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一個話題“Livehouse到底有多上頭”沖上熱搜榜,作為線下音樂消費新場景的Livehouse徹底進入大眾視角了。
上世紀60年代末在歐美誕生了Live House的前身Rock Pub,大名鼎鼎的甲殼蟲樂隊就是從利物浦的Rock Pub走出來的。
70年代初,Livehouse作為一種小型室內演出場地,與音樂大廳、體育場和巨蛋構成日本現場演出體系。
觀眾一般站立觀看演出,可容納人數大多是100~500人不等,比較大型的則是2000~3000人。
由于演出場地距離觀眾比較近,觀眾可以跟演出者近距離接觸,現場尤其熱烈,給人一種沉浸的氛圍,由此而大受人們追捧。
目前,日本已有超3000個這樣的Livehouse場館。而在中國90年代,由唐朝樂隊、黑豹樂隊駐唱,北京馬克西姆西餐廳、豪運俱樂部等算是最早的Livehouse。
而在疫情之后,Livehouse為什么受到當代年輕人如此的追捧?Livehouse的崛起會給現場音樂消費帶來新的可能嗎?
喜歡去live house的人,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總有那么一群固定的人,穿著奇裝異服天天聚在那聊天,喝酒,像生活在那的樣子。
是的,對于那些癡迷于音樂的人來說,live house就像他們的家一樣。即便你不會任何樂器,沒有音樂功底,只要對音樂抱有熱情,這里的人都不會拒絕你。
根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2015中國現場音樂產業報告》,2014年中國現場音樂演出票房規模達到39億元,Livehouse演出增速超20%;2014年中國有體育場館、劇場、Livehouse等1706個。
中國夜生活娛樂市場規模超5000億,其中,LIVE HOUSE目前約占市場比6%,約為300億,未來5年LIVE HOUSE體量預計增長30%約為2000億。
資本正是看中了這形勢一片向好的音樂產業,紛紛下場投入砝碼。
根據天眼查數據,2015年,唱吧D輪融資8.74億元、音悅臺B輪融資3500萬美元、摩登天空B輪融資1.3億元、樹音樂A輪融資數千萬元等等。
其中國內最大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開始將線下演出作為公司發展一個重要戰略方向,預計在2021年推出20個Livehouse。
2016年、2017年與2018年是國內中小型演出現場迅速發展的三年。2018年,網易云音樂與索尼音樂在北京宣布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線下Live業務合作,更進一步推動了國內Livehouse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到線下場景體驗現場演出。豪不夸張的說,2021年發展最迅猛的消費業態,就是裹脅著“夜生活”外衣的小酒館和Live house。
一座城市不能沒有地標性的Live house,年輕人的夜晚也不能沒有Live house。
北京的School、疆進酒,MAO;成都的LONG,江湖,貳麻,霓虹,熊貓酒館,妲己酒館;重慶的兌,堅果;武漢的A+,VOX;長沙的46,昊;上海的SPACE;廣州的十三唐;西安:山海;海口:貓,BB…
,目前各個城市比較火爆的Live house代表。
夜晚走在海口的國貿商圈,麟次接毗的酒吧霓虹燈,人聲鼎沸喧囂熱鬧,讓人完全感覺不到這是三四線的省會城市。
而近期 MORE Live house(中文名:貓,以下簡稱貓或MORE)的橫空出世,更是將海口的酒吧娛樂行業帶上一個新的高度。
問題意味著機會,貓的解決方案是高品質的現場音樂+無壓力親民消費+多頻次娛樂體驗,讓中國夜生活重煥新生再次蓬勃發展。
貓打造成為集音樂現場、藝術展演、時尚發布會為一體的綜合空間,成為都市娛樂夜生活方式,健康文化夜生活倡導者,海口音樂愛好者聚集地。
基于行業痛點、市場需求和消費洞察,貓對其產品做了精心的升級迭代術:
1、專業級設備,打造亞洲最具品質LIVE HOUSE
貓的1000平方米音樂空間,是目前亞洲最具品質的LIVEHOUSE,整體投入超1500萬
,打造讓人振憾的空間場景。
硬件設備按照專業級投入,比如五層隔音、8層吸音棉打造全球最大型錄音棚;國內頂尖燈光團隊打造演唱會級別震撼舞美氛圍;選用張學友演唱會同款同系列音響LA阿酷司 K3系列(耗資數百萬);LA阿酷司被稱為音響中的勞斯萊斯…
Live House的靈魂在音樂和演唱,貓的團隊傾巨資和資源打造365天的現場演唱會,為空間注入內容實現沉浸式體驗。
張鵬、邢凱翔等《中國好聲音》明星成員在貓駐場演出
,傳統LIVE HOUSE 都是邀請明星學員作為表演嘉賓,將舞臺產品升級從駐場藝人陣容可見一斑。
另外,明星演唱會御用樂隊現場伴奏(5人大編制樂隊),也是貓重要的特色。
傳統酒吧靠酒托營銷價格虛高,一打百威啤酒售價三百多,貓主動將酒水價格打下來,售價只要一百多,走大眾化市場定位。
貓有2大消費理念:1、不要浮夸,包括消費,我們只有現場好音樂;2、拒絕高消費 音樂面前人人平等。
美國的幾次消費升級證明:消費升級和價格增長之間并無直接關聯,甚至消費升級過程中,很多商品價格不但沒有增長,反而降低。
所以,消費升級的核心,本質上在于迎合人們的全新生活方式,用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貓Live house,從本質上來講,就是這一邏輯的踐行者。
