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茶飲行業,熱度依舊。
喜茶、奈雪的茶雙寡頭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各路新品牌跑步進入;資本熱度有增無減……新茶飲一路高歌,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但在行業內,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你方唱罷我登場。
2021年,新茶飲出現了哪些熱點(現象級)事件,這些事件的背后,又暗藏怎樣的趨勢或危機?
1月,喜茶猝不及防地下調了部分產品價格,原本22元的純牛乳茶降價至15元;招牌產品多肉葡萄由29元降價至25元,這在一片漲價聲下的餐飲業顯得特立獨行。
對此,喜茶方面宣稱,之所以有能力降價,得益于品牌勢能、規模優勢以及在供應鏈上的不斷積累和在上游的深耕。
喜茶開啟了新一輪的降維打擊。喜茶方面一直強調其做的不是高價茶飲,早已透露出其通吃中高端市場的目標。相對于將定位從低線轉向高線,像喜茶這樣以高端形象邁向中端市場,相對容易。
同時,喜茶的降價也反映出,
新茶飲的競爭在進一步白熱化
,在激烈廝殺的戰場上,各大品牌已經開始通過“反常規手段”謀求戰略優勢。
2021年11月,長沙網友發現一些茶顏悅色的門店關閉,由此引發熱議。11月10日,茶顏悅色官方回應,稱已在長沙臨時關閉87家門店,且這次集中臨時閉店,已是茶顏悅色在2021年的第三次集中臨時閉店。在回應中,茶顏悅色強調,將“做最壞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稱“我們還撐得住,接下來我們會竭盡最大的努力,多做正確的決定,少犯錯誤,我們還在熬著等春暖花開呢。”
一如茶顏悅色的品牌調性,茶顏悅色的回應真誠且接地氣。網友對這次閉店的決定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性。但接下來,12月份出現的降薪事件,高層與員工互懟的“新奇”景象再次將茶顏悅色推向了熱搜。在一片負面輿論下,茶顏悅色創始人站出來道歉,部分11月臨時閉店的門店亦緊急復開,用以緩解因員工閑置而導致降薪的問題。
臨時閉店,原因看似是疫情環境下茶顏悅色面對人流驟降所做出的戰略決策,事實上,是茶顏悅色在為自己的高密度開店戰略買單。
曾經,茶顏悅色高密度戰略將其推向了“城市名片”的高度,但當密度抵達天花板,高密度開店這把雙刃劍開始出現反噬
。
之于降薪事件,輿論的焦點從來不在于降薪本身,而在于在本次事件中,茶顏悅色創始人以及其他高層表現出來的態度。在事件中,茶顏悅色高層的“德不配位”言論,以及創始人呂良的“月虧2000萬元”言論,讓網友看到了一個缺少擔當的品牌。雖然創始人很快站出來道歉,但此次事件對茶顏悅色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不可逆。
5月,馬伊琍代言的茶飲品牌茶芝蘭被爆涉嫌詐騙。上海警方通報,該案件犯罪金額高達7億,9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6月,鄭愷代言的茶主播因為涉嫌詐騙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9月,一段“多人赴湖南衛視維權,現場大喊:李維嘉,你騙我血汗錢,你良心何在?”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起因是李維嘉代言的一家茶飲品牌“快樂方程式”跑路,導致數百位加盟商蒙受損失。
2021年,明星代言的茶飲品牌接連翻車,讓人們看到了快招的瘋狂與可惡。孰不知,這只是快招的冰山一角,明星代言,只是快招品牌慣用的套路之一。
在宣傳上,“碰瓷”知名品牌,搖身一變成為某某知名品牌的子品牌;明星代言,網紅站臺,時不時請來新品“星推官”,不斷輸出“品牌勢能”……這些套路,快招公司屢用不爽。
明星代言品牌的翻車,讓快招降溫,但換了“馬甲”的快招品牌依然數不勝數,創業者還需深度考察,謹慎投資,遠離快招。
8月,新華社發布新聞稱,記者“臥底”奈雪的茶后發現,有門店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等問題。隨后,奈雪的茶對此事做出回應,表示涉事兩家門店將暫停營業,同時會邀請市場監督管理局上門檢查。
在去年出現食安問題的茶飲品牌還有蜜雪冰城、茶百道、一點點等。21數據新聞實驗室不完全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新式茶飲品牌共登上74次熱搜,其中近半與食品安全有關。
