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分享】單品時代 看“融合菜”怎么玩

    滿城“單品為王”概念橫行,做融合菜明顯有些特立獨行。不知道林紅濤為自己的融合餐廳起名為曼玉時,是怎樣的心思用盡,百轉回還,但很多人知道,倘佯于流光溢彩的都市大商場,在眼睛略盡了繁華美艷后,想去尋找一個讓胃也享受一下的地方,驀然回首,瞥到了曼玉這兩個充滿誘惑的字眼。

    曼玉這兩個字,對于中國人實在太有誘惑力。

    不知道林紅濤為自己的融合餐廳起名為曼玉時,是怎樣的心思用盡,百轉回還,但很多人知道,倘佯于流光溢彩的都市大商場,在眼睛略盡了繁華美艷后,想去尋找一個讓胃也享受一下的地方,驀然回首,瞥到了曼玉這兩個充滿誘惑的字眼。

    走進去,溫馨而浪漫的氛圍竟是如此相宜,再看看菜單,喜愛中餐的友人可以點三杯雞和外婆茄子,而偏愛西餐的你馬上看到了自己最愛的黑胡椒牛肉焗飯、冰火菠蘿油。

    產品:我們只是給消費者提供好的菜品而已

    從2012年到目前,曼玉在鄭州開了3家店,分別在大上海、國貿360和萬象城,定位于商圈經濟,這也是林紅濤對曼玉顧客的聚焦。

    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煎雞蛋是中餐還是西餐?實際上對消費者毫無意義,行業上的概念區分,很多時候只是業內人士為了自己操作方便而制定的,根本與消費者無關,顧客要的只是美食而已。

    林紅濤認為,融合并非他一定要強調的概念。做餐飲的,會不自覺地給自己上個套,表明自己做的是川菜、湘菜、湖北菜、粵菜、魯菜、豫菜之類的。然而,消費者并不確定自己要去吃哪個菜系,而是會因為某個餐館的某道菜很好吃或環境不錯,約三五好友前往。從這個角度看,曼玉只是提供給消費者好吃的菜,而不強調中西餐,更不會強調某個菜屬于哪個菜系。

    林紅濤之前在洛陽開有幾個餐廳,有中餐,也有西餐,因為有中西餐的人才儲備,并知道哪些菜品受消費者歡迎,才做了中西融合餐廳。

    對一個菜品進行與時俱進的改變叫做創新,而直接把中西菜品在一個餐館呈現出來,應該是另一種更大膽的創新。

    餐飲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是為顧客提供他最想吃的,還是你最拿手的?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老林的解決方案是,提供自己最拿手的,他們也會試著去做流行菜品,如果做不好,就去做類似菜品。

    有客人說曼玉的披薩比必勝客的好吃,必勝客的產品經理還來參觀過,老林說,這是應該的,因為必勝客管理的是一萬家門店的標準化操作,只能用冷凍的胚模,而曼玉只有3家店,可以用現發酵的胚模,沒必要做這樣的比較。

    讓消費者不失望,是老林對菜品的追求,也是他對員工的要求。

    服務:到曼玉,就像到鄰居家做客

    說到服務,林紅濤表示,曼玉的服務理念是:提供基本但盡量真誠的服務,讓顧客舒服、自然、受尊重。曼玉不做感動式服務,更不提倡伺服式服務。他認為那是在透支員工的尊嚴,而急切的熱情背后往往帶著功利心,會使顧客心存戒備。

    當然,他們所做的服務看似簡單,背后卻是很多次改進的結果。比如客人進門的問候,進店后要“微笑、對視”,響應客人時要“舉手示意”,有店員發現晚上最后一桌離開時沒有人陪送,或客人投拆下午交接班時沒人接待,管理層馬上會查找原因,改進流程,確保服務員總是在場。

    而對待特殊客人,曼玉也會有額外的貼心服務。帶著寶寶逛了商場的客人進來,服務員會很快端來一端熬得很爛的白粥,先滿足寶寶的需求。別看這小小一碗白粥,可解決了父母的大問題。如今,寶寶粥已經成為曼玉的標配,有的老顧客進來后會直接說:“把你們的寶寶粥給孩子來一碗”。

