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預警“ ”張勇退位“最近關于海底撈的新聞一個接一個。正當我們將所有的目光都放在海底撈品牌身上時,另一個海字開頭的明星餐飲品牌突然也爆出虧損新聞。
2月27日,海倫司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公司凈利潤虧損2.10億元-2.30億元。實現收入18.33億元-18.53億元,較2020年增加約124%至127%。
“營收翻番,實際卻虧損。”海倫司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酒館網絡的擴張,酒館總數已由2020年的351間增加至782間,并進一步增加至公告日期的821間,涵蓋26個省級行政區域及146個城市。
海倫司的解釋和門店的逆勢暴漲,很難不讓人不聯想到前不久才因逆勢擴張預告虧損的海底撈。想想目前海底撈因逆勢擴張造成的后果,股價大跌,剛開的店也要關掉一大批。
我們不禁會問,有海底撈這樣的前車之鑒在前,海倫斯會成為海底撈第二嗎?
疫情之下,雖都是虧損,但海倫司與海底撈在品牌年輕化、性價比、成本結構上還是有不同之處。
雖然同為上市的明星餐飲品牌,但海倫司與海底撈并不相同。
從創業到上市,再到攜資本之力迅猛擴張,海倫司身上一直都清晰地貼著年輕人消費的標簽。相比之下,海底撈已經不再具備這種年輕化的品牌調性。
早期的發展過程中,海底撈是餐飲領域的一個“潮牌”,代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方向,“一起吃海底撈”也一度被年輕人視為重要的社交活動。但遭遇疫情黑天鵝那年,海底撈突如其來的漲價風波,讓它丟掉了不少年輕的客群。
而且,小酒館生意和如今競爭態勢激烈的火鍋生意不一樣,滲透率更低,競爭對手也更少,因此擴張所遇到阻力更多來自消費習慣培育。
而目前年輕人已逐漸轉變了對“飲酒=不良嗜好”的刻板印象,網易數讀發布的《當代年輕人輕飲酒調查報告》顯示,超過80%的偏好輕飲酒,其中,59%以上的人群喜歡飲酒后的微醺狀態,這是海倫斯的機會。
海倫司主要目標客群是20~30歲的大學生客群,主打的是社交需求。
這些群體基本在校園附近,受疫情的影響更低,而且消費能力并不低。2020年,大學生月均生活費為1516元,一二線城市的大學生生活費更高。
海底撈為了維持品牌的高服務優勢,不得不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經營模式。而海倫司的核心賣點從來都不是產品和服務,而是為年輕人社交提供一個輕松自在、甚至有療愈感的消費場景。
鐵打的是社交需求,流水的是消費場景。
《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61.5%的消費者去小酒館是為了社交需要,人們對小酒館的社交需求目前依然處于旺盛狀態。
而且,海倫斯與傳統的酒吧不同,海倫司既沒有舞池,也沒有駐唱樂隊,“降噪”不僅能讓身處其中的人有更多聊天的機會,也可以構建一個更輕松自在的社交氛圍,讓人在更大程度上放下進入酒館的心理戒備。
況且,喝酒與火鍋用餐不同,對于想去酒吧的年輕人來說,酒不僅僅是酒,它是一種社交貨幣,有一定的上癮性;而且喝酒也不僅是單純的為了喝酒,更多的可能是為了放松自己和結交朋友,擁有很強的社交需求。
海倫司作為酒館界的“夜間星巴克”,一直將自己定位在“線下的年輕人社交平臺”這個年輕人的剛性需求上,并將其小酒館定義為“年輕人舒適的聚會空間”,致力于為年輕人創造一個“第三空間”,在客群層面能獲得比海底撈更高的黏性。
2、性價比的差異化:海倫司,小酒館界的“蜜雪冰城”
與海底撈的服務優勢不同,海倫斯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
在這個疫情導致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人們可以對人均超100元的海底撈火鍋猶豫不決,但很難拒絕單只啤酒最低可達10元的海倫斯。
點開海倫斯的外賣頁面,我們會發現海倫司所有瓶裝啤酒售價均在10元以下,不管是自有品牌,還是科羅娜、1664等第三方品牌。
普通啤酒進入酒吧,價格會翻2-3倍,而海倫司的啤酒比其他酒館要便宜一半,甚至比一些便利店還便宜。店內人均消費不過40-60元,也就差不多兩杯奶茶的價格。
在一些年輕人看來,氛圍、口味和性價比等因素,決定是否成為回頭客。“酒吧氛圍是很重要的,畢竟單次消費也不低。現在小城市叫上兩三個朋友聚會,去一次酒吧消費最少都上千元了。”張濤說。
“帶點社交性質的,環境稍微熱鬧一點,周末和朋友去喝喝酒玩玩骰子。其他酒吧,可能一場下來就400元左右了,一些清吧小酒館又很安靜。唯有海倫斯介于兩種之間,不會太沉悶也不會太吵,價格也不貴。”陳琦說。
有常去海倫司的大學生更是直言, “酒水多樣實惠,便宜+管夠,是自己選擇海倫司的首要因素”。
與海底撈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不同,海倫斯的擴店政策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海倫司在中國共開店351家,其中一線56家,二線200家,三線94家,二三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反而最多。
即使開到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海倫司也傾向于選擇租金更低的區域,把這部分成本壓到13%以下。
雖然同樣采用的是標準化擴張策略,但海倫斯在運營層面采用的是全方位的標準化+復制打發。從裝修風格到店內的菜單產品、中央音樂控制系統以及供應鏈管理,全部標準化然后復制到新店,最大化的節省了運營成本。
