍集會”,根據菜單價格的不同,我們在加工時會添加不同的配料。比如增加大量芝士,就是“大展鴻圖芝士龍蝦”;增加適量松露,就是“情深似海松露龍蝦”。

    安排海鮮菜,保溫蓋代替保鮮膜

    很多同行在安排宴席菜品時,都不太喜歡安排海鮮菜,我們不這么認為,因為海鮮菜很容易成熟,而且烹調方法多是非常簡單的,即使炒制也非常快捷。

    比如螃蟹,除了蒸制外,還可以炒制。蟹提前斬成塊,拍粉,油炸,加入蔥、姜和簡單調料,快速翻炒即可,絲毫不會造成出菜的壓力。

    如果宴席訂桌數量不多,其實后廚的工作非常簡單。但宴席的數量達到50桌以上,就不得不考慮如何讓菜肴快速上桌了,在這個方面,我總結出了竅門:

    不包括湯羹,我們的熱菜固定要有的菜肴是烤乳豬和水晶雞(或脆皮雞)。廣東人對于菜肴口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何保證烤乳豬和水晶雞的口味,最重要的還是保證溫度。

    所以在宴席開始前一小時,我們會將烤乳豬、水晶雞分別斬塊,然后按照菜品要求擺入盤中。擺好后,直接放入保溫箱內存放即可。開餐后,取出保溫車,直接推著保溫車上菜。

    這里還要說一點:水晶雞、烤乳豬存放時,很多人都會用保鮮膜包裹,這樣做其實也很費力,因為光撕保鮮膜就是一項很費時的工作。所以,我們購買了大量的保溫蓋,菜肴可以連同蓋子一起上桌。

    需要保溫的半成品也有很多,比如提前熬好并勾芡的鮑汁或者湯汁,甚至還有提前熬制的醬汁(比如咕咾肉的酸甜汁)。高檔的扣菜,比如鮑魚、海參、鵝掌、花菇等提前煨至入味后,也需要放入保溫箱內存放。

    用保溫蓋蓋好放入保溫箱內

    小炒菜,一人炒“面”一人炒“底”

    我們的菜單中除了蒸魚、水晶雞(或脆皮雞)、烤乳豬和蝦菜外,還有一款是清炒或白灼時蔬,一款是扣菜,剩余的三道菜,其中有兩款是葷素搭配的小炒菜。

    大家都知道,小炒菜尤其是海鮮小炒菜對于口味、鍋氣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即使大批量制作,一鍋也頂多能炒5份菜。

    那葷素結合的小菜如何快速上菜呢?

    方法很簡單,一道菜品兩人炒。

    葷料我們提前改刀,腌制好后根據菜品的要求滑油或者焯水。素料提前改刀,也是提前焯水或者滑油。

    起菜時,兩名廚師搭配炒制,一名廚師負責炒“面”,所謂面就是葷類食材,比如牛肉丁、蝦仁或帶子之類的食材;另一名廚師負責炒“底”,即炒制制作此菜所有的素菜。菜肴炒好后,“底”菜先裝盤,“面”菜依次覆蓋在“底”菜上即可。

    位上菜用推車上菜,縮減跑菜時間

    另外,不管是扣菜還是類似炸炒之類的菜肴,也有快速出菜的小竅門的。

    以位上菜“鮑汁鮑魚扣鵝掌”為例,鮑魚和鵝掌提前用湯汁煨至入味,按照每位菜肴的用量,將1個鮑魚和1個鵝掌用碼斗分別裝好,放入保溫箱內保溫。大量鮑魚汁放入鍋內,調味后用濕淀粉勾芡,出鍋裝入湯桶內,也放入保溫箱內保溫。

    上菜時,一名小工將碼斗中的原料快速翻扣在位上碟內,另一位小工用舀勺將保溫的熱鮑汁澆在菜肴上即可上菜,即便是上百位食客,十分鐘內也可完成上菜。

    類似咕咾肉這樣的菜肴也是同樣的上菜方法。肉提前炸好,按照每份菜肴的用量分別用碼斗裝好,上菜時,將肉扣入盤中,淋入提前勾芡的酸甜汁即可。

    點心先上,給熱菜贏得時間

    宴會菜單中的點心其實都是可以提前預制的,以前都是在熱菜全部上桌后才出菜。

    但是現在,我們改成在熱菜出菜前上桌,而且我們不設計單獨的點心,而是設計一個點心組合。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一是婚宴的儀式時間比較長,等到熱菜上桌時,客人早就饑腸轆轆了;二是提前上點心,也可以給后廚上熱菜贏得更多的烹制時間;三是每套點心組合可以用在幾套不同的宴席菜單上,只要變換其中一兩款就行了。

