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資本在餐飲行業的存在感越來越大,大部分餐企開始擁抱資本,上市也成了不少餐企們追求的目標。而這些上市的企業中,有新品牌也有老品牌,在中式茶餐廳賽道中,綠茶的上市之路就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據資料顯示,綠茶招股書失效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21年3月時,綠茶餐廳就已經上交過一次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但彼時10月時發現招股書存在很多錯誤信息,例如出現財務單位矛盾,將“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從而導致招股書失效。
而與此同時,綠茶餐廳再一次遞交了上市申請,而這次的申請書在2022年3月時通過了聆訊,但很快的,在4月7日時,招股書就再次失效。一天后,綠茶餐廳第三次遞交了招股書,并于三天后通過聆訊,沒想到時隔6個月會再度失效。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綠茶分別實現營收17.36億元、15.69億元、22.93億元;營收雖一路上漲,但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1.14億元,凈利率分別為6.11%、-3.52%、4.97%,凈利率未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所以,綠茶急需資本的“輸血”來應對這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高昂的成本壓力。如果順利,說不定既可以解決現金流問題,又能增加抗風險能力,拓寬自身的護城河,挽回下滑頹勢,不過目前來看,綠茶的這個算盤好像打錯了。
綠茶餐廳已不再“年輕”
綠茶作為初代網紅,從最開始的巔峰時刻到現在已經經歷過了不少年頭,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新生代網紅餐廳也越來越多,賽道內部競爭也越來越大,綠茶近年來的發展確實已經大不如前。

綠茶餐廳“掉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初綠茶餐廳火爆的時候,巔峰時刻的翻臺率在每天可以達到6至8次,足以見證那時候有多火熱。
但現在,綠茶餐廳的保本也不到4,近年來也越發的低,而造成這種原因的出現,除了受疫情的影響之外,在業內看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消費者不買賬了。
消費者為什么不買賬?
都說現代社會是一個Z世代當家,主宰消費的時代,Z世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那就是“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年輕人的世界是繽紛多彩的,他們的思想也多姿多彩,這就造成了他們對于所有消費的東西都要個性、時尚、潮流、獵奇。
一成不變的東西對于年輕人來說沒有吸引力,而年輕人的喜好也是非常容易變化的,今天可能喜歡的是芒果味的奶茶,明天可能就會跟風草莓味的奶茶。

不難看出,綠茶目前尋求上市反復遞交申請表是為了讓自己處于隨時待發的狀態,但眼下不管是從綠茶自身經營狀況,還是全球資本環境來看,似乎都不是上市的好時機,對此你怎么看呢?
完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