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創火鍋新品類,日翻5輪,它從重慶火到成都

    本期看點:

    1、從重慶進軍成都的后火鍋,為何能異地引爆

    2、從后火鍋的打法中總結出4點思考

    第 1086 

    文 | 亞飛

     

    成都,安逸之地,火鍋之都。在這里,有1.8萬家火鍋店,平均每萬人擁有8.4家,在一線、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

     

    如今,它還有一個新稱號:網紅火鍋制造廠,尤其是在春熙路、太古里,各類網紅火鍋店扎堆。

     

    有人說,是6年前拔地而起的太古里成就了成都,但餐見君更愿意相信,是成都人的安逸和好吃,成就了太古里,成就了1.8萬家火鍋店。

     

     成都街景

    排隊兩個小時,只為吃一頓火鍋,外人覺得不可思議,成都人卻早已習以為常。

    在太古里東南1.5公里外的九眼橋,也是著名的網紅打卡地,娛樂和夜場極為發達。

    在這里,有聞名全國的酒吧一條街,有享譽國內的四川大學,當然,還有一家獨樹一幟的燒菜火鍋:后火鍋。

     

    這個重慶排隊王,去年過年時,將陣地拓展到了成都。

    “重慶有火鍋文化底蘊和火鍋研發的底層動力,而成都是火鍋行業從重慶走向全國最好的橋頭堡。后火鍋總經理肖毅,希望借此機會展開全國性布局。

     

    事實證明,后火鍋的這步棋,走得很對。

     

     后火鍋成都總店

     

    開創“先燒后燙”新吃法

    翻臺5輪成常態

     

    “我們成都這家店40張桌,平均每天都能賣出200多桌。”

     

    后火鍋總經理肖毅表示,門店每天下午4點開始上人,很快就滿了,排隊一兩個小時幾乎是常態。

    在排隊時,后火鍋還為顧客準備了套圈游戲,套中就會送紅燒唐肥腸、銻鍋糯雞腳、番茄肥牛小面冰等爆款菜品,連等位都變得有趣起來。

     后火鍋為等位顧客準備了套圈游戲

    當然,后火鍋之所以能如此吸引顧客,最關鍵在于產品、場景和營銷。

     

    1、開創“先燒后燙”新吃法,特色甜品成火鍋最佳搭檔

     

    早在2015年,有著十年媒體從業經驗的肖毅踏入了餐飲行業賽道,在不斷地磨礪中逐漸成為一個餐飲老炮。

     

    2019年,在后火鍋立項之初,創始團隊洞察到了重慶人一種家常吃法:把燒菜倒入火鍋中去煮,操作簡單,味道巴適。

     

    “準確說,是廣大的重慶老百姓發明了‘燒菜+火鍋’的吃法,后火鍋把這個點放大,做了一系列適用于火鍋的、可復制、口感好的燒菜爆品,成了一個集大成者。”

     各種燒菜產品

    這種創新性的吃法,給重慶的火鍋賦予了“后”起之秀的新定義,讓燒菜在火鍋中迅速占領一席之地,也是后火鍋名字的由來。

     

    對任何一個品牌來講,產品都是立足的根基。

     

    后火鍋在燒菜研發上非常用心。

     

    比如桌桌必點的招牌耙雞爪,為了控制好雞爪的耐煮度、離骨程度和口感,后廚對加熱程度、加熱時間和香料比例,進行了反復的試驗和調整才研發成功。

     

     耙雞爪

    與此同時,各式的甜品也是后火鍋的一大利器。

     

    比如冰冰西瓜茶、菠蘿喳喳茶,這兩大爆品都是微甜的冰飲,解辣不膩,而且售價不高,深受女孩子們的喜愛。

    還有外形猶如小面,實際是甜品的小面冰,冰下竟有六層內料,外形亮眼,內里驚艷,曬點十足,近點的女孩子幾乎人手一份。

     

    近幾年,女性消費者一直都是各大火鍋店的重點寵愛對象。在后火鍋,有約70%的顧客都是女性,因此,許多爆款產品就是圍繞“她經濟”來設計的。

     


     小面冰

    2、沉浸式復古場景,就連明星都忍不住打卡

     

