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間,桃李面包披露2022年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收14.52億元,同比增長9.43%;歸母凈利潤1.58億元,同比下降2.8%。
對于其“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桃李面包解釋是由于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終端配送服務費用增長,導致公司期內毛利率同比微降。
從桃李面包細分經營財務報告看,2022年一季度,桃李面包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面包和糕點,為14.49億元;從區域看,東北地區和華東地區是桃李面包的銷售大區,在報告期內貢獻了近10億元收入,占比約68%。
同時截至報告期末,桃李面包在全國共有903家經銷商,同比增加170家;東北地區和華東地區擁有的最多,數量分別為268個和217個,分別同比新增8個和61個。
桃李面包未來南下擴張破局的難度很大,因為華東華南地區烘焙市場發展較早,創新迭代較快,搶占了很多年輕消費群體。而桃李面包主要針對中老年人群,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印象很難改變。桃李面包未來若大力度布局華南等市場,一旦出現動銷問題要進行高額費用投入,繼續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 朱丹蓬
瑞幸咖啡為系統BUG道歉,并宣布補償方案
因4月18日瑞幸咖啡在餓了么出現bug,用戶下單出現大幅優惠,隨后瑞幸緊急取消異常訂單,餓了么門店暫時閉店。
對此,瑞幸表示,4月18日上午,由于公司內部人員誤操作,餓了么平臺套餐出現價格錯誤,訂單異常,進而導致門店運營壓力太大,我們只能主動退單。此次所有損失由瑞幸咖啡全部承擔,并將于今日陸續為餓了么所有退單用戶賬戶補發“32元代金券”,有效期至4月30日。
據了解,此前多名用戶反饋疑似瑞幸咖啡在餓了么出現bug,用戶下單有大幅優惠。瑞幸椰云+厚乳只要4.5元,雙杯生椰拿鐵只要4元。有人2塊錢就能下單一個“冰椰云拿鐵大福套餐”,多數原價64塊錢的單杯咖啡,現售價只有6塊錢,超低價格吸引了大量用戶下單購買。
圖源:瑞幸官方微博
#康師傅方便面中發現老鼠屎#上熱搜
據濮陽早報援引搜狐千里眼報道,4月18日,吉林白山。張先生在購買的康師傅方便面中發現老鼠屎。
圖源:微博
張先生稱,方便面是在樓下超市購買的,包裝袋上沒有任何破損。在拆開包裝袋吃了口碎渣后,發現上面一顆黑色的老鼠屎,“當時就特別惡心,因為我口里還嚼著那口方便面,漱口了好幾次”。
張先生隨即聯系了康師傅官方客服,客服表示,產品里面是不可能有老鼠屎的,但是不排除有糊面渣的可能,表示可以給到三倍或者五倍的賠償,但如果不接受此賠償方案的話就等幾天。
李子園2021年營收14.70億元,同增35.14%
4月18日晚間,李子園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70億元,同比增長35.14%;實現歸母凈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22.34%。
從地域分布看,李子園的大本營位于華東,2021年實現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27.70%,同時,公司億級市場還有華中、西南兩個,分別實現營收2.87億元、2.45億元。
增速方面,2021年,李子園有四個地區的營業收入同比實現翻倍,分別是西北、華南、東北、華北,同比增速各自達到226.44%、180.16%、144.58%、110.66%,營收規模分別達到0.09億元、0.50億元、0.14億元、0.27億元。
李子園進入了規模擴張的加速階段,全國化加速,在區域營銷日益精細化下,預計在公司原有江浙滬云南等億級市場基礎上,2022年將新增河南、安徽、江西等區域,同時5000萬元以上市場正以50%以上的增速加速擴張。
——浙商證券
衛龍、麻辣王子等辣條頭部企業紛紛宣布漲價
18日,#辣條頭部企業宣布漲價#登上微博熱搜。包括麻辣王子、衛龍在內的辣條頭部品牌均官宣漲價。
瀟湘晨報記者梳理發現,本次辣條漲價潮,從4月上旬便可見端倪。4月6日,衛龍便發布了部分產品調價通知函:“由于原材料不斷上漲,公司決定對部分產品出廠價和建議零售價進行相應調整,并將于2022年4月18日起執行新價格。”
圖源:微博
衛龍宣布漲價后,麻辣王子在4月中旬也宣布,將主推產品110麻辣王子辣條從6元/包漲價到7元/包,550g盒裝麻辣王子辣條從24.9盒/元漲價到29.9盒每元,兩款主推產品漲價幅度分別達到了16%、20%。
雙塔食品去年營收21.65億元,今年Q1營利雙降
4月19日,雙塔食品發布公告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5億元,同比上升7.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24.2%。這是雙塔食品4年來凈利潤首次下滑。
數據顯示,雙塔食品的主要業務收入都實現了增長。其中,粉絲業務收入5.34億元,同比增長8.90%,占比24.67%。食用蛋白收入8.29億元,同比增長26.9%,占比達38.28%。豌豆干淀粉收入3.15億元,同比下滑6.66%,占比為14.56%。膳食纖維收入1.57億元,同比增加21.85%,占比為7.26%。
不過,雙塔食品所有業務的毛利率都在下滑。其中粉絲、食用蛋白、豌豆干淀粉、膳食纖維的毛利率分別為4.46%、56%、-10.62%、58.83%,分別同比下滑了4.39%、3.75%、4.30%、8.92%。
同時,雙塔食品還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4.49億元,同比下降4.06%;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5148.25萬元,同比下降48.3%。
因公司原董事長的“不規范行為”,海欣食品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近日,海欣食品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關注函提到,“有媒體近日報道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原董事長滕用雄近年來存在超出法律法規規定的股東權利范圍以外的不規范的行為。”
內容顯示,滕用雄的“不規范行為”具體包括:干預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非正常影響公司人事任免及限制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及其他公司任職人員的正常履職,不履行審批程序意圖強制使用公司公章,無償要求公司人員為其提供服務等。
因此,關注函要求海欣食品說明滕用雄是否存在前述情形,并要求公司全體董監高人員對相關報道所列事項的真實性發表明確意見。
