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10道旺銷好菜,多位師傅無私分享!

    廚藝進步,重在交流。對于廚師來說,多看看別人做的菜品,多聽聽別人分享的心得,多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都有助于相互學習,共同提升。今天,幾位師傅便在此,跟大家分享他們的自家好菜,大家看看,是否能從中得益。

    來源:東方美食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b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陶應德

    無錫唐朝會酒店

    江湖一網鮮

    這款菜一改往日紅燒大魚頭的單一口味做法,將太湖中的花鰱魚頭、白蝦、螺螄、昂刺魚、黃鱔五種原料放在一起燒制,各種食材互相吸味,鮮美無腥味。

    砧板:

    1.新鮮花鰱魚頭1500克一剖為二,在魚頭肉厚處劃兩刀,清洗干凈。

    2.螺螄500克用清水靜養后,揀去雜質、異物,去尾部臟東西洗凈,飛水;昂刺魚4條(重約200克)處理干凈,加鹽、味精各3克,蔥段、姜片各5克腌入味;白蝦300克焯水,控干水分;黃鱔2條宰殺洗凈,切成段。

    爐頭:

    炒鍋燒熱,入大豆油、熟豬油各100克燒熱,放入生姜片、大蒜子各25克,香蔥段20克煸香,放入魚頭、昂刺魚、黃鱔,入黃酒30克、廚邦蠔油35克、白糖50克,廚邦雞粉、味精各8克,鹽、胡椒粉各3克,添入清水2千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燒約20分鐘,放入螺螄、白蝦中火燒約2-3分鐘,淋芝麻油5克,起鍋裝盤,上面撒蒜苗段30克、香菜20克,激少許熱油即可走菜。

    圖示:

    1.太湖花鰱魚頭

    2.太湖白蝦

    3.昂刺魚

    4.制凈黃鱔段

    5.青螺螄

    關鍵:

    螺螄和白蝦要在臨出鍋前兩三分鐘放入。如果燒制時間過長,螺螄肉質就老了,吸不出來,而燒制時間不足,螺螄肉與殼未充分分離,也吸不出來,因此火候的把握極為重要。

    陳洋

    無錫華麗都大酒店

    金花河鰻鮑汁肉

    醬汁肉和燒鰻魚都是錫幫菜中常見的菜品,單獨來賣銷量一直不太好,于是我將醬汁肉的做法改為鮑汁燒肉,與咸鮮滑嫩的燒河鰻一同裝盤上桌,河鰻的鮮香與鮑汁肉的鮮甜相融合,客人吃起來口感更豐富,滋味更醇厚。

    砧板:

    1.鮮活河鰻1條宰殺制凈,沖凈血水,在背上切成斷骨不斷肉的花刀,頭尾盤成螺旋狀,固定放在盤中,用鹽、味精各5克,料酒20克,蔥段、姜片各10克腌制30分鐘。

    2.五花肉300克切麻將大小的塊,加紅曲粉100克焯水至上色,撈出。3.金花菜洗凈,過油,入盤中打底。

    爐頭:

    1.鍋中放入色拉油1千克燒至五成熱,放入河鰻煎至兩面金黃色,放入大蒜子15克、蔥段姜片各10克炒香,添入清湯1千克,加入黃酒15克,冰糖20克,老抽10克,鹽4克,用文火燒50分鐘,待湯汁濃稠,大火收汁,裝入金花菜打底的盤中。

    2.另起鍋燒熱,放入大蒜子30克,蔥花、生姜末各10克干炒出香,放入五花肉塊,加A料(生抽、老抽、冰糖各20克,蒸魚豉油25克,廚邦醬油15克,燒肉鮑汁30克,古越龍山花雕酒50克)文火燒40分鐘后,大火收汁,圍在河鰻四周即可。

    圖示:

    1.鮮活河鰻

    2.斷骨不斷肉的花刀

    3.五花肉改麻將塊

    4.金花菜過油打底

    關鍵:

    1.河鰻需要長時間沖水,目的是去除血水和土腥味。

    2.鮑汁肉可以大批量提前燒好,以便提高出菜速度。

    張剛

    蘇州好陽光大酒店

    螺螄甲魚

    以前蘇州當地常做“醬爆螺螄”,即是用螺螄加青紅尖椒調味爆炒,是一道簡單的小炒菜,現在我們將太湖的青螺螄加菜花甲魚一同燒制入味,甲魚先煎再燒,最后突出鮮螺螄的鮮香味,加高湯小火收汁,慢慢將螺螄的鮮美味道與濃稠膠質的甲魚肉相融合,豐富了菜肴口感。

    砧板:

