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倒計時24天,隔壁家的“預制年夜飯”已售空…


    引來了陸正耀的預制菜市場,今年格外熱鬧。離除夕還有一個月,預制菜就大舉進攻C端市場,讓年菜市場“燥”起來……

    被年輕人誤解、被嫌棄是料包的預制菜,是如何成為年夜飯C位的?
    總第 3029 
    餐企老板內參  戴麗芬 陳黎明 | 文


    多餐廳齊上預制“年菜”
    爭奪“春節檔”

    2022第一天,
    肯德基官方微博就開始為自家的預制菜“吆喝”上了。
    在推文中,肯德基還特意囑托了一句,“想要為家人做餐團圓飯,團圓金湯滿鍋金燦燦,超適合全家開撈”。


    發力預制菜的洋快餐,想試試預制年菜了。



    在肯德基點單小程序的“自在廚房”版塊可以買到這款“團圓金滿堂花膠雞湯”,單價119元。小程序頁面介紹,這款花膠雞湯是冷凍食品,加熱15分鐘即可食用。這款雞湯是肯德基入局預制菜以來,第一道“年菜”。為了進軍“預制年菜”市場,今年6月,肯德基還在上海地區推出了預制“端午家宴”試水。

    今年的預制菜市場格外熱鬧。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都坐不住了,本土的餐企和預制菜供應鏈,更是在各不相讓。


    進臘月,預制年菜之爭就打響了。

    12月,全聚德就上線了3款年夜飯禮盒,分別為適合8人大家庭、4人小家庭的禮盒,以及全家福佛跳墻禮盒。此外,全聚德還與元氣森林、盒馬等平臺合作,又推出了多款聯名年夜飯禮盒。

    全聚德預制年菜禮盒(部分)

    此外,南京大排檔、眉州東坡、小廚娘、莆田餐廳等餐廳也爭先恐后推出預制年菜,發力春節檔。這些餐廳出售的年菜禮盒套裝年菜以含有5-10個菜為主,包含魚、雞、鴨、豬等肉制品及淀粉類產品,主要面向小型家庭,售價從兩三百元至千余元不等。

    各餐廳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多渠道銷售預制年菜。線下在門店入口等顯眼位置設置展示位,線上利用公眾號等平臺推廣、銷售自家預制年菜,有的餐廳還與電商平臺合作,開辟更多銷售渠道。

    南京大排檔在門店售賣預制年菜禮盒

    老城一品的研發總監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說道,餐廳2021年預制菜的銷售額已達到了堂食的兩倍以上。


    各大商超也很積極。今年,大潤發上架的年菜品類非常齊全、菜系眾多,還特別研發了“心太軟花生酒釀豬蹄”、“酸辣荔枝烤魚”等針對年輕人喜好的“年菜”。同樣,盒馬推出“年貨節”活動,也上架了不少“年菜”,在盒馬生鮮的線下門店與線上APP均能買到。商超的預制年菜中,不少是售賣單個菜品,一份預制年菜的價格在幾十至百余元之間。

    餐廳和商場大做預制年夜飯,加上味知香、珍味小梅園等預制菜品牌的強力加持,今年的春節飯桌,“預制年菜”要大顯身手了。


    預制菜憑啥包攬大半個春節檔?


    對于餐飲老板們,預制菜已經是生意“老友”了。
    目前,預制菜已有成熟的供應鏈面向B端市場,但在C端,多次碰壁。
    預制菜在C端走紅,并能包攬春節檔,太不容易。


    這其中,疫情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斷了堂食,顧客和餐廳都需要新的餐食流通渠道,外賣解決一部分需求后,另一部分則通過自熱、方便食品填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疫情期間90%以上餐飲企業發力外賣產品,其中91.6%企業出售半成品和預包裝食品。