    除了在產品設計上不斷貼合這一主流客群外,場景打造也是后火鍋的一大王牌。

     

    開在成都的這家后火鍋門店是一座三層獨棟建筑,合計800平。

     

    店內在軟裝、場景、文案等方面,高度還原了80年代末的家庭、供銷社裝修風格,還把重慶店的一二三樓熱鬧的吃火鍋場景做成巨幅照片,印在了墻壁上,就連收銀臺都做成了小賣部的風格,給顧客以沉浸式體驗。

     

     店內還原了80年代場景

    3、明星、綜藝紛紛打卡,用二次傳播放大影響力

    獨特的菜品和場景,吸引了許多知名藝人如鹿晗、鐘漢良、賈玲等的打卡推薦,以及《天天向上》等綜藝欄目來錄制節目。

     

    一般人都以為后火鍋會因此而花費不菲,但其實并非如此。

     

    “一方面,創始團隊成員有相關的資源,另一方面,品牌本身契合了節目組的需求,本質上是雙向賦能。后火鍋并沒有花什么費用,完全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要花費幾十上百萬。”

    與此同時,利用二次傳播,在抖音、小紅書、大眾點評等平臺,擴大影響力。

    在小紅書上,“后火鍋”相關筆記有39萬+,在抖音,“后火鍋”相關話題高達1100萬,已經多方位占領用戶心智。

     

    從后火鍋帶來的四點思考

     

    總的來說,后火鍋的經營思路和打法,有許多值得思考和借鑒的地方。

     

    1、尋找差異點并放大差異點,擁抱流量

     

    火鍋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在主打產品的定位上要尋求差異化,回顧最近幾年的變化,從毛肚、鴨血、鴨腸,再到螺螄粉、蝦滑、川菜、燒菜等,從單一爆品到爆品矩陣,產品越來越豐富

     

    在產品研發上,也要時刻緊盯當下流量。要讓顧客感受到,在外面火爆的東西,在這里也能吃到。

     

    2、根據主流客群設計主打產品和場景

     

    在肖毅看來,好吃、嗜辣、愛社交、女性超七成,就是后火鍋的客戶畫像,而所有的產品和場景設計也都是圍繞客戶畫像展開的

     

    主流客群畫像非常重要,這就要求火鍋品牌對客戶畫像有清晰的認識。

    3、懂得借力,才能又快又穩地彎道超車

    后火鍋短短兩年多時間就開出30多家門店,還計劃今年主動出擊,再開發30個城市,開出更多門店,如此快速的重要原因就是,懂得借力

    一方面,后火鍋借助了小龍坎的供應鏈物流分倉體系、菜品研發、底料生產等能力,以保證產品口味的穩定,研發的快速響應,并用大宗集采方式為門店降低成本;

    一方面,借力冒椒火辣的管理體系和人才,保證團隊的水準在線。

    這讓后火鍋用3~6個月就能做到一般品牌3~5年才能達到的水準,實現彎道超車。

    4、人才和團隊才是核心壁壘

     

    在燒菜火鍋賽道,不止后火鍋一家,但這其實是行業常態。因為只有一個玩家的賽道,并不是好的現象,反而玩家越多,才越有希望把賽道做大做強。

    產品和場景并不足以構成真正壁壘,團隊和人才才是決定一個品牌能做多大,能走多遠的核心元素。

    寫到最后

     

    從重慶到成都,后火鍋絲毫沒有水土不服,不僅源于它本身的努力,也與成都極度包容的土壤有關。

     

    與此同時,源自成都的本土品牌,也在包容的土壤中,快速成長,并走出川渝,引領全國。

    串串香大佬馬路邊邊,已有800+門店,遍布全國;

    小龍坎旗下的小龍翻大江,以霸氣的龍主題場景,吸引眾多顧客專程打卡;

    吼堂老火鍋則在今年2月開到了鄭州;

    老街稱盤麻辣燙從去年開始發力,現已開出700+門店。

    成都這個網紅火鍋制造廠,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孕育著新玩法、新潮流,而這些新玩法和新潮流又會隨著顧客的種草引爆全國。

     

    作為火鍋餐飲人,到成都的大街小巷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川渝火鍋的新動向,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亞飛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hgcj88888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42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7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