MORE徹底無營銷化管理,通過智能化系統解決運營和客戶問題,客戶引流、留存、裂變、復購等通過數字化會員CRM系統來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是針對酒吧行業的特點和客戶消費喜好,完全自主開發,因為品牌的未來是門店體驗+客戶資產。
這些升級術源于貓團隊熱愛音樂文化,自主研發西西里戶外吧、BB啤酒超市等品牌,擅長打造品牌和娛樂酒吧運營管理。
“我會習慣性站在年輕消費者角度思考,需求是什么,場景細節如何拿捏?”MORE團隊創始人孫高峰說道,對人心敏銳的特質,用同理心和深厚的經驗幫助團隊一起打造爆款產品。
潮流生活是年輕人永恒的追求,Live house將文化底蘊、生活氣息、個性化追求的互相融合。
MORE將豐富的業態組合鏈接出更多時尚的生活方式,探索出多樣化的文化形態,讓現代化時尚消費集中地的文化符號不斷深入人心。
傳統酒吧正在勢弱甚至被拋棄,而live house的市場漸漸被年輕人喜愛。
娛樂消費升級迭代,人們需要更好的娛樂內容,Live House模式的盛行恰好彌補了市場這一空缺,并很好的契合了年輕人群追求新鮮潮流的心理。
根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2018年,livehouse的觀眾規模接近200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了47.9%。
雖然LIVE HOUSE開始火爆了,但未來發展仍需要注意行業第一性原理等本質問題。
Live House的第一性原理其靈魂在音樂為載體的內容
,
內容和場景打造一定是未來年輕人喜歡的,而眼前的問題是,酒吧等夜場已經遍地開花,但內容同質化質量參
差不齊。
“什么才算是好的Live house?我們認為,真正打動人心的,能讓人找到共鳴認同的,才是好的。”MORE聯創coco認為。所以,MORE將客戶定義為“樂迷”,對音樂有追求,對氛圍有要求,還能一起共創。
除了《中國好聲音》明星成員駐場,貓LIVE HOUSE扶持本地原創音樂文化,設立“原創音樂成長計劃”定期開展大學生樂隊比賽,為優秀樂隊和音樂創作者提供搭建優質舞臺。
很多人都在拼命空間場景營造能力,但對于貓LIVE HOUSE品牌來說,音樂才是這個年輕團隊的商業基本盤。
相比其他夜場娛樂,Live house打造集音樂、視覺、藝術、空間、環境一體美感聚集地。如何進行獨特定位、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并刷新和引領新潮流,更重要的是與商業變現之間尋找平衡。
如果說1.0版的Live house是純音樂現場,門票是重要收入的話,酒水和小吃才是2.0版Livehouse收入大頭,未來開發IP衍生品也是其重要的變現形式。
之前,酒吧粗放經營不太注重小吃餐飲,現在Live house都在酒+餐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成都的Long設置多個小吃檔并邀請川菜師傅現場烹制,月營收達百萬以上。
而MORE 則引入流行小吃和海口經典主食,讓消費者無須轉場就能一站式享受到地道美食和酒水娛樂。
“MORE是在搭建一個線下商業內容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音樂是我們的基本盤,當我們把基本盤做穩、就可以釋放出更多可能嫁接新的內容,餐飲、零售、娛樂,尤其是在IP內容這塊,我們正在探索更多新的可能。”coco介紹道。
所以,如何將商業與音樂文藝平衡、空間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結合是Live house要考慮的。用現場樂隊點燃氣氛,實現全新的的社交理念,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娛樂需求。
Livehouse是重運營模式,且受到樂隊、樂迷基數的限制,之前不受投資人關注。
但隨著夜經濟的熱度和市場的追捧,Livehouse的整體營收屢創新高,大有發展成為全國連鎖之勢,投資人開始下注這一大賽道。
MAO在2017年接受太合音樂和君聯資本投資,與之相類似的還有摩登天空旗下的Modern-Lab,獲得投資后開始全國性規模化擴張。
MORE也打算從海口出發,深耕國際旅游島根據地后,計劃2-3年內引進資本進軍全國市場。
(MORE Live house現全國征集優質物業和合作資源開店,請在評論區留言:城市+聯系方式+合作資源!)
小結:
如今,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正在改變,不同的新型消費場景出現,令酒吧夜場從基本消費逐漸轉變為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消費。
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年輕消費群體,給夜場娛樂行業帶來新的市場機會,也對產品、場景和體驗提出了新的訴求。
而在消費升級和經濟下行并存的大背景下,如何升級優質的內容但又降級極具性價比,正是新一代Live house的機會所在。
大家如何看Live house這個業態?與餐飲有哪些融合借鑒?歡迎評論留言!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