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價格上漲85.7%,該怎么辦喲?


    11.08.2020



    導讀人造肉企業的目標很遠大,也有些過于遠大。


    本文2562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豬肉又雙叒漲價,人造肉的機會來了嗎?
    最近,讓很多餐飲老板頭疼的食材漲價事件再一次發生。
    根據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2%,非食品價格持平。
    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85.7%,影響CPI上漲約2.32個百分點,雞蛋也結束六個多月的低價, 一個月的時間上漲43.75%。
    其他如鮮菜、水產品等價格與上月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網友紛紛感嘆,之前吃不起豬肉,現在連雞蛋也吃不起了。
    此番漲價的原因,據業內人士分析,雞蛋和豬肉價格上漲可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兩者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動特征。
    7月13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生豬生產形勢通氣會,中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每年6到9月豬肉價格都會周期性上漲。卓創資訊生豬產業分析師王凌云也表示,受養殖周期影響,通常夏季是一年中豬肉供應較為緊張的時期。
    而雞蛋則是因不少養殖戶在5月—6月集中淘汰老雞,但7月新開產蛋雞數量有限,使得雞蛋供應能力下降。
    從供應方面來看,多地強降雨加上養殖戶惜售觀望,加劇了豬肉季節性供應緊張。
    “南方洪澇災害是近期豬肉價格上漲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因素,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福建等降雨較大地區豬肉價格都排在全國前列。”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表示,南方洪澇災害對交通運輸影響較大,很多地方豬肉產品運不進去。
    炎熱的天氣也會影響雞蛋產量,令供給不足。
    從消費環節來看,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豬肉和雞蛋的消費潛力都得到了加速釋放。
    楊振海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飲業恢復經營,工廠復工,學校復課,豬肉消費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自去年起,我國豬肉價格波動一直都是消費者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本以為疫情過去后豬肉能恢復常態,但如今又迎來新一波上漲,不免讓人覺得有些焦慮。
    但這也給一些人造肉品牌創造了機會。
    這不,7月2日,美國人造肉頭部生產商Beyond Meat(中文:「別樣肉客」)在其官網大張旗鼓地表示將正式進入中國內地零售市場,其植物肉產品別樣漢堡也于7月4日開始登陸上海的50家盒馬鮮生門店。
    在上周,Beyond Meat首席增長官查克·穆特更是表示,中國是拓展植物肉市場的重點之一。
    還進一步暗示,到2024年之前,至少將一種產品的價格降至與同類動物蛋白質相同。
    02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賣得居然是中國貨?
    1.Beyond Meat的前世今生
    說到Beyond Meat,不少對此有過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去年5月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日其股價在一個小時內上漲了一倍多,從每股25美元上漲到了每股61美元,之后達到了最高的每股72美元,當天收盤價為每股65.75美元,也就是說一天內的漲幅為163%。
    之后兩個月,Beyond Meat的股價持續上漲,最后漲幅達到驚人的200%,無愧于其“人造肉黑馬”的稱號。

    ▲Beyond Meat的股價最高值
    另外,Beyond Meat還拉到了一大批明星投資人,比如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推特前CEO伊萬·威廉姆斯以及麥當勞前任CEO唐·湯普森等等。
    而這些大佬紛紛如此看好的人造肉到底是什么制成的呢?
    答案是豌豆淀粉。
    2009年,出生美國中產階層的年輕小伙兒伊森·布朗認識了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大學生物工程系教授,謝富弘。
    此人聲稱有研發“用植物制作而成的替代肉類”的技術,伊森·布朗與之一拍即合,Beyond Meat應運而生。