    1.采購回來的太湖鮮螺螄400克(要挑選青殼的)凈養三天,吐凈泥沙,剪去螺螄尾部的黑渣,放入盆中,加清水,滴幾滴芝麻油或菜子油,每天換水,漂浸2-3天,讓螺螄排凈排泄物和泥沙。炒制前用沸水焯一下祛腥味。

    2.菜花甲魚1只(重約400克)宰殺制凈,去內臟,剁大塊(注意處理甲魚很關鍵,甲魚里面的白色的像板油一樣的東西一定要全部去除干凈,要用80℃的開水澆在甲魚身上,然后把甲魚身上的一層膜撕干凈,這樣燒出來的甲魚才沒有腥味),焯凈血水,用毛巾吸干水分。

    爐頭:

    平底鍋入菜子油35克燒熱,放入甲魚塊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加入鹽2克,味精、廚邦原曬鮮、廚邦醬油、胡椒粉各5克,黃酒、老抽、白糖各10克調味,添入高湯1千克大火燒至甲魚六七成熟,入姜蒜末、泡椒末、青紅椒塊各10克,再放入青螺螄改小火慢慢收汁,待湯汁濃稠時,撒小蔥段8克即可。

    圖示:

    1.選擇青殼螺絲入菜

    2.燒至入味

    郭宗志

    南京珍寶舫行政總廚

    私房燒甲魚

    紅燒甲魚這道菜大家應該不陌生,烹調時我們加入了自制的江鮮油,讓這款在很多酒店都在售賣的菜肴有了我們獨特的口味。

    制作:

    1.甲魚1只(重約1250克)洗凈,宰殺制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甲魚殼一切四),沖洗去掉血水后放入沸水中,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各10克大火焯透。

    2.鍋內放入煉香的菜子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子、姜片各50克,小火煸炒至色澤金黃,下入甲魚塊,烹入高度白酒50克,中火煸炒1分鐘,倒入自制江鮮油100克,繼續小火煸炒1分鐘,倒入高湯800克和調料(鹽8克、東古一品鮮15克、雞粉10克),小火燒至甲魚成熟,收濃湯汁,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蔥花、紅椒圈各2克即可。

    自制江鮮油

    熬制過程:

    鍋內放入色拉油10千克、菜子油5千克,小火加熱至三成熱,下入蔥節、拍松的姜塊、大蒜子各1500克,圓蔥塊5千克,白芷500克,小火慢慢加熱,直至蔬菜料全部變成金黃色,再下入泡辣椒4千克、郫縣豆瓣醬1250克,繼續用小火熬制。大概熬制15分鐘后關火,倒入二鍋頭白酒500克,攪拌均勻,靜置一夜即可使用。

    熬油關鍵:
    1.白芷和蔬菜料缺一不可。江鮮雖然有足夠的鮮味,但是腥味也比較重,所以在熬油的過程中,除了加入大量的祛腥蔬菜料外,我們還加入了大量的白芷。白芷遮蓋魚腥味的效果奇佳,它也是我們熬制這款油的“秘密武器”。

    2.泡椒、豆瓣醬增色澤。熬好的油脂呈現鮮紅色,這主要歸功于泡辣椒和郫縣豆瓣醬。紅亮的顏色可以讓江鮮菜賣相更佳,而且有淡淡的香辣味。

    3.白酒補充香味。白酒有遮蓋異味的作用,但是它也很容易揮發,所以當油脂熬好后,我們才倒入白酒攪拌,讓它跟油脂可以融合得更充分。

    4.充分浸泡味道更融合。油脂熬好后不要急著過濾和使用,存放一夜,讓油脂和調料的味道進一步融合,這樣它的香味才會更濃郁。

    制作關鍵:

    一是一定要將甲魚腳、甲魚肚子處的油脂和黑膜全部去掉,這是祛除甲魚腥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是要將甲魚背部的一層薄膜去掉,祛除方法:甲魚宰殺后,直接放入盆內,從鍋內舀沸水澆在甲魚背上,直至沒過表皮,浸泡10-20秒,撈出甲魚,搓掉表面的一層薄膜,洗凈后改刀。

    陳豁達

    大連北李媽媽菜

    大媽扒全茄

    這道菜絕對能代表本店的味道,因為是由專門阿姨制作,因此取名大媽扒菜。可能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做法,但大都是將茄子蒸后再加各種小料拌勻。我們先炸再燒,做好的茄子更加入味。

    砧板:

    將茄子400克去掉兩頭,改連而不斷的十字花刀。

    爐頭:

    1.鍋內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下茄子炸至成熟,撈出用勺子壓出油脂。

    2.鍋留底油燒熱,下豬肉末50克炒香,加天邑頭道鮮醬油、味精各2克調味。

    3.鍋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姜末、蒜片、北康金黃醬、豆瓣醬各10克炒香,加水300克燒開,加天邑頭道鮮醬油、白糖各3克,天邑蠔油4克調味,倒入茄子,慢慢燒至入味,倒入盤內,撒香菜末、紅椒末、蒜末、炒好的肉末各50克,上桌拌勻食用即可。

