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中共有三星餐廳2家,二星餐廳3家,一星餐廳29家,5家新餐廳入榜,整體變動不大。
此次發榜,新榮記仍是最大贏家:3家新榮記上榜,摘得5顆星,此外還有主打官府菜的京季和主打湘菜的芙蓉無雙,共計摘下8顆星。
芙蓉無雙的環境&菜品
新魯菜的代表品牌魯采,不負眾望,摘得一星,該品牌位于上海的門店也曾成功摘星。
與此同時,劉禾森、陳亞琳分獲“米其林北京年輕廚師獎”和“米其林北京服務獎。三星的尹兆尹蟬聯了綠星殊榮,旨在表彰餐廳在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方面做出的努力與貢獻。
受疫情影響,此次發布會改為線上發布。同樣受疫情影響的,還有成都米其林指南的發布。
早在1月6日,紙質版《成都米其林指南》就泄密了榜單,隨后在網絡流傳開。雖然頒獎典禮延遲舉行,但出版社并未配合延期,所以才有了成都米其林指南的匆忙發布。
米其林中國的第四站,雖有烏龍,但并無水花。
同廣州米其林一樣,第一年的成都米其林指南也無三星,首家二星餐廳為玉芝蘭餐廳,玉芝蘭的上海門店曾多次摘得一星。
此外還有柴門薈、成都宴、芳香景、馬旺子、謐尋茶室、銀鍋、松云澤、許家菜8家餐廳摘得米其林一星。
一張榜單讀懂一座城? 被質疑的米其林,被消耗的權威性 與其他城市一樣,米其林所到之處必然存在的討論是,是否能“通過這一榜單讀懂一座城市”。 但事實證明,這僅僅是一種“奢望”。或者說,米其林指南只是提供一種角度,外國視角來看待中國地大物博、派系眾多的美食。 接連幾站的米其林指南發布,接連不斷的討論,都在質疑這個榜單的專業性,正逐漸消耗它的權威性,從而降低它的商業影響力。 通過摘星提升三成的生意,這種運營神話可能在中國會逐漸失效。從成都米其林指南僅限內部的討論證明了這一點,略顯無聊的北京榜單也說明了這一點。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