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訂閱,學會用新思維打造排隊餐廳
試錯、迭代、終結,西貝麥香村從去年到今年動作不斷,在經歷了2016年西貝燕麥面緊急叫停之后,麥香村接棒西貝的雄心壯志,做起了接地氣的中式快餐,然而這匹黑馬卻在10月12日繼燕麥面后又一次叫停。快餐項目成為泡沫,說好的“平凡之路”呢,卻走成了下坡路。 西貝傾力900天、上1000萬的快餐為何開了又停,停了又開,開了又停? 西貝項目之任性兩部曲 自我否決1 “西貝要在全球開出10萬家店”,當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2016年9月份放出這樣的豪言時,所有人都對此深表質疑。中式快餐新模式由此拉開帷幕,其創始人賈國龍也在北京發布了新品牌“西貝燕麥面”的計劃,并以五小模式(小吃、小喝、小貴、小店、小老板)為基本商業模型,然而就在封測后的幾個月,燕麥面就被西貝自我否決了。 自我否決2 就在西貝燕麥面事件還未淡出人們的視線時,麥香村的開業被看做是西貝10萬家門店計劃的新起點。出生在北京三里屯的麥香村,被人們吐槽“名字有點土”,也有餐飲媒體表示很看好西貝的此次大膽嘗試,但有更多餐飲人表示不懂西貝到底要干啥?然后就在眾說紛紜之時,10月14日早晨,西貝創始人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們決定:暫停快餐項目。”這是作為麥香村的西貝對自己的第二次自我否定。 上千萬的餐廳為何說停就停? 西貝暫停快餐業務的決定出自前幾天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季度會上,消息一出,大伙“驚訝”的同時,更想問的就是為什么?上千萬的餐廳為何說停就停?對于此問題,除了西貝創始人自己的說法之外也有餐飲媒體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西貝說: 第一,市場競爭愈漸激烈,如果把70%的精力都放在快餐項目上,那整個莜面村的業務就會變得平庸化,甚至會阻礙整個西貝的發展。所以在西貝莜面村發展到這個階段,很多問題還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 第二,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我在想,我們到底為什么做快餐?因為有愿景。”那再換個思路來說,是不是非得做快餐才能實現西貝的愿景?答案是未知的,但賈國龍知道,如果專一只做一件事,愿景會更容易實現,實則反之。 有媒體認為: 面賽道是個紅海市場,實在擁擠,也就很難做出價值感,做不好就容易老問題小眾化。 再從“小吃、小喝、小貴、小店、小老板”的定位來看,麥香村也算是把“小貴”展現的淋漓盡致,明顯高估了客群消費能力。 名字、招牌的變動,也成了麥香村的一大劣勢。雖然只存在了800天,但已經2次換名,3次換招牌。不停的換名只會讓客流量變少,在營銷策略上,并不提倡這樣做,所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同行餐飲人表達了自己看法: 有人認為此事是意料之中,綜合西貝的品牌構造與產品的分析而言,快餐這件事西貝做不來;說到快餐,有位餐飲人說的很好:聚焦還是多元,細分還得擴充,一定是鏈接市場、品類、模式以及品牌不斷優化的過程;但歸根結底快餐做好了要比正餐難得多,前者不只是做的好吃,還要可控(成本可控、品質可控、安全可控、供應鏈可控、人員可控等等),只為發展加盟不管持續發展,這可不是西貝的作風。 西貝的任性對餐飲創業者有何啟示? 1、大膽嘗試固然好,但不能照搬。 盲目的照搬照抄是餐飲行業的大忌。不同賽道,不同定位,就有不同的規則,如果勉強進駐新商場,只會對無謂的高租金和物管費壓的抬不起頭,填“坑”而已,更不要說保住客流了。 2、專注則成,切勿好大喜功。 從西貝麥香村的關停,我們不難看出,再成功、再任性有錢的餐飲人都無法保證能開一家成一家。餐飲業從來不缺好餐廳,但要將其規模化、企業化、品牌化才是對一家店的負責,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 3、一顆壞棋,必定全盤皆輸。 這里的“壞棋”是指餐飲品類。一個好的餐飲品類,決定著餐廳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選一個不知道深淺的品類,必定像西貝的快餐一樣,找不準定位,不了解自己想輸出什么,顧客自然也不會告訴你自己想要什么,不迎合顧客的餐廳就不是好餐廳。 每個產物都是創造者的孩子,讓創造者放棄自己的孩子又談何容易?現如今,大家都把面子看得很重,餐飲行業,知錯就改的人就更少了。在錯誤還沒被放大化,懸崖勒馬也是一種成功。 參某相信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做此決定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勇氣,但賈總所得到的回報卻是巨大的,在這里,理應為賈總的專注與回歸點個贊! 來源:餐飲創新營(canyincxy)編輯:Eddy | 統籌:鶴九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炒作】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wuya0990
戳原文加入餐創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