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湘潭和米粉店潘老板交流的時候,我問過他們兩口子:這個店這么成功,為啥不多開幾家店?趙老板說:很多現實的原因。。。說了很多。我這里不贅述,下面潘老板會講。
我現在特別能理解這種現實問題。我甚至認為,很多長久的成功,就因為沒做大,沒有搞規模擴張。老板在關鍵時候尊重了現實,尊重了規律,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壓住了人性的貪婪,才沒有把事情搞砸。
目標和能力的匹配,才是長期制勝的關鍵。見過很多第一家店很成功,一年就開出兩三家店,甚至放言一年10家,3年100家。。。這些人往往在第二年第三年就聽不到他們聲音了。
大,才是成功么?未必,長久才是。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啊。
接下來看看潘老板的心路歷程:
好幾個老板還要我再介紹一下為什么最開始選擇牛肉粉并堅持了這么久這個項目?也有老板問我為什么這幾年沒有多開幾家店?
最開始確實有點挺不好意思回答這兩個問題。但是想想還是要如實回答的。至少讓大家能夠了解粉面項目的基本經營情況,加深對開店的理解以及我們具體情況的認識。
最開始其實就是上大學那會家里經濟條件不好,課余需要做學生兼職的時候補貼生活費,于是就萌發了開店的想法。
最開始羊肉粉的選擇其實是市場容量不夠,項目選擇并不成功。后期生意起來是因為選擇了火鍋這個市場接受度高的板塊,補齊了之前客戶太少的短板。多少也算是懵懂中一次運氣比較好的轉型。
最后牛肉粉項目的選擇和堅持也是從實戰中對市場規律產生了敬畏之心。選品選剛需,表面上看競爭很大,但是市場也足夠大,能夠支撐多家競爭者活下來。
在老陳聯系我之前,我九月份其實已經和湘潭這邊的小伙伴看了好多個營業點。他們本來都是有自己企業的老板,但吃過幾次粉,認可了我家的米粉,考慮到生存空間,現在好多行業都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又重新審視了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營生。
所以,最開始選擇牛肉粉是因為市場受眾面廣。堅持到現在是因為已經實現了比較穩定的運營,可以流程化標準化。現在重新審視粉面生意是因為市場環境與這個項目的匹配程度。
受眾面廣,選址適應性強,投資較小,店面可大可小,已復制等,有很多店鋪現在拿下來的成本比較小,租金不貴同時不要轉讓費,運氣好的還有不錯的裝修。從我的小伙伴的另一個角度出發就是從一開始就可以做好頂層設計,進行好區域規劃和整體的品牌運營。
回到現實本身,第二個問題,有老板問為什么沒有多開兩家店。原因說起來就真的就很現實,那就是時間、精力、金錢以及能力等多方面原因的一個結果。說白了就是,也不會不想,而是之前的能力精力上不能相對輕松做到。現在有團隊了,就感覺相對輕松很多。
夫妻兩個人開兩個店子,還要讀書,帶個娃,買房,生活等等,可以想象事情還是不少的。
開店這個事情,特別現實,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新開的店子有一段時間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夫妻店成功率是比較高的,但是要想多開幾家店,要想實現經理人管理門店的狀態,還是需要在認知和能力上下一番功夫去成長的。
創業初期沒有團隊,湘潭的市場環境人才密度會欠缺一點,線上交流能夠補足一部分缺憾,但對于實體門店來說,還是不行。
所以這幾年我們選擇了風險更小,相對更輕松穩妥的成長方式,期間也做過許多新的嘗試,成功過也失敗過。
找到組織是很重要的,這次老陳給了這個交流平臺,和很多老板交流,在群里看到各位老板的無私分享和對成長的渴望,確實讓我頗受震撼,沒有一種開了店自己就與大社會脫節的感覺了。
加入直播群,一起了解牛肉粉項目和開店,一起成長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