    藍洋林頓喜事匯

    菜單設計注意事項

    我們的宴會菜單設計有8個重點:

    1. 現烹小炒菜不要超過2款。

    2. 小魚和多刺、多骨的菜不設計在內。

    3. 不設計用豆制品制作的菜肴。

    4. 不做生拌涼菜。

    5. 不出現價格波動比較大的食材制作的菜肴。

    6. 同一檔口的菜(除了涼菜檔和蒸菜檔)不要超過2款。

    7. 不用容易變色的食材做菜。

    8. 容易出水的素菜盡量不用。

    一張計劃單 明確時間節點和內容

    要想讓宴會順利進行,必須要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而且要讓廚師們都明確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時候把這些事情都做完。

    所以,我們會列出一張明確的計劃單,把計劃單分發給相關責任人,同時把各項工作的時間節點列清楚,工作內容標詳細,才可能讓大家都做到心中有數。

    跟大家分享一份我們廚政部宴會計劃單的內容 :

    餐前巡檢 工作落到位

    宴會菜單中有很多菜品,比如燜燒菜、燉菜等都是需要提前預制好的,很多炒菜、位上菜都是要提前預制半成品的。為了確保菜肴的品質,我們會安排開餐巡檢。一般,在涼菜上桌前半小時進行巡檢,熱菜上桌前一小時進行巡檢。

    巡檢的內容是非常多樣的,檢查的重點主要有三塊 :一是熱菜半成品和預制品,二是涼菜成品,三是熱菜和冷菜的汁水。

    大家可以看看下表:

    規定出菜順序 不晚出不搶出

    為了確保宴會菜的出菜速度和先后程序,我們對每個菜單的上菜順序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這樣就能做到按順序出菜。

    如果出現因搶先出菜而導致菜肴涼了引起客人投訴的,我們會給予100元的處罰。

    多用半成品 助推宴席菜

    即便是菜肴能提前預制,我們也增加了大量的蒸菜。

    廚房的前期準備工作是非常緊張的,這時候,我們必須借助外力,縮減大家的工作量。為此,引入一些半成品的食材非常關鍵。

    比如說豬頸肉,如果自己切片、腌制耗時比較久,且工作量非常大,與其這么繁忙操作,不如直接采購半成品的豬頸肉。

    通過以上,我們知道宴會菜單中,幾乎有七成的菜品都是在開餐前預制好的。那么除了提前預制好菜品外,還有哪些工作可以提高效率呢?

    下面,由陳國勛、關樊、李光健幾位師傅,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宴會菜品改良方法。

    金汁龍蝦,保溫淋汁上桌快

    改良前:

    龍蝦頭和龍蝦尾提前焯水后裝盤;龍蝦肉切塊后腌制,掛糊油炸;出菜時,鍋內倒入調好味的金汁,燒開后勾芡,下入龍蝦肉推炒均勻,按份上桌。

    改良后

    龍蝦肉提前炸好,按照每份菜肴的用量分別用碼斗裝好,放在保溫箱中保溫;金湯調好味勾好芡,也放進保溫箱中;上菜前10分鐘,取出將肉扣入盤中,淋入金汁即可。

    湯汁提前熬好并勾芡,上菜前舀一勺即可

    白灼蝦,二次加熱上桌快

    改良前:

    取大量鮮蝦放入沸水中大火焯熟,撈出裝盤,配味汁上桌。如果蝦的個頭比較大,裝盤還比較快,但如果蝦比較小,桌數又多的情況下,直接裝盤效果不美觀,而且每份菜肴的用料不那么統一,菜肴還容易變涼。

    改良后:

    取大量鮮蝦提前白灼成熟,撈出后按照出品要求裝盤,圍邊。將準備好的菜肴裝入保溫柜內存放,上菜前5分鐘,將菜肴蒸熱即可搭配味汁上桌。

    時蔬菜,竹篦子來塑形

    白灼油菜:

    改良前:

