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9月29日,Tims中國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咖啡SPAC第一股”……
    咖啡是近年來國內比較火熱的餐飲賽道,不僅內部競爭火熱,也吸引了不少跨界大佬的入局。星巴克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坍塌,瑞幸、tims、挪瓦咖啡等等開始進入公眾的視線。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01
    3年虧6億,被國內品牌吊打

    2019年,Tims咖啡進入中國的姿態,是以一種“明星姿態”進入國內的,彼時的Tims咖啡還星光閃耀,身后有一簇大佬的擁戴,這些大佬還包括騰訊、中石化、漢堡王母公司等等。

    當瑞幸出現財務造假事件之后,甚至不少人一度認為,Tims將可能會取代瑞幸成為又一個國民咖啡品牌。

    但沒想到,經過幾年的發展,無論是從門店數量上看,還是從營收上來看,Tims都遠遠的被瑞幸、星巴克等甩在了身后,甚至還不如一些新晉的咖啡品牌。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據數據顯示,門店數量上,國內知名咖啡品牌瑞幸現在已經擁有超過7000家的門店,而星巴克也有超6000家的門店,而Tims卻只有區區400多家門店。

    從營收上來看,星巴克中國2021財年營收就高達257億元,而Tims中國的營收卻未達到10位數,只有6.43億元,這讓進入國內就打著要趕超星巴克的口號似乎成了一種尷尬的言語。

    Tims在利潤上與星巴克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別說星巴克,就連經歷過動蕩和巨額罰款的瑞幸,Tims似乎都有些望其項背。

    瑞幸咖啡經歷過瘋狂燒錢的擴張期,也經歷過“財務造假”事件的退市和巨額罰款,而在這樣的大動蕩下,瑞幸在今年二季度都已經實現了盈利。

    可我們再看Tims,它至今還在虧損,而且越虧越狠。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據數據顯示,2019-2021年,Tims中國營收分別為5725.7萬元、2.1億元和6.4億元;營收增速雖快但整體的凈虧損在不斷擴大,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凈虧損分別為8782.8萬元、1.4億元和3.8億元。

    3年虧損高達6億,這份數據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02
    虧損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Tims的招股書中,Tims中國將虧損歸結于疫情影響、原材料上漲的原因,但從實際運營來看可能不盡然,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性價比沒有優勢

    都說后疫情時代是一個消費能力降級,消費需求升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對餐飲最大的要求就是性價比。

    什么是性價比?很多人認為,性價比就是便宜,只要便宜就是高性價比,其實并不是。性價比其實用一個詞語來解釋,就是“物美價廉”,你的產品既要品質好,你的價格也要非常便宜才行。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消費能力的降級不代表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也降級,相反的,在疫情中,人們對于餐品也越發講究起來。

    我們來看看Tims的價格,它產品的價格大多在15-30之間,這個價格區間跨度有些大,而且這個區間容納的范圍也就更大。

    星巴克的客單價在30元左右,而我們來看瑞幸,瑞幸的價格大約在18-25左右,也就是說Tims的價格位于這兩個品牌之間。

    而這樣的價格并不能與國外相比,在國內來說,這個價格略屬于高端區間,這就阻礙了大部分的消費者。這個我們從茶飲賽道也可以看出一二,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集中在腰部品牌當中。

    而且Tims咖啡的產品也并沒有太大的特色,Tims在進入中國之后,一直在致力于做本土化,為了在口感上更加迎合中國消費者口味,Tims想出減糖策略,美其名曰,“針對中國消費者特別研發”。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但中國消費者對這種口感的咖啡并不買賬,有人評價,“Double Double”或許是為了掩蓋平淡口感,如果不放糖,Tims的咖啡太淡了,完全喝不出味道。Tims咖啡甚至被很多咖啡愛好者評為“最難喝的咖啡”。

    Tims的品質達不到國人的要求,價格方面又略高,這樣性價比的咖啡自然很難被國人青睞。

    二、店型的局限性
    在業內看來,導致虧損擴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還在于它店型的局限性。
    我們來看看Tims的店型,Tims中國的主要門店形式有三種:旗艦店(金楓店)、標準店(紅楓店)和Tims Go。
    旗艦店面積一般超過150平米,標準店的面積通常在80-150平米,Tims Go面積在20-80平米,以手機點單、外賣自取為主,分布在辦公樓或地鐵出口等。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而在Tims的四百多家門店當中,標準店就站了一大半,近300家,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Tims咖啡的店型大多是以標準店型為主,其次是Tims Go,然后才是大面積的旗艦店。
    但從坪效來看,Tims Go店型的坪效才是最高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如今的餐飲都在大店變小的一種趨勢,小門店靈活多變,也易于復制擴張,恰好Tims似乎卻主打錯了店型。
    03
    上市能打翻身仗嗎?

    目前來看,Tims中國的體量在國內咖啡品牌當中算是較小的,在一直虧損的狀態下,依然要借殼上市,看起來是有些過于著急了,這是為什么?

    在業內看來,其目的還是為了擴張。在門店上不占優勢的Tims現階段的目標只能是擴張,而由于Tims中國的差異化在于咖啡及烘培產品,具備簡餐特性,采取連鎖直營的戰略會更為可靠,所以除去通過上市獲得資金外,較難有更好的快速發展方式。
    3年虧6億,Tims中國依然要借殼上市,為什么?
    不僅如此,擴張意味著成本的增加,這種成本包括選址、門店租金、人員等成本,成本的增加對公司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為了減輕這種壓力,此時選擇依靠資本也是最好的辦法。

    那Tims能否依靠上市打一場翻身仗呢?

    在業內看來,雖然上市能夠獲得更多資金支持,能夠幫助Tims中國更好地實現擴張計劃,但上市卻也是一把雙刃劍。

    上市意味著對企業的考驗就更大,無論是從管理還是核心競爭力上來看,受公眾監督也將會更深,但從Tims本身上去看,從品牌的產品、商業模式、門店業態等方面看來,Tims中國都缺乏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上市后要想迅速順利的擴張,Tims還有更多的問題待解決,對此你怎么看呢?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49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9日 08:44
    下一篇 2022年10月9日 08: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