從高線到低線品牌均出現食安問題,影響的已經不僅僅是某一個品牌的口碑,而是整個行業的形象。
茶飲行業要獲得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未來嚴把食品安全關
。
茶顏悅色投資了果呀呀,蜜雪冰城投資了廣東匯茶,喜茶更是自7月以來頻繁出手,相繼投資了連鎖咖啡品牌Seesaw、檸檬茶品牌“王檸”、植物基品牌野生植YePlant、奶茶品牌和気桃桃、低度酒品牌WAT雞尾酒、果端果汁品牌野萃山。
打破天花板,獲得新增量,是大牌頻繁出手入資其他品牌的根本原因
。對于喜茶來說,或還有著增加品牌估值的考量,為上市做進一步的準備。
在經歷六七年的瘋狂發展后,新茶飲的消費熱潮正在慢慢退去,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進一步下滑。是以,對外投資亦是各大茶飲品牌面對行業焦慮的一大表現。
去年6月,“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響徹大江南北,土嗨的歌詞與旋律,讓網友直呼“上頭”。一時間,“蜜雪冰城甜蜜蜜”成為現象級“神曲”,該MV也被營銷界奉為“神級”案例。
“蜜雪冰城甜蜜蜜”的走紅并非偶然
。首先,該MV的傳播是蜜雪冰城打出的一套組合拳,從前期預熱,到在B站引爆流量,再到在后期抖音、微博、知乎等平臺全面開花,蜜雪冰城掌握了流量的密碼;其次,蜜雪冰城的品牌調性與MV一脈相承,土嗨式洗腦適用于蜜雪冰城,卻并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品牌。
手打檸檬茶,成為去年夏天最大的黑馬,不僅跑出了檸季、王檸、撻檸等品牌,各大茶飲品牌也爭相上線檸檬茶產品。
檸檬茶最早起源于廣東潮汕地區,如今,在各大茶飲品牌的推動下,檸檬茶已成功破圈
。其中,檸季更是以半年150家店的速度,在廣東之外的長沙生根發芽,充分展現出檸檬茶超強的地域適應性。
檸檬茶的爆火,是茶飲細分賽道崛起的一個縮影
。除了檸檬茶,椰飲在細分賽道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這背后,事實上是茶飲業的內卷倒逼茶飲人從細分賽道上尋找機會。
?日前,奈雪的茶的爆款油柑茶以《奈雪的茶:霸氣玉油柑里的爆款方法論》為主題被寫進了“騰訊”的新書《從連接到激活:數字化與中國產業新循環》。油柑茶的火爆得到進一步驗證。
去年夏天,油柑茶成為茶飲業的新品“王炸”,它似乎一下子激活了小眾原料茶飲的爆款邏輯,隨后,黃皮茶、鴨屎香茶成功出圈。
奈雪的茶也借此表現出其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奈雪的茶在2021年的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霸氣玉油柑”的爆款屬性。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25日,2021年新茶飲行業共發生融資32起,總金額達到140億元。包括喜茶、奈雪的茶、滬上阿姨、蜜雪冰城、檸季、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相繼獲得高額融資。新茶飲,依然餐飲業的融資大贏家。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
。資本催化了新茶飲的快速發展,但資本同時也會導致賽道過熱,積壓成泡沫。
一直以來,新茶飲都面對著“泡沫論”的質疑,對于各大茶飲品牌來說,在享受資本的同時,潛下心來跑通盈利模式,才是直擊“泡沫論”的利器。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球茶飲第一股”。但上市即巔峰,從19.8港元/股的發行價,跌到了8港元/股左右,市值從340億港元跌到100多億港元。
“跌跌不休”的奈雪的茶曾經引發熱議,甚至被群嘲“流血上市”。
作為新茶飲第一股,無論奈雪的茶的股價表現如何,其都為新茶飲行業提供了一個上市“模版”。從奈雪的茶財報內容分析,餐飲“三高”痼疾高原料成本、高租金成本、高人工成本,亦是困擾奈雪的茶實現總體盈利的主要原因。
但就奈雪的茶的最新報告顯示,
奈雪的茶2021年全年上新飲品近80款,第四季新增149家門店,在產品研發上領先一步,穩步布局門店的奈雪的茶,依然未來可期
。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