    上菜時,取大量油菜放入鍋內一起焯水,焯好后控水,按照每份菜肴的份量分別裝入容器內,淋熱的豉油上菜。這樣操作的劣勢是菜肴裝盤耗時比較久,而且裝盤也不美觀,每份菜的總量還不易控制。

    改良后:

    開餐前,取若干竹篦子平鋪在工作臺上,按照菜肴的份量,將配好的每份油菜提前擺放在竹篦子上,放完后再在每份油菜上蓋上另一個竹篦子,用竹簽子別好。

    上菜時,將竹篦子若干個放入大鐵鍋內快速焯水,將竹篦子取出,分別放入容器內,去掉表層的竹篦,淋熱的豉油上菜。

    上湯時蔬:

    改良前:

    上菜時,取大量時蔬放入鍋內一起焯水,焯好后控水,按照每份菜肴的份量分別裝入容器內,在裝時蔬的同時,將上湯放入鍋內燒開,調味,再將湯汁澆入容器內。

    改良后:

    開餐前,取若干竹篦子平鋪在工作臺上,按照菜肴的份量,將配好的每份時蔬放在竹篦子上,放完后再在每份時蔬上蓋上另一個竹篦子,用竹簽子別好。大量上湯放入鍋內,加入調味料調味,燒開后裝入湯桶內,放入保溫箱內保溫。

    上菜時,將竹篦子若干個放入大鐵鍋內快速焯水,將竹篦子取出,分別放入容器內,去掉竹篦子僅留時蔬,然后另一名小工將提前勾芡的上湯澆入,即可上菜。

    炒飯,出菜前回鍋翻勻

    改良前:

    鍋內加油,炒熟雞蛋后下入蒸好的米飯,翻炒均勻,再放入提前焯熟的蝦仁或者帶子翻炒均勻。

    改良后:

    米飯加入半熟的雞蛋拌勻,分鍋調味炒好,出鍋分裝,放入保溫車內存放。蝦仁和帶子也提前焯熟,保溫存放。上菜前5分鐘,將提前炒好的米飯、帶子、蝦仁和蔥花一起放入大炒鍋內翻拌均勻,即可上菜。

    紅燒丸子,蒸制更快捷

    改良前:

    制作這道菜,以前都是用大鍋燒,即將油炸后的丸子放入鍋內,加入湯和調味料長時間燒制。

    改良后:

    將油炸后的丸子按份用碼斗分裝好,加入適當調味料,提前放入蒸箱內蒸好。將蒸丸子的湯汁取出,過濾料渣后勾芡。將湯汁和丸子分別保溫。上菜前,將丸子扣入容器內,澆上紅燒汁即可。

    紅燒魚,變大鍋燒為紅蒸

    改良前:

    魚提前改刀,腌制。取大鍋炒香小料,放入魚略煎,倒入調料和水紅燒。如果是用大鍋制作,一口大鍋也制作不了幾份,關鍵是魚不容易保持形狀。

    改良后:

    魚提前改刀,腌制,掛糊油炸至定形。取一個托盤,將炸好的魚依次擺入托盤內,放入醬油、鹽、八角、香葉、蔥段、姜片等調料,覆蓋上白菜葉(白菜葉可以讓魚肉更加細嫩),入蒸箱大火蒸好,取出后將湯汁濾出,魚放入保溫柜存放。濾出的湯汁去掉料渣,加入少許調料補味,用濕淀粉勾芡,出鍋也保溫存放。上菜前5-10分鐘,將托盤取出,用鍋鏟將魚分別擺入魚盤內,澆入勾芡好的湯汁即可上菜。

    燒甲魚,借助竹簽區分頭腳

    改良前:

    紅燒甲魚、金湯甲魚等都是提前加工的,上菜時經常會出現一個問題,甲魚的頭和腳不容易找出來,這就會造成一盤菜里可能有幾個甲魚腳,其它盤里就沒有,要找出來就非常費時間。

    改良后:

    將每個甲魚的頭和四個腳分別用竹簽子穿好,然后按照常規的方法烹調,分菜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2022年

    《烹飪藝術家》雜志征訂開始啦 

    以下12種贈品任選6種

    掃碼訂閱或直接微信都行

    (需要開票發一下開票信息)

    訂閱方法:

    加微信(電話同號)18500139218

    發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即可訂閱!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22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17:04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1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