    去年春節,商務部出臺文件,鼓勵外賣年夜飯及預制菜,這一倡議下,眾多餐企推出半成品年夜飯,通過店鋪或線上平臺售賣,銷量遠超2020年同期。

    疫情加速了預制菜市場發展。
    居家隔離期間,嘗試預制菜的顧客感受到了預制菜的快捷美味,顧慮消退,因此,預制食品銷量大增。
    在后疫情時代,預制菜依舊保持超高銷量,甚至成為今年天貓雙十一的關鍵詞之一。
    在內在需求與外在宣傳的作用下,C端市場已經逐步接受預制菜。


    即將到來的春節是疫情開始后的第三個春節,外出務工的年輕群體普遍接受就地過年,但這群年輕人的廚藝撐不起自己想要的過年儀式感,想要新鮮又熱乎的年夜飯。因而,加熱20分鐘就能上菜的預制菜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預制年菜,今年得火。

    當然,預制菜的火熱少不了資本力量的支持。2021年3月,珍味小梅園拿下數千萬元的融資。2021年10月,麥子媽獲得元氣森林的投資。同樣在去年,味知香成功上市,成為“預制品第一股”。此外,西貝的創始人賈國龍還用自己的姓名開了主打預制菜的餐廳。

    進軍預制菜行業的企業也逐年攀升。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十年間,預制菜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增長迅猛。截止目前,我國共有預制菜相關企業6.9萬余家。

    真火還是虛火?

    預制菜的火,是真火還是虛火?

    餐飲企業對預制菜其實并不陌生,預制菜市場以B端為主,根據相關數據,B端市場份額能占到8成。

    預制菜在C端雖人氣暴漲,但屬于黑紅的那種。說起預制菜,其實大眾認知里普遍存在刻板印象。“你的外賣在一年前已經做好了”“廚師離失業不遠了”……在消費者認知里構建了不健康、取代廚師等等印象。

    C端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刻板印象,停留在了料理包。因此,預制菜與便宜、無價值感劃上了等號。在一年一度的重磅節日,哪是幾份料理包可以打發得了的。春節檔預制菜,將有價值感的產品,預制菜推向臺前。

    預制菜的加工更復雜,保質期更短,口感還原度更高。

    在B端市場,這類高端預制菜在酒店餐飲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體系。基礎半成品,加上精美的裝盤,就是一道高價值感的菜品。


    一部分較早開始試水的餐廳,并沒有直接以“預制菜”的名義開售,比如莆田餐廳、眉州東坡的年夜飯,以外賣的形式售賣。
    由于對冷鏈的要求極高,這些餐廳基本上局限于同城售賣。



    去年賈國龍功夫菜就一直在做這件事,一口氣開出了200多家店,遍布全國,試圖鋪開高端預制菜市場。結果并不如意,今年賈國龍功夫菜換了一種講述方式,在其更新的門店中,將預制菜的身影藏匿起來。

    圖片來源:小紅書

    春節檔的火爆,正是教育市場的好時節。消費者們更愿意在這種具有儀式感的節日里消費,商家也需要奉上更有價值感的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由此,消費者也會逐漸刷新對預制菜的印象。


    誰將統領這個萬億藍海?

    C端教育成本高昂,為何還有那么多品牌盯著這塊市場?

    從味知香的數據可以看到,這個以C端生意為主的品牌,近三年的凈利潤分別是15.3%、15.9%和20.1%。對比to B的安井食品,凈利潤不到10%。此外,C端品牌更容易打造品牌壁壘。

    不過這塊市場在2014年前后就興起過“半成品熱”,青年菜君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明星創業項目。隕落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沒有解決在家做飯的痛點,比如在家烹飪美食的難度、時間成本等。

    而預制菜通過先進的技術,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美食本身的口味。比如極凍鎖鮮技術,讓很多難操作的菜品在短時間內維持了好口感。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預制菜市場的規模超過3400億元,占食材總體的比重還不足10%,和中國餐飲結構類似的日本市場,預制菜品占比達到60%以上。

    可以預見的是,預制菜行業將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場。而目前,這塊市場還未出現絕對的領導品牌,率先入局者,或許是最難的,也可能是最有機會的。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
    楊國福麻辣燙的供應商②。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72餐實驗室”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82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7日 17:02
    下一篇 2022年1月7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