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Co連上5款水果美式!用新茶飲“套路”做咖啡,這4個思路最火

    最近,CoCo都可的新品讓人眼前一亮:

    將青提、芒果、草莓、香水檸檬和百香果與咖啡結合,保留果肉顆粒,做出5款“可以嚼著喝的果咖”。

    再回想起的香菜美式、豆腐腦咖啡,我突然嗅到一絲熟悉的氣息,這不是曾經的“茶飲內卷史”嘛。

    難道咖啡的盡頭,果然是新茶飲?



    CoCo上了5款水果咖啡
    玩法有一絲眼熟

    又到了春夏上新的時候,CoCo都可最近一連上了5款水果咖啡,分別是青提美式、芒芒美式、莓莓美式、香水檸檬美式,鮮百香美式。

    我點了杯鮮百香美式,這杯產品,在咖啡中加入了鮮百香果,每一口都能吃到百香果粒,水果的酸中和了咖啡的苦,整體風味平衡,酸甜爽口。

    還有青提、芒芒、莓莓和香水檸檬美式,都采用直接在咖啡中添加鮮果的方法,讓咖啡的適口性更高。

     

    我不禁想起CoCo都可的幾款長青水果茶:鮮百香雙響炮、莓莓果茶、金桔檸檬茶,這次CoCo都可將其原本在果茶上的優勢,應用到了咖啡中。

    水果+咖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近一年來,花香、茶香等新茶飲常見風味,都逐漸在咖啡上得到運用。

    廣州COFFEEOLOGY咖啡學最近推出的咖啡新品“杏桃茉莉花”。產品在咖啡中加入了茉莉銀針茶底和枇杷蜜,混合微酸的杏桃,整體清香甘甜。

    除了材料外還有玩法,比如承襲了“香菜檸檬茶”的靈魂的“香菜咖啡”。

    小紅書上,有博主展示了這款咖啡的制作全過程:先把香菜搗爛,再放入檸檬和糖搗出汁,最后加入冰塊和咖啡搖勻(講真,愛吃香菜的和愛喝咖啡的都沉默了)

    不過,觀察了上百款創意咖啡后,我發現無論食材還是營銷,咖啡“新茶飲化”的大趨勢,在今年愈發明顯。

     

    用新茶飲的思路賣咖啡
    現在這4個思路最火

     1、芭樂、刺梨,茶飲當紅水果,用咖啡再做一遍

    去年,“果咖”就已經是咖啡界一大趨勢,10個連鎖咖啡品牌2021年上新的咖啡新品中,有一半都是果咖。

    檸檬、草莓、椰子等新茶飲爆款頻出的水果,都已經被應用到咖啡之中;今年,茶飲界新寵芭樂、刺梨也開始出現在咖啡館中。

    上海人氣咖啡館Attakai Kokoro最近推出了新品guava椰咖,在咖啡中加入椰汁和鮮芭樂,芭樂顆粒沉淀在底部,其酸氣使椰咖口感更加清爽。

    上海報亭咖啡的1901刺梨蜜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咖啡使用冷萃云南百花蜜、刺梨汁和鮮榨密瓜汁拼配咖啡,酸甜平衡,十分適合當下的季節。

    新茶飲的潮流性水果,已經經過了市場驗證,茶飲連鎖品牌的勢能,也做好了新水果的科普與市場教育,在消費者中已經形成了味覺認知。

    而市面上小眾水果+咖啡(如本來榴戀、油柑美式)的玩法,也更容易激起消費者的好奇心。

    2、紫蘇、花椒+咖啡,香料卷到咖啡界

    3月份,茶飲界刮起一股“做菜”風——把香料添加到茶飲當中,相關產品在網上獲得了極高的討論度。

    咖啡也開始“從廚房里找爆款”,比如把烹飪用的胡椒、花椒、紫蘇、辣椒、茴香、香菜等都拿去做咖啡。

    最近,很多人去打卡COFFEEOLOGY咖啡學的紫蘇一枝梅,這杯咖啡是用楊梅汁、紫蘇檸檬汁、蘇打水混合冷萃咖啡液而成,前調有濃郁紫蘇味,后以楊梅味打底,咖啡香味濃郁。


    翻了翻社交平臺上的評價,這款咖啡的接受度很高,“越喝越有味道”、“喜歡紫蘇的朋友一定要來嘗試”。

    在不少研發的眼中,連鎖品牌香料入茶,面臨著如成本高、風味不穩定等諸多挑戰。

    在操作更靈活的獨立咖啡館、小型咖啡連鎖,“香料入咖啡”或許能成為引流好思路。

    3、咖啡起名,萬變不離茶飲“套路”

    起個好名字,是產品成功的一半。

    新茶飲起名的“套路”,也可以用在咖啡上:

    • 原材料:COFFEEOLOGY咖啡學的紫蘇一枝梅、杏桃茉莉花,報亭咖啡的1901刺梨蜜都是直接以咖啡中運用到的原材料命名,直觀的向消費者展示風味。

    • 諧音梗:咖啡館“本來不該有”的“本來”系列咖啡,都用了諧音梗的方式命名,比如本來芒碌、本來榴戀、本來蕉慮等,命名方式十分貼近年輕人,讓懂梗、玩梗的年輕人看到名字時都能會心一笑。

     

     

    • 玩意境:上海村口大樹咖啡店,有款著名的咖啡,叫“隨時幻滅的愛情”,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吸引到懷有同樣心境的消費者。

    • 出其不意:中山“拯救咖啡”有個咖啡“執返劑”系列,包括條氣唔順執返劑、下次一定執返劑、上班偷雞執返劑。

     

     

    是不是有點懵,但想嘗嘗?“執返劑”在粵語中是“抓一副藥”的意思,消費者到店“就診”,老板會根據“癥狀”開出對癥咖啡,必能咖到病除,重燃希望。

    4、換個包裝就能火,咖啡也適用

    茶飲界“換個包裝就能火”的思路,也在咖啡界也同樣得到了驗證。

    比如最近走紅的“酒壇拿鐵”、“易拉罐咖啡”、“竹筒咖啡”,看起來有沒有一絲絲眼熟?

    廣州大象咖啡的日式煎茶拿鐵

    這和酒壇子奶茶、啤酒奶茶、竹筒奶茶簡直如出一轍。

    在行業創新的趨勢下,奶茶與咖啡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

    專業咖啡消費人群會因為咖啡豆的品質產生復購,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在意的是咖啡是否好喝、好玩。

    中國人的味蕾,天生喜歡新鮮、豐富、有層次感的滋味,從這個角度看,讓咖啡也變成一杯“快樂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統籌|笑凡  編輯|張瑾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280.html

    (1)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1:02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