    老林說,他希望到過曼玉的客人,體驗到的是一種到鄰居家做客的感覺,受到輕松自然的接待,有基礎的信任,這包括對菜品和服務的放心。

    進入曼玉餐廳的客人會注意到,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個二維碼,上面是老林的微信號,如果愿意,可以加老林為好友。客人可以通過微信與老林交流菜品的質量,就餐的感受,也有客人直接通過微信向老林投訴自己遇到的問題。所有客人反映的問題,管理層都會分解到相關部門去解決和反饋。如今,老林的幾個微信號已經有了6萬粉絲,其中很多已經視老林為朋友。

    為了研究老林,我翻看了他一年多的朋友圈信息,條數并不很多,但每一條都是在探討如何使餐廳的環境讓消費者更舒服,如何改進各項服務,如何對待顧客的意見,以及對員工積極工作態度的肯定,都是一些看起來瑣細,卻能與粉絲和員工產生共鳴的話題。

    顧客總是懷著希望而來,如果他們沒有失望,就會再來,如果你做得超出預期,他們就會自發替你傳播。而曼玉,正是依靠口碑傳播,做到了今天。

    當然,曼玉雖然火爆,卻并非已臻完美。老林自己也認為,曼玉尚存在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

    比如,對于服務的理解,什么是過度?什么是讓人舒服?舒服是個含糊的概念,同樣的動作有些人覺得刻意,有些人覺得不夠,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比如,為了提供更多的菜品,曼玉基本上每月都要出新品,新品質量不穩定,容易引起顧客投訴,而老菜品因為換了廚師,也會引起敏感老顧客的不適應。

    再如,中西兩個跨度極大的菜系在同一個后廚出品,管理上會存在問題,比如中餐的廚師長去管理做西餐的廚師,就要求廚師長的知識面更寬一些,否則管理起來就有難度。

    還有顧客通過微信向老林反映過來的問題,如,曼玉的送禮品活動定在每周三,而很多客人并不在周三消費,就有老顧客向老林傾訴,吃了一年曼玉,居然沒拿過曼玉的禮品。

    暇不掩玉,無論是客人體驗到的問題,還是老林和團隊察覺到的,都沒有影響曼玉的成長和發展。

    理念:曼玉想做的,希望不只是買賣

    三年僅開3家店的曼玉,給人的感覺總是在排隊。在鄭州人氣最旺的國貿360,她是生意最好的餐廳之一。在餐廳多如牛毛、競爭刺刀見紅的大上海,她說自己第二,幾乎沒有人好意思說自己是第一。

    即使在讓小南國、云海肴等國內知名餐飲品牌折戟沉沙、被餐飲人稱為“黑洞”的萬象城(鄭州),“來她家吃飯的人看著比逛商場的人都多”,其他餐廳門可羅雀,“整個萬象城好像只有曼玉掙錢”。

    曼玉,一家以“融合”立店的餐廳,在餐飲企業紛紛轉向追求單品類聚焦、甚至很多行業大佬都開始力推“單品為王”的時代里,有如此強勁的表現,是否給餐飲人帶來一點冷思考:當大家都一窩蜂擁向另一條道路時,是不是我們真的只有那一條道路可走?

    老林說,曼玉餐廳3年前來到鄭州,開了第一家門店,現在每年為這個城市提供超過80萬人次的餐飲服務,“隨著新門店的開出,未來兩年這個數字會更大,這讓我們容易想到使命感,至少,我們希望不只是買賣”。

    (文章轉載自餐飲領袖視界)

    往期回顧:

    曼玉,他會走心,我們懂得如何發力!

    成功不問出處,英雄理念所見略同。“互聯網+”理念的崛起,同樣洗禮著曼玉管理者的經營思維。作為餐飲信息化領域的提供者,天財商龍助力曼玉融合為其提供微信支付、美味不用等及庫存管理等產品的信息化流程管理解決方案。通過云平臺,可直接向顧客發送等餐號,食客終于擺脫餓著肚子漫無目的的等待模式。取號后獲得到位信息便可入座享用美食。微信支付功能,顧客只需攜帶一部手機就可吃遍曼玉的所有餐廳,讓排隊結賬徹底成為過去式。庫存管理讓報表數據實時反應庫存狀態。真正實現了系統流程與餐廳運營狀況的閉環管理。對于餐飲管理者來說,恰如其分的貼心服務、精致的出品缺一不可。曼玉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肯走心、會經營的餐飲品牌,天財商龍同樣也期待結識更多這樣的伙伴促進我們的共同發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82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月25日 13:48
    下一篇 2016年1月25日 17: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