對此,4月16日海欣食品回復稱,經核查,滕用雄為公司創始人,自公司成立至2017年8月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其中2014年3月前一直兼任公司總經理。2017年8月滕用雄辭去公司所有職務,至今滕用雄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同時,該公司對前述情況均表示否認,回復公告稱滕用雄不存在干預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情況,不存在非正常影響公司人事任免及限制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公司任職人員的正常履職的情況,不存在私自使用公章的情形等。
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長因內幕交易ST康美被罰
中新經緯4月19日消息,日前,廣東證監局一次性披露涉及內幕交易“ST康美”的3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包括現任廣藥集團旗下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文流在內的四名當事人(三名是廣藥集團員工,一名是工會主席之子)或因泄露內幕信息或因進行內幕交易,均被監管處以50萬元的罰款。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年7月13日“徐文流”證券賬戶合計買入成交“ST康美”股票500000股,成交金額1196965元;交易資金來源于“徐文流”證券賬戶沉淀資金和劉某佳、劉某華的借款。2020年7月15日賣出所持有的全部“ST康美”股票,賣出成交金額1225000元。上述交易由本人使用的手機號碼委托下單,扣除交易稅費后,上述交易盈利26394.27元。
圖源:證監會網站
據報道,廣東證監局對徐文流的申辯意見不予采納。沒收徐文流違法所得26394.27元,并處以50萬元罰款。
清泉出山與敖漢旗政府達成戰略合作
4月18日上午,北京清泉出山飲品有限公司與敖漢旗政府進行戰略合作協議云簽約儀式。北京清泉出山聯合創始人孫治強出席簽約儀式并進行簽約。
本次簽約為清泉出山成立以來的首次重大項目簽約,針對旗下小米可樂產品攜手敖漢旗進行項目落地,依托敖漢小米及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清泉出山累計總投資5億元,計劃打造“小米可樂飲品工廠+小米生態旅游小鎮”,傾力打造最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現代飲品生態工廠”項目,未來會涵蓋小米乳酸菌飲料,小米啤酒等以小米為原料的具有特性的產品。
據了解,“清泉出山”由原元氣森林團隊打造的新銳健康飲料品牌,主要產品為清汀氣泡水、小米發酵可樂,目前已在全國鋪設數萬個零售終端。曾獲得浩方創投天使和A+輪投資。
“冒充老干媽員工詐騙騰訊”案二審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澎湃新聞4月19日晚從有關方面了解到3人冒充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員工,詐騙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一案二審已由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21年12月29日,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針對此案作出一審宣判,3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7年、6年,并處罰金,3人退賠騰訊公司431萬余元。貴陽市中院對冒充老干媽員工詐騙騰訊公司案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萬達申請注冊“萬茶”商標,加碼布局茶飲行業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多個“萬茶”商標,國際分類包括啤酒飲料、方便食品、廚房潔具等,目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據悉,萬茶是萬達電影在旗下影城推出的自有品牌茶飲,包括獨立店及與costa咖啡的融合店兩種形式。
實際上,真正為萬達電影帶來高毛利的是以爆米花為核心的非票房業務。以萬達電影2021年半年報為例,公司觀影收入為40.4億元,占收入比例57.44%,占利潤比例僅33.36%,毛利率為13.38%;商品、餐飲銷售收入7.78億元,占收入比例僅11.06%,占利潤比例則高達31.67%,毛利率為65.99%。
萬達電影之所以切入奶茶市場,無疑是看到廣闊的市場前景,希望利用自身的線下流量優勢提高非票房收入。
——《中國證券報》
均瑤乳業去年扣非凈利同比下滑46.94%
4月19日晚,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健康)公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均瑤健康實現營收9.14億元,微增7.24%,但凈利潤卻同比大幅減少31.2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82.56萬元,同比下滑46.94%。
均瑤健康解釋稱,受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影響,凈利潤下降主要系公司新產品、新事業部、研發投入增加,同時加大了對渠道的投入,導致費用增加;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成本有所增加,本期折扣率高于上期;此外,2020年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導致公司人力成本費用低于本期。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均瑤健康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增長19.20%、34.12%、61.01%,此外均瑤健康的研發費用也出現了大幅提升,由2020年的200.59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1264.33萬元,同比增長530.30%。
而受到成本增長影響,均瑤健康的主營業務飲料產品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5.97%。2021年,均瑤健康乳酸菌飲品營業收入為7.54億元,占主營業務總營收的比例多達82.58%。
罰不怕的椰樹,丟不掉的低俗營銷?
三全食品在經歷去年增收不增利和今年開門紅背后
NFC果汁為何在國內市場賣不好?
玻尿酸飲品尋求“標準化”,華熙生物的野心能支撐起這個品類的未來嗎?
罰不怕的椰樹,丟不掉的低俗營銷?
自我革新見成效,承德露露2021年業績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九家公司年報看清飲料大盤:銷售整體回暖,毛利率普降,農夫、東鵬吸金能力最強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