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晚上賣1000塊,“后備箱咖啡館”刷屏,出攤的時候又到了?

    ??

    最近,我的朋友圈快被“移動咖啡車”和“家庭咖啡館”刷爆了,小紅書的相關筆記已經有27萬+。

    還有從業者告訴我,“情況好的話,出攤一晚上,營業額能有1000塊。”

    咖啡出攤潮,又要興起來了?

     

    刷屏小紅書、銷量超預期

    咖啡車、家庭咖啡館最近超火

     
    最近,半個朋友圈的人都開著車到街上擺“咖啡攤”了。

    咖啡愛好者們把車的后備箱改成“小型咖啡館”,咖啡機、洗杯器,一應俱全;在車外掛上店名、菜單牌,移動咖啡車即可營業。

    人們對這種獨特的街頭咖啡文化也頗為捧場。去年底,老王試著把三輪車改造成一輛咖啡車,在自己家附近賣咖啡,產品包括美式、果茶、氣泡水等,定價均在20元以內。

    老王用三輪車改造的咖啡車



    后來,三輪咖啡車換成了五菱咖啡車,生意越來越好。出攤第一晚就賣出了70多杯,最多時一天賣出100杯,銷量遠超老王預期。

    而社交平臺上,移動咖啡館也是熱門話題。

    在抖音,關于
    “移動咖啡車”
    的視頻,已經有上億的播放量,討論區更是激情澎湃,小紅書上關于咖啡車的筆記也已經超過27萬篇。


    扒了扒筆記,我發現移動咖啡車產品十分多樣,以美式為主,還有很多店主用手沖咖啡吸引顧客。

    與移動咖啡車同時火起來的還有
    “家庭咖啡館”
    ,準備一臺咖啡機和適量材料,就可以實現全家
    (可能還有鄰居)
    的咖啡自由。

    小紅書上,“家庭咖啡館”有3萬+篇相關分享日記,有的店主將自己的開店過程、家庭咖啡配方制作發布上去,點贊多的有8000+。

    疫情之下,能在家門口喝到一杯咖啡,尤為珍貴。

    幾個家庭咖啡館的老板告訴我,在他們這里點單的顧客,基本上是熟悉的朋友或小區居民。

    產品以美式、拿鐵為主,還推出市面上受歡迎的產品,比如生椰拿鐵、絲絨拿鐵等,價格在20元左右,正常情況下,每天能送出30~50杯。

    +奇咖啡


    同時我也了解到,經營家庭咖啡館和移動咖啡車的,多是咖啡愛好者、咖啡從業者和“斜杠青年”,他們對咖啡心懷熱愛,向往充滿咖啡香氣的生活。

    早在2020年年中疫情第一波得到緩解時,報復性消費和“出攤潮”同時到來
    (傳送門:“昨天出攤了,5塊/杯的檸檬茶,一晚上賣了800塊!”)
    ,當時有很多人嘗試咖啡車、咖啡攤。

    最近疫情有逐漸緩解的趨勢,是不是又到了“出攤”的時候?
     

    一晚上營業額1000元

    但這4個問題要考慮

     
    對比2020年和最近咖啡車、家庭咖啡館的流行,我發現了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

    以一種更輕盈的模式,更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的方式出現,
    讓人更便捷地喝到咖啡。

    這也是咖啡車與家庭咖啡火爆的原因。

    但也有不少店主告訴我,開移動咖啡車和家庭咖啡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總結了幾個很現實的問題:

    1、客流不穩定,需要建立自己的客群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日落時間,在湖邊、廣場邊的移動咖啡車旁喝上一杯咖啡,想想都開心。

    但如果是下雨天,或者寒風瑟瑟的冬天,還會有人來嗎?

    老王說,“情況好的時候,生意還是不錯的,一晚上營業額有500~1000元,但天氣不好、出現疫情都能讓你隨時‘歇業’。”


    而與商圈或者寫字樓中的咖啡館相比,家庭咖啡館因開在小區中,缺少天然客流。

    所以需要經營者通過朋友圈、小紅書等平臺建立固定客群,這個過程注定漫長。

    2、晚上出攤賣咖啡,需考慮消費習慣

    隨著氣溫升高,很多移動咖啡車,做的是夜經濟生意。

    晚上賣咖啡行得通嗎?在杭州做移動咖啡車的小陳告訴我,人們確實沒有晚上喝咖啡的習慣。

    小陳和她的移動咖啡車


    靠一時的新鮮感,難以積攢起長期顧客。

    小陳的方法是,使用小容量的咖啡杯,同時減少咖啡液比例;老王則是在菜單中加入果茶,給消費者更多選擇。

    3、定價不合理,可能會影響消費者認知

    當下,
    新鮮感仍是消費者打卡咖啡車與家庭咖啡館的首要因素。

    而定價是否合理、咖啡是否好喝,決定了會不會有回頭客

    所以老王的移動咖啡定價均不超過20元,美式只賣9.9元,而且品質、口感過關。去年末開始做移動咖啡車到現在,老王咖啡已經漸漸積累出一個粉絲群。



    在咖啡車、家庭咖啡館興起的初期,難免會出現定價不合理的情況。
    老王覺得,如果咖啡口感一般、價格貴,消費者很大概率會產生對移動咖啡車的負面認知,從而流失掉一部分潛在顧客。

    經營家庭咖啡館的奇奇也有這個想法,所以盡量壓低定價,提升咖啡口感。

    4、食安和資質問題,也要考慮

    和咖啡車和家庭咖啡館經營者們聊完,我發現“資質”是大家都在擔心的問題。

    上海的桃子因為擔心資質,咖啡館只對家人和朋友“營業”。

    種種現實因素下,咖啡車和家庭咖啡館雖然近期火了一把,但它注定是小規模的玩法,
    它們更適合成為咖啡館們的一種營銷方式,或者開咖啡館前的一種產品測試與經驗積累。

    不久前,老王不再做移動咖啡車,他決定開一家咖啡館。

    老王經營的咖啡館


    經過了咖啡車階段的測試和打磨,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產品思路、穩定客群,積累了經營的經驗,有足夠的信心去開店。

    也許這正是咖啡車、家庭咖啡館的意義。
     

    換一種更“輕”的方式賣咖啡


    梳理下來,我理解了咖啡車與家庭咖啡館忽然火爆的原因:

    咖啡正在以一種更輕松的形式走進我們的生活。
    下班后,人們可以用一種更放松的心態,在鄰居家或者在街頭喝一杯咖啡,就像在路邊吃一碗炒河粉那么簡單。

    疫情的種種限制,也讓人們逐漸意識到,能在家門口喝到一杯咖啡有多重要。

    但經營咖啡不易,用一種新形式做咖啡也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疫情當前,咖啡車、家庭咖啡館的出現也為咖啡館經營者提供了一個新營銷思路:

    與其讓顧客自己來,不如把咖啡送到顧客面前。
    把咖啡館“搬”到街頭、開到家門口,或許是一種可行的思路。
     

    統籌|笑凡  編輯|張瑾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7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11:01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