據說,海倫司酒館的裝修僅耗時40天左右,新店從選址簽約至具備開業條件僅需2-3個月,速度非常快。
而且,海倫斯的整體SKU不多。相比提供豐富菜單的音樂餐吧,海倫司只有41款產品,包括24款酒飲、8款小吃、6款不含酒精飲料等,目的是配合低價策略。
同時,海倫斯的所有酒水產品中,自有飲品在整體銷售中占比接近七成,而且這部分酒水飲料的研發端掌控在公司自己手里,生產和銷售端也是海倫司自己找供應商包辦,在供應鏈方面再次和蜜雪冰城采取了相似的策略,產品成本得到了最極致性的壓縮。
除了維持產品高毛利、低租金的模式,海倫司也嘗試控制用工成本。售賣標準化酒飲,沒有調酒師,現成的小吃也不需要廚師。購買版權播放音樂,不需要駐唱歌手,所有的員工成本占到2成左右。
而為了匹配開店速度,降低用工成本,海倫司還擴充了外包團隊。目前外包員工已經超過5500人,達到全職員工的2.7倍。
一個典型的海倫司門店,面積300-500平米,36-50張桌子,能同時容納150-200名顧客。滿座率的情況下,員工與顧客的比例達到1:20。在餐飲領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顯然,低成本+高周轉+標準化擴店模式,讓海倫司的逆勢擴張政策比海底撈更有生命力。
如今人們如此不看好這個戰略方向,主要還是出于疫情情況看不到改善以及海底撈的失敗陰影。而事實上,除了海底撈和海倫司,現在很多品牌都在采取逆勢擴張戰略。
比如說,萬達影城。2020年,萬達電影全國票房市場占有率達15.4%,比2019年提升1.2個百分點,是疫情影響下整個影視板塊市占率提升份額最大的公司,創下萬達電影2015年上市后市場占有率的歷史新高。
再比如,去年誕生陸正耀預制菜項目的舌尖英雄,3個月簽約6000家店,幾乎一舉搶占了整個預制菜市場。
市場逆勢擴張,雖然需要承擔不小的風險,但“好位置多”,租金優惠且競爭壓力偏小,正是搶占市場的好時期。在別人猶豫不決時搶先動手,拿下“好位置”,正是海倫司此刻擴張的目的。
一旦成功,足以再次奠定其“國內小酒館第一股”的地位,坐穩中國最大連鎖酒館的位置,大幅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后續只需要等待疫情恢復,坐等報復性消費狂潮。
另外,虧損分為經營性虧損和支出性虧損,海倫司2021年的虧損顯然屬于后者,經營面還是非常健康的,
從營收上翻倍增長可看出,2020年的8億元到2021年的18億。
招股書顯示,由于大規模擴張門店,海倫司近年來的負債率始終在80%以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倫司的負債率仍然高達86.04%;而2020年末時,賬面資金一度只剩278萬元。
逆勢擴張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冒險
。有人見前路艱險就選擇退回去,就有人堅持冒險,賭一個明天。
據海倫司集團在上周開的2022年發展會議,又大幅上調了明年的開店計劃數量,從630家上調至900家。從這個上升的門店數量來看,海倫司明顯是賭明天的那一個。
但是,靠低價促銷和高成本營銷提高銷量,對企業的長期經營發展是不利的,但海倫司已經離不開低價策略,也離不開重營銷的模式。
“就海倫司城市年輕休閑文化定位而言,要想保持消費粘性,還是得繼續保持低價策略和超高性價比,另一方面,就小場景式消費而言,海倫司需要通過熱點事件和社群文化推廣,需要在環境差異化方面下足功夫,貼近生活,做營銷活動的推廣,這應該是海倫司下一步重點的發展方向。”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
所以說,低價策略,也是海倫司營收利潤的“雙刃劍”。
海倫司的自有產品定價一般是低于第三方品牌產品的,近幾年海倫司為了吸引顧客,又常常舉辦營銷活動,因此也影響了自有產品的毛收益。
據財報顯示,2018年時,海倫司自有瓶裝啤酒每升貢獻的毛收益僅為2元,到了2020年才上升到10.5元。而第三方品牌啤酒每升貢獻的毛收益始終在10元以上,到今年一季度時,每升貢獻毛收益達到了13.8元。
“超高性價比”成為了海倫司的殺手锏
。但這也難免造成外界的疑慮:一旦營銷活動停止,海倫司“超高性價比”的吸引力也會消失,消費者能否持續光顧海倫司呢?
如今海倫司的低價形象已經根深蒂固,又有不少對手選擇性價比競爭,單走價格這條路,只能陷入盲目的價格惡戰,越來越卷,利潤越來越薄,靠融資或上市回血,無論對品牌還是消費者都沒好處。
但要擺脫低價競爭談何容易,靠二三線低價酒起家,很難一時就走高端路線。
如果想要覆蓋低價酒的同時,再提供一些高毛利的酒,那么就要專注產品與服務層面了,譬如特色的有口皆碑的酒,或者在部分地區的酒館場景設計上下功夫。
酒吧生意是典型的千億賽道,而且呈現高度分散化,距離規模化還有一定距離,市場處于成長階段之中,隨著城市化、消費升級趨勢,賦予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海倫司作為小酒館界的領導者,因其獨特的高性價比+高社交性,被稱為“星巴克+蜜雪冰城”的融合體,在消費普遍降級的大環境下,反而受疫情的影響并不大。
但低價生意并不好做,除了成本層面需要強力把控外,隨著年輕人品味的提高,年輕客群的流流失也將成為海倫斯品牌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隨著逆勢擴張戰略的不斷推進,海倫司門店的持續增長,單個門店利潤必定會被稀釋,給品牌營收帶來更大的壓力。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年輕的消費者必定會不斷涌現,哪怕海倫司有一天不復存在了,但年輕人的夜晚依舊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