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減定價怎么做才能有單有利潤,定價定生死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對于外賣來說,產品賣貴了,就是把顧客往競爭對手的門里推,而賣便宜了,自己利潤損失了不說,平臺也賺不到足夠多的傭金,最后連曝光都會慢慢不愿意給你,你的推廣成本就越高,最后入不敷出,很多的店鋪就是這樣慢慢死掉的,還找不到原因,只能怪商圈的顧客太屌絲。
因為影響外賣產品價格的因素比較復雜,要同時顧及到顧客對食物承受的價格,平臺的傭金所得,滿減折扣以及營銷活動,競對品類的價格等等因素,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老板們恐怕在定價的時候頭都要炸,所以滿減定價這個點在年前期間給大家來去持續更新,爭取年后,讓每一個學完的老板都能夠自己獨立運營自己的店鋪。
①制作產品成本卡-確定定價安全線;
②制作競對調研表-了解對手優劣勢;
③加入活動因素修正定價;
④參考競對價格進行競爭性的修正;
⑤參考產品功能屬性進行功能性的修正;
⑥用尾數定價法去進行純利潤的提升;
首先講產品成本去確定定價安全線,首先,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對于菜品來講,決定價格最重要的是什么?肯定是成本對吧?那么對于單個菜品來講,最重要的成本又是什么?肯定是食材+包裝,那么相信只要稍微關注自己店鋪經營狀況的老板,都會對各項的菜品成本數據一清二楚,更細致的老板還會以下列這種形式去 一 一 記錄成本(如下圖)。
沒錯,連幾克鹽都給你拆開計算是不是覺得很詫異,要是覺得很詫異啊,覺得餐飲老板居然還要做這些事情,那不賺錢的問題,我現在就已經幫你找到了,連自己店鋪的經營成本都懵懵懂懂,不算或者不細算的話,我可以武斷的說,做外賣店鋪很難真正的穩定盈利。
那么有了成本之后啊,安全線我們怎么去定呢?一般來說,對于外賣,我們要分為兩種情況去考慮,第一種類似于現在一些蓋飯類的純外賣連鎖品牌,有成熟的半成品供應鏈,出餐的時候用水預加熱的,半成品澆到米飯上就可以直接打包的,那這樣的店鋪要靠走量掙錢,而市場上同類競品很多,打價格戰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但是這類店鋪好在線下的出餐效率很高,人工成本很低。比如長沙我有一個咨詢的客戶,多個店鋪能達到常年萬單,人效可以達到100單,每人每天,這樣的話毛利率是可以做到30%左右的,可以獲得更好的凈利潤。
但是另一種店鋪就不能這么玩了,就是堂食+外賣的店,會考慮到店內體驗、顧客實付單價對堂食的影響、店內的人工、動線等環節等因素比較復雜。尤其是需要用到廚師的店鋪,如果你跟純外賣快餐這種半成品的去拼,不足兩個月,你店鋪肯定涼,因為這一類店鋪的優勢并不是出餐快、人效高,而是產品精細難以模仿,用戶線下體驗不錯后外賣下單,也完全不是純外賣料理包可以去比的。所以說不同的店鋪,確定實收安全線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
總結一下,如果各位老板還沒有計算成本的習慣,先去逼自己養成這個習慣,然后對號入座,搞清楚自己的產品應該要保證最少百分之多少的實收毛利,這個外賣才能夠去做,這樣我們才能在做外賣店鋪的時候,對于利潤的把控做到心中有數。
下期講制作競對調研表-了解對手優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