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期外賣月銷2000單!北京這家店,把“小成本營銷”玩明白了

    疫情之下,做生意都開始“謹慎花錢”了。
     
    最近,我發現不少飲品人開始瞄準了小成本營銷——
     
    有的靠“個性”圈粉,半年時間開出6家外賣店;有的推出幾塊錢的禮物盲盒,開業排隊2小時才能買到。
     
    “花小錢,辦大事”,他們具體是怎么做的?

     

    “王大力第七次創業”
    開在北京的個性椰奶店
     
    在北京,有一家外賣飲品店,最近吸引了我的注意。
     
    先來看店名:
    王大力第七次創業
    (下文簡稱王大力)
    ,第一次看到店名多少有些云里霧里,要不是門店頭像上的“王大力椰奶“,絲毫不會把它和飲品店聯系到一起。

     
    老板還在外賣描述中,寫出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和感悟:
     
    “干過淘寶,開過面館,賣過水果,賣過豬蹄兒,我覺得我沒有失敗,就是愛折騰,也閑不住……”


     
    好的,“創業”人設就此立住了,接地氣的形象也讓不少點進這家店的顧客直呼有趣,想點上一杯試試。
     
    有特色的不止是店名,我點了一杯發現,
    其獨特的包裝文案,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點單過程中,產品名里寫著
    “為了保住綠碼!XX第二杯半價”

    “為了掙更多媽膩
    (諧音money)
    XX第二杯半價”
    ;還有一些單獨在售的“周邊貼紙”,比如寫著“免疫力”的口罩以及吐槽上班苦、道出社畜心理的迷你對聯,無不引發打工人共鳴。

     
    外賣拿到手,也讓人印象深刻。外包裝上不僅有親筆畫,密封紙還寫著
    “王大力提醒:撕破它別撕破臉皮”
    ;產品的杯身上也貼著一張大大的貼紙,上面寫著
    “王大力提醒,收到后6小時喝完”


     
    我了解到,這個品牌,在去年年底開出第一家店,半年時間陸續在北京開了6家外賣店
    (1家暫停營業)
    。產品的價格在17~23元之間,對于北京的上班族來說,是很容易接受的價位。
     
    有趣的人設和定位,讓這家店在疫情之下取得了不錯成績。
    綜合外賣平臺數據來看,如今有4家門店月銷售量都超過了2000單。還有顧客調侃:“看來王大力不用再進行第八次創業了。”
     
    如今,王大力還在小紅書上開了專屬賬號,記錄自己的創業故事,分享粉絲無厘頭但有趣的留言,同時還兼任rapper,用唱rap的形式推薦新店。
     
    這稱得上是一個“精打細算少花錢”的品牌案例,
    用內容產出撬動流量和銷量,把“小成本營銷”刻進品牌基因里。
     

    花小錢辦大事
    他們到底是怎么做的?
     
    就在上周五
    (4月22日)
    ,王大力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則“移店”公告,同樣是手寫體,官宣將北京呼家樓的店搬到四道口。理由也很直接:
    競爭太激烈,選擇轉移位置繼續瘋狂輸出。

    王大力通過社交平臺發布“移店”公告
     
    可以感受到,“不行就撤”、“說大實話”的生意經已經王大力學明白了。研究了一下這個品牌,我發現他們始終堅持“花小錢辦大事”。
     
    1、店型:主打外賣店,選址、裝修都“便宜”
     
    首先,王大力目前開出的所有門店都是外賣店。
     
    在大眾點評搜索門店具體位置,不難發現,他的店都開在在白領聚集的寫字樓內或者商圈里位置偏僻的底商,很難找到,沒有堂食座位,面積也控制在20平以內。

     
    這相當于在人流聚集的商圈找到了”便宜“的位置,
    盡可能讓自己的店出現在更多打工人的外賣軟件上,增加被選擇的機會。
     
    除了節約租金,在裝修問題上,這家店很符合人設,追求“極致便宜”:
     
