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期
1
最近
火鍋企紛紛走上聯姻之路
前不久,湊湊火鍋跟玖嘉久聯合,開發一款貓爪蝦丸,一上市就受到顧客熱捧,簡直是少女心收割利器。
作為湊湊火鍋的當家網紅,Q萌可愛的企鵝丸和海豚丸一如既往是妥妥的顏值擔當,它們也都是定制化產品,并掀起了業界的跟風潮。
▲ 湊湊 萌系丸子
說到以“產品主義”為理念的巴奴,曾聯合王家渡,為新品“低溫午餐肉”專門開一場發布會。
此外,笨菠菜、茂汶花椒、紅心紅薯等,都是巴奴與原產地的定制化產品。死磕產品,讓巴奴在火鍋這個標準化的餐飲中,保留了自己的個性化。
▲ 巴奴 低溫午餐肉
在這波“聯姻之路”上,火鍋老字號自然當仁不讓。2021年11月,重慶劉一手火鍋聯合澄明食品,打造“劉一手番茄底料”,實現鍋底個性化和差異化。
有業內人士說,從消費端來看,消費者希望在不同火鍋店吃到不同食材;從商家端來看,給到消費者的產品都是基于品牌特色和品類差異而來,這樣才不會內卷。
讓人意外的是,最近,主攻下沉市場的吳老幺火鍋,也走上了供應鏈定制化路線,與澄明食品聯手,打造2022番茄湯料“新王牌”。
吳老幺火鍋,7年時間在“江浙滬”地區開出93家門店,做老百姓消費,重新提出“國民好火鍋,認準吳老幺”的slogan。
據了解,吳老幺番茄鍋底的點單率高達40%,甚至高于紅湯的30%,一方面得益于沿海城市的地域優勢,另一方面則迎合了當下的養生潮。當下正值7周年,其產品的升級需求亟待滿足。
創始人吳紹志告訴餐見君,“這次聯手,一是做品類延伸,二是借用廠家認知,可以實現高標準和低價格,既能保證鍋底的穩定供應,又能通過集采和高標準來降低成本。”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賣火鍋就是賣良心,做食品就是做人品,并將其作為經營理念。
接下來,主打鍋底和核心菜品,都會走向定制化。“唯有深耕品類,精細化運營,才能守得住戰場”。
▲ 熱衷番茄鍋的消費者們
同樣,也只有柔性定制的細分供應,才能滿足當下快速迭代的餐飲市場。
澄明食品總經理趙躍平說,未來,澄明食品將繼續發揮“研發+定制+生產”優勢,同更多優秀的餐飲企業攜手合作,探索搭建順應餐飲行業的新產品、新模式和新場景。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消費升級能給社會帶來新的美好,那么所有的產品都值得重新來一遍。”
2
三點原因
引來柔性定制的東風
從上文不難看出,柔性定制的東風,正為行業前行的車輪提速,這其中包含3點重要原因:
1、行業發展需求。
從任何行業的發展進程來看,SKU的種類在增多,即便是再小眾的市場、產品,到了線上,也都能成為強有力的“長尾”。
餐飲行業也是如此,SKU每年幾乎都是幾何式增長,產品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強大的供應鏈支撐,柔性定制自然應運而生。
當然,柔性定制也會反哺行業多元化發展,同時,在豐富產品的同時,也會淘汰一大批,以便行業往更標準化、更規模化、更高效化的方向去。
2、品牌進化結果。
品牌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征。
在品牌初級階段,別人賣什么、你賣什么,只要有一點點差異化,就會有顧客追隨,這個階段主要是“建立認知”。
往下走,品牌的差異化就必須明顯,因為顧客需要你提供更多的驚喜,這個階段主要是“建立信任”。
再往下走,就是“依賴和復購”,這個階段需要產品有足夠的差異化和品質化,而大品牌供應鏈企業的柔性定制,即可為企業貼上“獨一份+高品質”的標簽。
像吳老幺作為上海的“國民火鍋品牌”,顧客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都很高,品質化定制更能增強其粘性。
3、消費趨勢使然。
隨著全球的一體化,人們獲取資訊、信息越來越簡單便捷,隨著互聯網進程的加快,大眾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
“看到即得到”的消費習慣和趨勢,使得個性鮮明的產品更容易出圈,這也進而倒逼企業進行柔性定制。
3
火鍋第二增長曲線
或將在2022集中爆發
企業的增長曲線是一條拋物線,當達到頂峰時,企業的增速就會變得異常緩慢,稍有不慎便會下降。
此時,就需要企業用現有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打破瓶頸,積極尋找第二曲線,讓拋物線再次上揚,保持增長。
像吳老幺此次聯合澄明推出的番茄湯底,在顧客看來,似乎只是升級了一個產品,但于品牌而言,卻是第二增長曲線的開始。
▲ 定制產品 番茄鍋底
不僅讓產品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穩定性和品質化,而且火鍋店直接與供應鏈對接,省去中間商,用量越大,邊際成本越低,也能讓企業有更多利潤。
吳老幺,屬于“用產品找到了第二曲線”。
相比之下,蜀大俠則是用新定位找到了第二曲線。
前不久,蜀大俠做了一場名為“百萬蝦滑免費吃”的活動,并提出新的定位,“吃大蝦滑,到蜀大俠”。
餐見君了解到,這也是供應鏈與火鍋品牌的一場聯姻,活動背后的價值就是,蜀大俠用新的定位開啟了第二增長曲線。
隨著短視頻的崛起,“線上的直播渠道”也成了很多企業的第二曲線。
像劉一手董事長劉梅首次抖音直播,就沖上新人榜前10、人氣值10W+、點贊量20W+。
與其說劉一手在探索“會員+直播+社群”運營的新玩法,不如說“探索第二增長曲線”更合理。
伴隨疫情的常態化、全球一體化和互聯網的公開透明化,“信息差”越來越不值錢、大眾消費越來越理性,企業要做的,就是放棄路徑依賴,積極尋找新的上升曲線。
由此觀之,2022的火鍋業或將迎來第二曲線的集中爆發,各種新玩法、新物種,也定會讓人眼花繚亂。
小結
柔性定制,可謂為火鍋業裝了個加速器,強大的供應鏈促使其走得更穩健。
從另一角度而言,行業的穩定性和品質化,也將會催生更多的強勢品牌。
往期推薦
HOT
餐見視頻號
HOT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