    圖示:

    1.茄子改花刀

    2.入油鍋炸制

    3.炒香調料

    金峰

    大連北李媽媽菜

    媽媽香熏骨

    它是本店招牌菜,是在傳統醬骨的基礎上,用糖熏制而成,做好的菜品,有醬的香味,也有熏特有的風味,顏色黃亮,非常受歡迎,常常開餐一個半小時就賣光了。

    砧板:

    豬脊骨800克斬塊,用流動水沖12小時。

    爐頭:

    1.放到醬湯鍋內醬制1小時。

    2.取出醬骨,放入蒸籠內。

    3.干凈大鐵鍋內放入白糖100克,燒至白糖焦化,有點起煙,將醬骨放在上面,繼續加熱,至起大煙,蓋上蓋子,熏5分鐘左右,取出,散去煙,刷芝麻油,靜置5分鐘即可食用。走菜時候,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熏骨用手撕一下(每天上、下午開餐前各預制一批)

    圖示:

    1.鐵鍋內入白糖

    2.煙慢慢變大

    3.蓋上蓋子

    4.熏好后取蓋,會有黃色的煙冒出

    5.熏骨顏色金黃

    醬湯:

    香料包(草果、桂皮、肉蔻、桂圓各20克,白芷、良姜各50克,丁香10克,羅漢果5克,老王頭燉肉料包1袋,砂仁30克)加水25千克,加糖漿500克、鹽200克調味即可。

    小提示:

    1.此菜剛剛熏制好后有很濃的煙熏味,最好能放置5分鐘再食用,味道會更好。

    2.鐵鍋熏制完后,白糖焦化會變黑粘在鍋底,建議專門用鐵鍋進行熏制,如果不好清理,稍微帶點對成菜效果影響也不大。

    馬新勇

    鎮江臻品匯副總經理兼總廚

    黃金山藥脆三鮮

    這道菜根據傳統淮揚菜鍋貼蘆芽餅改良而來,烹調時增加了鵝肝醬、色拉醬、生菜、咸蛋黃、蝦仁等多種食材調成復合味道,一菜雙味,中式西做,一經推出得到一致好評,深受食客喜愛。

    初加工:

    1.取五花肉200克、蝦仁100克混合攪拌成蓉,加入鵝肝醬、蛋液各50克,蘆芽粒200克拌勻,用鹽、雞粉、黃酒各6克,白胡椒粉2克調味攪拌上勁。

    2.鐵棍山藥200克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拍生粉、吉士粉各30克,放入燒至五成熱的鍋內炸至金黃色取出。             

    熟處理:

    1.取豆腐皮一張,放入調好的肉餡卷成長方形,放入蒸箱蒸熟取出。

    2.鍋內倒入色拉油20克燒熱,放入蒸熟的咸蛋黃30克煸炒至起泡,放入山藥翻炒均勻,用鹽2克調味裝盤。

    3.把蒸好的腐皮卷坯子裹勻脆皮糊,放入燒至五成熱的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改刀裝盤,表面放生菜葉1片,再擠上沙拉醬25克即可。

    圖示:

    1.所有餡料拌勻

    2.腐皮卷裹勻面糊

    3.腐皮卷炸制

    脆皮糊:

    取低筋面粉500克、生粉100克、鹽5克、泡打粉18克拌勻,分次加入清水600克,最后加入色拉油50克混合,拌勻后密封放入5℃冰箱冷藏30分鐘即可使用。

    王亮

    秘制砂鍋牛排

    中餐廚師制作燒牛排多是選擇黃牛的牛排,而非成本較高的進口牛排。但是黃牛的牛排肉質比較粗老,要想做出口感細嫩的菜肴,致嫩很關鍵。

    傳統燒牛排一般都沒有致嫩的過程,原料簡單處理后,放入湯料中長時間加熱。但是我們感覺,即便加熱時間再長,牛排吃起來都是一絲一絲的,更何況加熱時間也不可能太長,因為牛排容易脫骨。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創意就是給牛排提前致嫩,然后再長時間燒制。致嫩的方法大家都不陌生,化學添加劑我們是不會用的,這對食客不負責任,所以我們采用了成本較低,還能遮蓋腥味的啤酒和蔬菜汁作為腌制的主要原料。

    如何讓牛排看上去更加紅亮誘人,且大批量制作后不易變色是我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廚師會選擇用紅曲米和糖來調色,我覺得效果一般,存放時間一久,原料風化、變色在所難免。