    從大眾點評的照片來看,這家店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甚至通常是一系列飲品設備以及一個放置外賣的吧臺,這都為門店節省了前期的開店成本。
     
    2、產品:只做椰子延伸,糖度、冰度固定
     
    控制成本的還有王大力的“產品策略”。
     
    打開王大力椰奶的菜單,我發現,所有的產品都是椰子水、椰奶的相關延伸。這無形中減少品牌研發以及供應鏈端的壓力。

     
    此外,關于溫度,也沒有多冰、少冰的選項。王大力直接告訴你,
    “熱的沒有涼的好喝,只有一種溫度,不加冰塊,但比常溫涼點”。
     
    關于糖度,他們也“有話直說”:產品含有椰子天然果糖,無額外添加,也不能減少,
    “恐糖慎點”

     
    標準的SOP不僅有利于減少新員工的培訓時間,還能有效減少制作時間,提高出杯率。
     
    3、低成本營銷,用“認同感”補足質感
     
    只做外賣,只賣椰子相關,在激烈的競爭中或許會失去吸引力。
     
    王大力選擇的方法是用
    “機智的營銷”
    來補足:
     
    • 品牌起名上,“第七次”“創業”這些關鍵詞都會吸引關注,讓消費者好奇這是一家怎樣的門店;

    • 出品上,采用透明塑料杯+黑體字貼紙,質感雖不足,但文案引發共鳴;

    • 社交平臺上,記錄自己的創業故事,分享粉絲無厘頭但有趣的留言,用rap形式吐槽顧客、推薦新店……都是會給年輕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做法。

     
    總之,他們一直實實在在地與消費者聊天、互動,用產品、口感之外的內容走進消費者的心,讓顧客對品牌產生認同感。

    王大力回復顧客的外賣備注,各種手寫

     
    在當下這個“困難時期”,品牌每一筆資金都更需要精打細算、省著花,這種“花小錢辦大事”的做法,值得參考借鑒。
     
    那么除了打造“個性門店”,飲品行業還能怎么做?
     
     
    小成本營銷,飲品店還能怎么做
     
    用幾毛錢到幾塊錢的成本,玩出各種新花樣,還有哪些好思路?
     
    結合最近的品牌案例,我發現不少茶飲品牌是這么做的:
     
    1、包裝上下功夫,甚至公開物料源文件
     
    比如瑞幸最近推出瑞幸 x 椰樹聯名新品,椰樹設計風格的杯套和袋子就具備辨識度,給瑞幸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流量和單品單周超過8100萬銷售額的業績。
     
    隨后,瑞幸做了一件很討巧的事:
    公布物料源文件,讓網友下載“拿去用”,不增加新成本的情況下,再一次推動用戶傳播。

    還有最近的喜茶 x 藤原浩聯名,和黑色元素相融合,還把配套的飲品杯、杯套、手提袋、保溫袋都變成了黑色。上市首日銷量就突破15萬杯,創造了喜茶2022年以來新品首日銷量的新紀錄,也吸引了眾多粉絲進行二次創作。
     
    2、抓住年輕人的參與感和“勝負欲”
     
    前不久,書亦燒仙草上新新品橙漫山茶花,設置活動,到店購買新品“橙漫山茶花”能得到一個山茶花的小發夾,帶動到店流量。

     
    還有霸王茶姬,他們近期的開業活動就包括一個“大大杯”盲盒玩法——喝的同時可以撕開底部抽獎,盲盒內容也加大了Gucci禮盒,YSL小金條口紅等獎品比例。
     
    這一玩法激發了年輕人的參與感和勝負欲,讓開業的火爆程度也超乎想象。
     
     
     
    疫情之下,不確定因素增加,今年大家過得都很“難”。
     
    越是這樣的艱難環境,越需要我們做好能做的事,
    用這些不大的投入,給品牌創造更多的收益。
     
    低成本,向來不是目的和結果,只是方式。
     
    所謂小成本營銷,本質就是將內容變身流量,從而帶動傳播。
     
    統籌|笑凡  編輯|張瑾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65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1:03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