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女服務員推薦手機點單 大爺當眾發飆命令其“報菜名”》的新聞引發熱議。隨后,餐飲界及相關媒體發出“手機點餐是否能替代紙質菜單點餐”的投票活動,將輿論熱度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聞的出現為高速互聯網化的餐飲業兜頭潑了一盆冷水。手機點餐能否替代紙質菜單成為主流,抑或是,餐飲業在互聯網化的道路上是否走得過快等問題,讓全行業陷入沉思!
互聯網化是餐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相對于大爺對手機點餐有著一種“先天性”的排斥心理,以80、90為代表的消費人群對于這種互聯網元素的運用則表現出樂見其成的態度。
相對于傳統的人工點餐現金付款,年輕消費者更能接受互聯網化的餐飲服務。其中,“手機點餐”正是互聯網化趨勢發展的典型代表。在上述這則新聞中,認為手機點餐更適合年輕人的觀點占了主流。
紙質點餐呈現出的餐飲痛點
無疑,以80、90為主的消費主體正在“積極推動”餐飲互聯網化的進程。不過,即便在互聯網化明顯的新時代,依然不能否定紙質菜單的價值。正如“大爺”的主張一樣,紙質菜單所代表的傳統用餐氛圍,體現出的餐廳服務價值,以及人工點餐所蘊含的濃濃“人情味”,都是手機點餐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在酒樓、私房菜、高端會所等社交功能屬性較強的餐廳場景中,紙質菜單依然是主角。
不可忽略的是,紙質菜單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弊端也日益明顯:
1、菜單更新繁瑣;
2、人工成本與物料成本壓力;
3、點餐效率低下;
4、形式相對單調……
由此看來,選擇電子菜單或手機點餐,對于餐廳來說就意味成本的節約與翻臺率的提升。所以,大多餐飲老板認為,紙質菜單的式微,是優勝劣汰的大環境中,餐廳運營管理優化的必然結果。
手機點餐會成為主流嗎?
各有利弊,那么,手機點餐到底能否終結紙質菜單呢?發言權交給站在“第一線”的餐飲商家與消費者,以及統觀全局的行業人士。
餐廳老板:手機點餐大勢所趨,但仍會保留紙質菜單
餐飲界隨機調查了50家餐飲企業,有近9成的餐廳老板表示,希望由電子點餐或手機點餐逐步全面替代紙質菜單,同時希望電子點單的技術更新為顧客帶來更好的體驗。
而對于事件本身,餐飲老板們也各有看法:
魚非魚&嘻游記創始人 劉峰
5月12日來自餐飲界 采訪
我們餐廳里的手機點餐占比已經接近90%。當然,備用的紙質菜單我們也有,主要是方便年長的消費者,服務業肯定要照顧到每一位用戶的感受。另外,這也是大勢所趨了,我們要對消費習慣升級做好預判性部署,同時也要預留消費者線上點餐習慣養成的時間。
上海老棧董事總經理 劉雁冰
5月12日來自餐飲界 采訪
在APP上點餐,不但方便、清晰、選擇空間大,而且避免高峰時期的排隊。另一方面,也替商家解決了高峰期服務員人手不夠用的窘境,提高翻臺率,還能增加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量。但手機下單需要依靠穩定的網絡,加之現在處于過渡時期,不建議店內完全取消紙質菜單,特別是目標消費群體年齡較大的餐廳。
消費者:愿意使用手機點餐不代表永遠不需要紙質菜單
餐飲界投票頁面顯示,超半數的用戶認為,相當一段時間里,兩者會并存,但手機點單會取代紙質菜成為主流。
有超過四成的80、90后消費者表示,會主動且“習慣性”地使用手機點餐及在線支付,而手機點餐的應用情況大多來源于餐廳的推薦,有人更是表示其實更愿意采用紙質菜單點餐,可以與服務員隨時交流菜品的內容,菜品的辣度等等細節信息。
行業人士:互聯網化是必然趨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01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向公眾展示“隔空點餐、個性化推薦、餐前游戲”等多項功能的“未來智能餐廳”模式。不過,隔空點餐技術還不具備大規模商用化的條件,但手機點餐這樣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
以口碑為例,去年4月口碑宣布推出口碑碼,商家在門店里貼上口碑碼就可以開通掃碼點菜、開發票等服務。原來需要服務員的環節,顧客自己用用口碑APP或支付寶APP掃口碑碼就能實現,極大地提升了在店里消費的效率和體驗。口碑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總共有近200萬商家在店里開通了口碑碼服務。每天,全國都有近500萬用戶通過掃口碑碼來領優惠、點菜、支付結賬等。
除了到店的掃碼點菜外,口碑去年還和肯德基合作,實現了在口碑APP里提前點餐,相比掃碼更加方便靈活。
口碑平臺曾表示,如今餐廳的智能化主要體現于自助服務與互聯網化餐飲管理的流暢融合。并且,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提升,餐廳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將會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為不同品類,不同模式的餐廳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當智能化解決方案糅合了傳統人工服務的溫度時,才是迎接全面智能化時代的最佳時刻!
因為點餐發生口角,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在餐飲業重復上演,而這樁事件之所以能夠成為熱點新聞,是因為它恰好反映了針對餐飲智能化的兩種徑渭分明的觀點——堅守傳統與接受科技洗禮。在這個事件中,“手機點餐”就像是掀起傳統與創新兩大陣營大戰的導火索。
對此,參某認為,手機點餐與紙質菜單點餐不應是兩分天下的存在,傳統模式與創新舉措也不應是水火不容的敵我兩陣,而應是長期并存且和諧相處的兩種模式。對于餐廳來說,推動智能化的進程可以節省人工成本,提升坪效。與此同時,傳統服務所代表的人性化服務也是在餐飲行業中永遠需要的。
所以,參某認為,與其糾結該不該讓手機點餐代替紙質菜單點餐,不如思考下如何讓這兩種模式各司其職,讓餐廳能夠兼具智能化的高效與人工服務的人性。
原創聲明:本文由餐飲界(微信ID:canyinj)策劃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戳“閱讀原文”,掃碼搶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