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品牌紅海突圍必知的精益創業的三板斧!



    任何一門生意,什么是第一重要的?


    賺錢?沒錯,賺錢顯然是重要的。還有別的嗎?增長?商業模式?團隊?產品?當然,這些都不錯。


    但如果回歸到商業本質,在所有這些因素中,什么才是第一重要的?


    被需要!


    任何一個生意,只有被需要、有需求,你才談得上怎么組團隊、做產品,怎么增長、賺錢、擴大營收。如果不被需要、沒有需求,其他一切所謂的重要因素都無從談起。


    但被需要又常常面臨兩個問題:


    ①我們想象中的用戶需求,未必是實際的用戶需求;

    ②我們想象中的解決方案,未必是實際有效的解決方案。


    比如谷歌眼鏡,就是典型的需求不準。


    有沒有方法能讓我一擊而中,直接找到準確的需求和準確的解決方案呢?


    不好意思,沒有!這世上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商業模式。找到用戶的準確需求,以及準確解決方案的唯一手段,就是通過不斷的嘗試和驗證,逐漸逼近針對需求最有效的方案。


    就好比過一條河。


    我要從此岸的A到彼岸,第一眼直接看到的就是正對面的B,為什么?因為B離我最近。我走著走著,眼看著B越來越近,結果突然沒路了!


    我就不得不嘗試別的方案,一下子公司可能就到了谷底,這時我突然又看到C,覺得這次應該能走過去了,然后我又朝著C走,快到C了,你發現路又不通了,又得繼續嘗試,直到發現彼岸的D。


    幾乎所有企業的成長都是這個模式,沒有哪家公司能直接從A走到D。



    那有沒有方法,能讓我從A快速驗證到D?


    這就是“精益方法論”的價值。


    01

    精益的精髓:低成本快速試錯


    舉個簡單的例子,吃自助餐。通常我們怎么吃?先整個轉一圈,看看到底有什么,然后再選5~10樣平常比較愛吃的,每個少拿一點,都嘗一下,最后干嘛?精選2~3樣,往死里吃。這其實就是精益。


    如果用2個字描述精益,那就是試錯。4個字呢?快速試錯。7個字呢?低成本快速試錯。當然只要不快一定就是高成本的,因為時間本身就是成本。



    所以精益的精髓就是兩句話:


    ①低成本試錯

    ②快速試錯


    具體怎么執行?系統學習精益方法論之前,我們先看看如果不精益,企業可能犯哪些錯,遇到哪些坑。


    除了前面提到的需求不準和解決方案不準,還有閉門造車、過早優化、過早擴張和忽視隱性成本等一共六大問題。


    02

    不精益的“創業六坑”


    1、需求找錯


    我總結了八個字:“痛點不痛、剛需不剛”。


    什么叫真正的剛需?其實就是三件事:極大提升效率、極大降低成本、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這三句話都有“極大”倆字。


    比如搜索引擎,極大提升了信息檢索的效率;


    如果你做的東西,只是讓這三個指標每個提高一點,比如效率提高10%,價格降低15%,這就不是剛需。


    跟剛需并列的參數叫高頻,剛需和高頻把生意分為四個象限。


    剛需且高頻的生意,你要不惜一切代價搶占市場。因為所有剛需高頻的東西理論上都是入口,是入口就有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機會;但你也別高興太早,因為剛需高頻一定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


    更多的生意屬于剛需但不高頻。


    2、解決方案做錯


    除了需求找錯了,還有一個經常出現的不精益問題就是解決方案做錯。


    舉個荒誕的例子。很多酒店沒有吹風機,那我想如果我的皮鞋也能當吹風機該多好,結果做出來后沒人要。


    3、閉門造車


    也就是不跟用戶接觸,悶頭做了一年半載,最后才發現做出來沒人要。這些人的心理通常都是怕被抄襲。一怕被巨頭抄,二怕被競爭對手抄。



    但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巨頭反應慢,往往都是看準了才下手;


    競爭對手就更不用擔心了。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創新都屬于商業模式創新,門檻沒那么高,你再藏著掖著,頂多也就領先三個月。


    但你因為擔心被抄而不和需求方接觸,導致產品做了一年沒人要,那就得不償失了。


    4、過早優化


    也就是核心需求還沒有經過驗證就開始做其他優化。


    5、過早擴張


    也就是核心需求還沒有得到驗證就擴張。


    你在家門口好不容易賣出去10個能吹頭發的手機,你就考慮建廠量產。需求還沒被驗證就考慮規模化,你做的越大,未來的成本越高。


    6、忽視隱性成本


    隱性成本,指那些無法量化的成本。比如溝通成本,團隊磨合成本。


    很多企業只重視顯性成本,忽視隱性成本。但實際上,隱性成本是企業成長道路上的無形殺手。


    以招人為例。我認為最高效的方式,是用3個人的薪水,招2個人,干4個人的活,尤其是初創企業。


    看起來你是給每個人多付了薪水,但平均下來實際上是省了錢。


    一來你1.5倍的薪水,也更容易招到厲害的人。


    二來招不到理想的人,好不容易有2個愿意來,從前期培訓到真正上手,還得花兩三個月時間。工資是省了,員工招聘、培訓成本都上來了,這都是企業隱性成本。


    而對于創業公司來講,什么是最大的隱性成本?時間成本。


    李善友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


    “企業最大的浪費,不是員工上班時間刷微信,不是花了廣告費沒效果,也不是辦公室租大了浪費,而是大家辛辛苦苦加班加點做出來的東西沒人要。”


