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告一個重要事情,接下來上線的第二個項目是餃子店,想學習餃子技術開餃子館的老板請關注起來,7月3號晚上8點將邀請餃子館老板出來介紹餃子項目的方方面面,有興趣的老板到時就可以報名了。直播會在下面這個釘釘群和我的微信視頻號(開店筆記-老陳說開店)進行。
請用釘釘掃描進入釘釘群,用微信掃碼進入視頻號:
老板的餃子館開了有9年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餃子館,他自己是南方人,老婆是東北人,小舅子是北京專業給別人調餃子餡的,所以他們的技術是杠杠的。
上次去他那里考察時,他給我講了他開店的經歷,做餃子館主要是因為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個個都說他家的餃子好吃,有個東北媳婦,餃子都不會差的,就慫恿他餃子館。當時做服裝生意不順利,于是餃子店就真的開起來了。
但餃子館并不是一帆風順,因為開店是要面向大眾的,家里做得好吃,并不代表大批量做就可以被市場接受,而且家里做出來的主要是北方味道,而當地人有些不習慣,于是在皮和餡上都進行了多次的口味的調整,直到當地人接受。
這個事情在當時是老板的巨大挑戰,但是現在卻可以成為各位老板的財富,只有經歷過這個調整過程的人,才能更好的指導你如何進行產品適應性調整。這位老板兩口子就是一南一北,又經歷了餃子的當地化調整,對南北口味的差異想必比大部分人感悟更深。
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老板也很善于學習。見面那會是四月份,他說五一的時候要去另外一個城市一趟,說是去幫一位老板調機器,另外一位老板就是我們社群里的一位餃子店老板,他們在社群里找了幾個都是做餃子館的老板,經常一起交流如何提高生產的效率。
如何更加高效做餃子也是老板這些年一直在做的,我看他廚房里有好幾臺機器都是別的餃子店沒有的,他說有了這些機器,生產效率提供了不少,至少省了一兩個人工。
前天跟老板交流教授技術的內容,老板給我發來了以下內容:
1.開店所需設備介紹。
2.和面(加配方)
3.調肉餡(加配方)
4.包餃子的方法
5.煮餃子的方法
6.大骨湯和醬大骨制作
7.調制各種餡的方法
8.手搟面條的制作方法
9.炒炸醬和面條鹵料的方法
10.涼菜制作
11.辣白菜制作方法
12.餡餅,韭菜盒子制作,帶煎餃子方法
13.煮面的方法
14.石鍋拌飯,炸醬拌飯制作
15.餃子各種蘸料制作(秘制配方)
熬制過程做以下內容.
以下內容有條件贈送(第一批報名的人)
16.朝鮮冷面制作
17.小餛飩制作和煮制方法
18.南昌拌粉
這是技術部分,還有店鋪的運營方面的容易,清單太長我就不列了。老板開餃子館9年,俘獲了一批忠誠顧客的心,打敗了無數競爭對手,這部分老板不會差。
尋找小而美學技術這件事情籌備了半年,六月初上線的第一個現撈鹵味,現在線上教學已經完成,在等待線下學習安排,因為廣州那邊疫情還沒結束,線下學習時間稍微延后了一點。
我看學習鹵味的老板學習積極很高,學習群里很活躍,討論很熱烈,大家多老板的評價也很高,這是剛剛在群里看到的:
看到這些評價我的心也是比較踏實的。給大家找一個負責任的師傅,帶你入門這就是我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師傅對了,可以幫你少走太多太多的彎路,艱難的開店路上坑就會少些。如果人不對,大家花了錢沒學到技術,我心會有愧疚,這也是我做這個事情前最擔心的。現在看來,我前期的實地考察并沒有白費,我做這個事情的動力也越來越強了。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