    經過反復試驗,我選擇了黃飛紅香辣酥,這也是這款牛排菜與眾不同的第二個創意。在腌制和燒制過程中,我都加入了這種調料,它不僅可以讓牛排顏色更漂亮,還可以豐富牛排的口味。

    初加工:

    1.黃牛的排骨10千克洗凈,剁成10×4×2厘米的大塊,用流動水略微沖洗,加入腌料(啤酒1升,蔬菜汁5千克,黃飛紅香辣酥200克,八角粉15克)抓拌均勻,腌制24小時。

    2.老藕4千克去皮,切成大的滾刀塊,加入鹽100克拌勻。

    熟處理:

    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牛排,小火浸炸至排骨肉質結殼,撈出控油。

    預處理:

    1.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香蔥段200克、香料(香葉20克,八角、桂皮、白豆蔻、干辣椒各50克)、紅九九火鍋底料1包、郫縣豆瓣400克、海鮮醬30克、排骨醬50克,小火煸炒至豆瓣發酥,倒入高湯12.5千克、牛排、黃飛紅香辣酥150克、雞精55克、味精30克、白糖15克、老抽(根據湯汁的顏色酌量添加)大火燒開,改小火燒制2小時,將排骨撈出,湯汁過濾存放。

    2.老藕分裝入20個容器內,上籠大火蒸至軟爛。

    走菜:

    客人點菜時,按照一份菜的用量將牛排、老藕、燒牛排的湯汁300克一起放入鍋內,燒開后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蔥白絲、紅椒絲、青椒絲點綴即可。

    寧家浩

    大連漁歌碼頭

    海膽茼蒿燴豆腐

    這道菜在我們店里銷量非常好,在燉豆腐時,我們搭配了茼蒿梗,增加豆腐的清香味(茼蒿葉用來加工別的菜品),將豆腐倒入燒熱的石鍋內,趁著熱氣騰騰撒上海膽黃,鮮美味道慢慢散發出來。

    制作:

    1.將豆腐250克掰成小塊,焯水;茼蒿梗300克改2厘米長的段,焯水。

    2.鍋內入色拉油30克燒熱,下蔥末、姜末各5克炒香,將豆腐和茼蒿入鍋,加二湯300克燒開,加鹽5克、御家康廚雞粉4克調味,倒入燒熱的石鍋內,擺放上瓶裝海膽黃75克即可。

    圖示:

    1.豆腐、茼蒿分別焯水

    2.瓶裝海膽

    3.下主料,加二湯燉入味

    4.倒入燒熱的石鍋中

    郝興廣

    幸福南瓜

    南瓜是非常健康的一種食材,對人體大有好處,但是做法卻少得可憐,而且需要加熱很久才能上桌。如何讓南瓜能夠有更美味的質感,同時又能快速出菜呢?我試驗了很多種做法,最后選擇了用油作為加熱介質。

    以前,我們采用的烹調方法都是以水為加熱介質的,但是水溫頂多能達到100℃,而油溫卻可以達到200℃-300℃。高溫不僅可以幫助南瓜快速成熟,同時也可以激發南瓜特有的香味。

    我采用的方法有些類似于高壓鍋菜,將南瓜放入高壓鍋內,倒入色拉油蓋過表面,蓋上高壓鍋的蓋子,大火加熱至上氣,改成小火,加熱3分鐘即可關火,再經過短時間的燜制,菜肴即可出鍋。

    這道菜做好的南瓜香味非常濃郁,口感也很好,非常值得大家拿來應用。這道菜其實跟我們常見的“油浸南瓜”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以前都是將南瓜放入沙鍋內,倒入調料和油脂燒制,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而我介紹的高壓鍋烹調法,不僅縮短了烹調時間,還大大降低了菜肴的油膩感。

    制作:

    1.小金瓜500克洗凈,一剖二,去掉瓤,洗凈后帶皮切成長、寬各為3厘米的塊。

    2.鍋內放入色拉油10克,燒至四五成熱時,放入蠔油、柱侯醬各10克,白糖5克炒香,放入南瓜拌勻,離火。

    3.高壓鍋里放入拌好的小金瓜塊,倒入色拉油沒過表面,蓋上蓋子后大火燒開,改小火壓3分鐘,關火后再燜2分鐘。

    4.出鍋裝入墊有竹墊子并燒燙的沙鍋內,用焯過水的甜蜜豆點綴即可。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2022年

    《烹飪藝術家》雜志征訂開始啦 

    以下12種贈品任選6種

    掃碼訂閱或直接微信都行

    (需要開票發一下開票信息)

    訂閱方法:

    加微信(電話同號)18901061779

    發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即可訂閱!

    更多精彩內容

    可點擊下方鏈接下載東方美食app

    點擊左下角下載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38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18:04
    下一篇 2022年4月19日 18: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