    03

    “精益三步曲”,讓企業少走彎路



    既然不精益有這么多坑,那我們如何才能實現精益呢?主要分三個階段:


    ● 需求探索

    ● 用戶驗證

    ● 推廣


    即:先通過簡單的方式探索需求,再通過MVP驗證需求,驗證成功則推廣,不成功則返回,繼續做需求探索。


    有很多人看過埃里克·萊斯的《精益創業》,其實那本書主要講的就是用戶驗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部分。但我覺得在用戶驗證前的需求探索,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階段。



    因為用戶驗證需要做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但再小的MVP都有成本,而需求探索依賴的更多是常識和一些簡單輕量的方法,是更加經濟的方式。


    1、 需求探索:6步找到用戶痛點


    ① 找到痛點


    需求探索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痛點。


    通常來講,創業者找到的痛點都來自親身體驗。如果這個痛點是其他人告訴你的,那么意味著兩種可能:一是這個痛點不夠痛,二你自己不是核心用戶。


    ② 常識判斷


    找到一個潛在痛點后,你要用常識判斷一下這到底是不是痛點。大家要特別注意:創業過程中,常識永遠都很重要。


    為什么?因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風險,都用MVP實際驗證一遍。可能十個里面有九個,你都能用常識判斷真偽,只有一個需要用MVP驗證。


    此外,常識還會告訴你非常重要的三件事:


    ● 你到底喜不喜歡這個事?

    ● 這個領域你到底擅長不擅長?雖說這是個風口,但這是你的風口還是別人的風口?

    ● 你自己是不是核心用戶? 


    ③ 頭腦風暴


    常識判斷之后,就是非常重要的頭腦風暴。你要和團隊小伙伴們找一個相對放松的地方,大家頭腦風暴討論一下,這個事到底有沒有真實需求。


    頭腦風暴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暢所欲言,這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是團隊老大,一定要少說多聽。因為你是老大,你先說了,人家就只能順著你說。


    其次是不要輕易定調。假設有三個小伙伴,你要讓另外兩個人先說,說完你不要先說這個東西我覺得對或不對,否則你會阻止大家發言。


    ④ 找到核心用戶


     

    頭腦風暴后如果覺得這事靠譜,有需求,那就開始找核心用戶。誰是核心用戶呢?很簡單——誰最痛誰是核心用戶。


    以迅雷為例,迅雷可以下音樂,也可以下網游,哪個是核心用戶?肯定是下網游的,因為下載的東西越大,速度快才越有價值。


    ⑤ 用戶訪談


    找到核心用戶后,用戶訪談是需求探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里我給大家特別總結了3要和3不要。


    首先,一定要面對面訪談,而不要通過電話或微信。


    因為在電話或微信里很多東西說不清楚,溝通效率比較低。


    其次,一定要保持開放式討論,千萬不要讓用戶做選擇題。這一點極其重要。


    什么叫選擇題?就是我問你,我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和痛點,你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或者我有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你覺得好不好?


    一定不能這么問啊,應該怎么問?你用這個產品,遇到過哪些痛點?或者你遇到的這個問題,你建議用哪種方式解決? 


    一定要開放式地問。因為你給我做選擇題,礙于面子,我總不好意思說不是,我一定會說是。


    最后,用戶訪談絕不要搞小組討論,而要一對一進行。


    為什么?從眾心理。


    其實你說的問題我根本沒有,我想說的只是第二點。但因為大家都在一起,我不好意思直接講。


    ⑥ 總結需求


    最后就是總結。你要總結出想象中的用戶痛點,跟實際調研結果是否一致;以及想象中的解決方案,跟實際調研后的方案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就走到下一步,否則繼續循環上面的步驟。


    2、 用戶驗證:MVP核心四步,低成本快速驗證


    “精益三步曲”的第二步,就是非常重要的MVP環節。


    說到這你可能疑惑,你說前期已經做了這么多需求探索了,用戶已經告訴你他的需求了,為什么還要做MVP呢?


