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當元氣森林“0糖”氣泡水售賣風生水起之時,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喜茶們也推出了低卡糖選項。
小紅書、抖音上各種奶茶、咖啡隱藏攻略的安利中,三分糖、不額外添加糖的選項,讓茶飲消費的習慣進一步改變。去年開始,輕乳茶這一概念,深受消費者喜愛,當然,也引發了行業的關注。
一切跡象似乎都在表明,健康、低卡的飲品要成為趨勢。
于是,許多連鎖品牌在做品牌定位時,瞄向了“低卡奶茶”。希望通過這個心智品類,大干一場,來一次完美逆襲,彎道超車。
但,“低卡奶茶”真的是趨勢嗎?
喜茶吧臺上的低卡糖立牌
01
用牛奶、茶湯做奶茶
曾經消費者也并不買賬
在我們所接觸的茶飲創業故事中,有這樣的案例,且不在少數。
許多創業者都表示,自己開店前,聽聞周邊同事、朋友控訴奶茶中的植脂末、茶粉、糖的種種不健康。于是,開店時,會使用純牛奶、茶湯以及少量的糖制作奶茶,但開業后才發現,消費者并不買賬。
對此,業內也總結過原因。
彼時的“茶拿鐵”大致做法是直接用純牛奶+茶湯制作,甚至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口味過于清淡。再加之售價高于常規奶茶,不好喝加售價高,導致售賣效果不佳。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業對“茶拿鐵”這類產品,并未重視。
消費者對乳茶的評價有時呈現兩極化
但,近年內,無論是茶顏悅色、喜茶,還是古茗等連鎖品牌,其牛乳茶、輕乳茶的接受度均在增加,且成為奶茶類的主流。
從原料分析,這些“牛乳茶”的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純牛奶,無論是厚乳、還是咖啡奶的使用,都是在破解奶茶“乳味”薄的痛點。而花果香型的茶葉使用,則讓奶茶的記憶點更加鮮明。
清爽、不膩的牛乳茶,才是該品類被接受的深層次原因。
為何這些品牌,能夠在“牛乳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將其做成流行款。其背后的研發邏輯,并不僅僅是產品口味、口感的拿捏有度,也與洞悉消費需求有關。
02
做茶飲產品開發
需要認清消費“偽需求”
作家西蒙·斯涅克在《從為什么開始》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思維方式——黃金圈法則。
他用三個同心圓來描述人的思維模式,黃金圈從外到內依次是: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以及為什么(why)。
做什么是指用戶反饋,即消費者填寫的問卷,社交平臺上的評論,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吐槽。
怎么做是指用戶行為,即用戶在使用產品、選擇產品時的動作和結果。
為什么是指用戶內心真正的需求,即用戶一系列動作背后的原因,為什么要使用該產品而不使用其他產品等。
為了更易理解,我們以定位“低卡奶茶”這一品類為例。
當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不斷吐槽當下奶茶熱量高、含糖量高,這一反饋被奶茶店接受、所以,認為“低卡奶茶”就是他們所需求的。
黃金思維法則
似乎,我們找到了一個新商機。但需要再思考一個問題。
這些吐槽熱量高、含糖量高的消費者,他們會盡量去找那些有糖度調節選項,或者在社交平臺或朋友的推薦中去發現“健康的奶茶”,從而進行消費。
到這里,低卡奶茶這個命題,仍然存在。但再往下思考。
如果因為健康、低卡,他們為何不去選擇低卡的牛奶、純凈水或者無糖的氣泡水?奶茶的魔力究竟是什么?
無論是平臺評論,或是消費者們之間的聊天,我們會發現,對于奶茶的選擇,他們會關注是否好喝,是否好看,以及是誰家的產品。
所以,消費者選擇哪個產品,可以看做是在這3個元素中找到平衡點。他們需要低卡奶茶,但更希望是一杯好喝、顏值高的低卡奶茶,或者這個品牌本身有談資,使得周邊人與其產生共鳴。這才是消費者內心的需求。
假設,拋開這些外部因素,僅僅是打低卡奶茶這個概念。想要出圈,難度不小。
·
ARTICLE
文章
小W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啊存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