    臺灣媒體報道謝富弘
    不過最初謝富弘的研究并非如今Beyond Meat的主打產品人造牛肉,而是使用食品擠壓機,重組大豆蛋白而制成的植物雞肉。
    只不過這種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表現有些不如人意,于是之后Beyond Meat將最初的大豆蛋白換成了豌豆蛋白,研發出了更加適合美國市場的人造牛肉。
    經過各位大咖的站臺背書,Beyond Meat很快便混得名聲鵲起,融資上市。
    有意思的是,Beyond Meat成功IPO、并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股價漲到239美元后,其第一批投資人減持的減持,拋售的拋售,在完成套現后深藏功與名,Beyond Meat的股價也因此降到了74美元。
    2.Beyond Meat的下半場:中國
    不過很快,Beyond Meat的股價又迎來了一波增長,原因在于Beyond Meat今年一月份正式對外宣布將布局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
    接著Beyond Meat也是說到做到,先后與肯德基、星巴克等餐飲企業合作,推出相關的人造肉產品套餐;

    ▲Beyond Meat的合作款
    7月份,Beyond Meat宣布將正式進軍中國內地零售市場,并與盒馬鮮生合作,率先登陸上海的50家盒馬鮮生門店,8月起,杭州、北京等地的盒馬門店也會陸續上架。
    不得不說,Beyond Meat這波操作還是很有效的,截至美東時間7月2日盤前,BeyondMeat股價上漲了2.37%,達到145美元。
    要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在當地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是不可避免的步驟。
    上文我們曾提到Beyond Meat的主要產品原材料大多提取自豌豆蛋白,而在中國,正好有一個名叫雙塔食品的公司在此項技術上十分專精。甚至不僅是在國內堪稱一流,經專家鑒定,在國際上都能算得上是先進水平。
    雙塔食品成立于1992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龍口粉絲生產商。數據顯示,雙塔食品2016-2018年粉絲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56億元、3.69億元和4.19億元。
    粉絲多以豌豆、甘薯為原材料,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毫不夸張的說,雙塔食品手里掌控著豌豆精深加工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
    而自從人造肉概念火起來后,雙塔食品也推出了不少自己的人造肉產品,去年大火的人造肉月餅,就是由雙塔公司提供的原料。

    由雙塔食品提供原材料生產的人造肉月餅
    兩個業務高度重合的公司,必定會無可避免地走到一條路上。
    今年1月份, Beyond Meat公司團隊前往山東煙臺,詳細考察了雙塔食品在豌豆蛋白合成的過程,并最終與之達成合作。
    2月25日,雙塔食品發布公告稱,通過全資子公司招遠君邦商貿有限公司與BeyondMeat簽署了85%豌豆蛋白銷售合同,首批豌豆蛋白采購量為628320磅(約285噸)。
    換言之,以后Beyond Meat公司所生產的人造肉產品,大部分都將來自于中國。
    03
    人造肉真能緩解糧食危機焦慮嗎?
    最近,Beyond Meat的股價又迎來一次上漲,原因不僅僅是其在中國的布局,還有新冠疫情的影響。
    由于美國國內新冠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多養殖場受到波及,此前甚至出現了超市肉類限購的情況。
    雪上加霜的是,7月13日,聯合國五大機構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其中提及今年將新增1.3億饑餓人口,全世界有6.9億人正處于饑餓狀態。


    世界糧食計劃署首席經濟學家阿里夫·侯賽因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流行病正在引發另一種流行病,那就是饑餓流行病。”
    而在Beyond Meat的理念中,每年有大量的糧食用以供給畜牧業,以產出肉食,人造肉則可以略去中間的畜牧生產過程,直接讓消費者吃上肉,這樣就可以大幅度節約糧食,緩解糧食危機。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是很美好的,但是要想真正實現這一遠大目標,還是先把產品價格降一降吧。


    你覺得人造肉能全面替代真肉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本文參考:

    大蠟燭:《血賺100億美金市值?人造肉公司會是下一個特斯拉嗎?》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丨吉野家為什么在中國混得這么慘?
    丨未來十年餐飲業的4大趨勢
    丨餐飲品牌紛紛入駐B站
    丨在中國,肯德基是如何打敗麥當勞的?
    丨餐飲業沒有甩手掌柜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60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20:25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20: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