    有幾個原因。


    首先用戶的口頭表達不能代表真實的用戶行為;

    其次你要用MVP看用戶是否真掏錢;

    第三,做MVP可能會有一些意外發現。


    比如你開餐廳,發現用戶到你這兒來只點甜點,說明你正餐不行,不如專賣甜點好了。


    正確實施MVP需要四個關鍵步驟。


    ① 找出你最需要驗證的問題


    這里的重點是:你只需驗證最吃不準的“一個問題”,而不是兩個或多個。


    ② 針對這個問題設計MVP,推給核心用戶體驗


    記住:任何MVP都有成本,所以和驗證核心問題無關的功能一律不要,要把做MVP的成本降到最低。


    ③ 收集數據、親自體驗、再次訪談


    我認為后兩點其實更為重要。


    數據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很容易被“修飾”。特別對于大公司的內部創新,作為老板,如果你不親自使用產品,你會發現每組數據都會特別好,但實際結果可能很差。



    ④ 驗證假設


    最后一步,你要下一個結論,也就是這事到底有沒有得到驗證。


    如果驗證成功,恭喜你,可以大刀闊斧開干了!如果驗證不成功,也恭喜你!你用兩天時間避免了兩個月甚至兩年的錯誤。


    核心就是這四步,怎么實踐?舉個簡單的實例。


    假設之前沒有人在網上賣過鞋,你是第一個發現這個商機的人。那么你要在網上開鞋店,通常怎么做?先搞定幾家品牌商,簽訂代理協議,再從他們那訂貨,同時還要搞定物流和支付。


    如果從MVP角度出發,最需要驗證的問題是什么?是你能不能搞定物流和支付么?當然不是,亞馬遜、當當已經在網上賣書好幾年了,這是常識。


    你真正要驗證的,是會不會有人真的在網上買鞋。因為鞋是非標品,碼數差一點都不行,這和書不一樣。


    怎么驗證?非常簡單:你拿著手機到周圍實體鞋店拍些照片,放到網上,如果用戶感興趣,從你這兒下單了,你再到鞋店把鞋買下來給人郵過去,看對方的反饋,看有沒有更多人買。


    這樣你也不用搞支付系統,用戶付款直接通過支付寶轉賬就好;你也不需要跟快遞談合作,有訂單了臨時叫一個上門。


    你看,你只花了兩天時間驗證了一個你本來需要兩個月才能驗證的事,而且因為用戶下單了你才買,你就不需要存貨,沒有成本,這就是MVP的價值。


    3、 推廣:病毒式營銷加速獲取C端用戶


    走完了需求探索、用戶驗證,如果驗證成功,接下來就面臨另一個核心問題——推廣。


    關于如何快速獲取用戶、留存用戶?


    ① 黏著式:多用于To B領域


    獲取用戶最直接的方式是黏著式。這在面向企業的服務領域中用得最為頻繁。


    為什么?因為To B業務有一個明顯特征:鋼柱效應。


    企業買了你提供的SaaS服務,比如ERP系統,我好不容易把你這套系統用熟了,第二年你的一個競爭對手過來,說他們降價20%,問你愿不愿意換系統?


    大多數企業都會說No。 因為已經付出了大量實施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家不愿意為了這20%的折扣再折騰一遍。這就是鋼柱效應。


    ② 付費式:游戲領域的LTV


    第二種用戶獲取方式,叫付費式。付費式是游戲領域獲取用戶的最核心手段。


    游戲領域有一個LTV概念:Life Time Value,即用戶終身價值。也就是一名用戶在流失之前到底能給你的產品貢獻多少錢。對游戲運營公司來說,你只要確定用戶的LTV大于你獲取新用戶的成本,這事就能持續下去。


    ③ 病毒式:利用社交網絡獲取C端用戶


    對于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最高效的推廣方法叫病毒式營銷


    大家還記得微信最開始怎么推廣的?通過你的通訊錄。微信注冊后,他會提示你一鍵邀請通訊好友。這就是病毒式營銷。理論上所有有社交屬性的產品,病毒式營銷都會是個大殺器。


    但如果產品沒有社交屬性,就沒機會了嗎?當然不是,比如微信支付就通過微信紅包將支付工具和社交網絡結合在了一起,騰訊也因此在移動支付領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病毒式營銷有一個核心指標:病毒指數。即平均每名用戶能給你帶來多少新用戶。


    如何提高病毒指數?


    首先是免費,因為收費永遠是門檻最高的。有時甚至不光免費,還得補貼,不光補貼推薦人,還得補貼被推薦的人。比如打車軟件。
     

    04

    小結


    精益的三件大事:


    第一步需求探索。首先找到痛點,通過常識判斷,頭腦風暴,核心用戶訪談,最后做個總結;


    第二步用戶驗證。針對最需要驗證的一個問題設計MVP,然后通過數據收集、親自體驗和用戶再次訪談,驗證假設;


    最后就是驗證成功后的用戶推廣。To C類產品要優先考慮病毒式營銷。


    以上三步,就是精益創業的三板利斧。


    最后再強調一點,雖然我們說了這么多精益創業的方法論,但請注意:精益不是萬能鑰匙。


    精益是“術”,大勢才為“道”。“道”對了,才輪得到產品、團隊,才輪得到精益創業。


    所謂大勢,說白了就是能不能很好地利用紅利。所有跑得快的企業一定都是賭中了大勢,最大化利用了紅利。


    大勢對了,做什么都事半功十倍,大勢錯了,做什么都很累。


    – END –


    分享 | 程浩(遠望資本創始人、迅雷創始人

    來源 | 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投資

    杰夫與友:智能營銷墻 | 臻選空間設計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57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15日 23:41
    下一篇 2018年7月16日 00: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