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水的滋養、土的孕育、加上適宜的陽光溫度和水分,造就了這方水土才能生長出的食材。有一種植物,它是云南獨有,出了建水城再也吃不到,這里家家戶戶的宴席和餐桌上必吃。它形似象牙,煎炒煮湯皆可,味道鮮甜、口感脆爽,被叫做“草芽”。
草芽又名象牙菜,是香蒲科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紅河南部地區,以建水最為出名,有“草根當作象牙賣”之說,是哈尼族、布依族、拉祜族、彝族、苗族、傣族、壯族等民族喜愛的特色蔬菜。
草芽主要食用其幼嫩的新生根莖,根莖呈圓柱形,頂部呈錐形,形狀酷似象牙,色澤乳白,甜脆鮮嫩,味美。
它富含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上好的食用蔬菜,云南特色小吃“建水過橋米線”、“雞絲炒草芽”,都是因為有草芽,才使得湯更鮮美、菜更脆嫩。

沒到過云南的人,幾乎沒有機會吃到這人間尤物。到過云南甚至生活在云南而沒有到過紅河州建水縣的人,也大都沒有機會一親芳澤。
只有建水一地生長這種植物,但也不是建水所有的地方都能長出這種植物。
草芽一年四季都會長出,而以夏天為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日見其出,夜思其長,到了天明,小小街巷之上,就鮮嫩欲滴地擺開在食客們眼前了。

說起草芽的生長環境,和建水這個地下水豐富、遍布水井,土地肥沃、水量充沛的城市密不可分。建水草芽最好的種植地在陳官鎮的紅廟村,獨特肥沃的土質,種出來的草芽均勻、嫩、脆、鮮甜,這是建水本地人吃出來的口碑。建水人只要用手一掰,就能根據草芽斷裂的清脆聲響,判斷草芽的新鮮、嫩與否。
草芽生長在水里,主干露于水面,呈翠綠色,芽竄于水底中,其種植方法與種蓮藕基本相同。其四季生長,隨時可采來食用,夏秋為生長旺季。由于它生長在水里,因此才具有脆、嫩的特點。采摘草芽是件苦活,泡在沒過膝蓋的泥田里,后面跟著一盆,左手拿著一小刀,右手在水下沿著苗的根部摸索,捏準了,左手小刀靈活地一切,然后把頭部老的部分再切掉,放到盆里。
草芽的采摘周期大概是5~7天,超過這個時間,草芽就會變老。草芽采集后,必須養泡在水中,烹制時才能取出。
在建水,坊間有這樣的民諺贊美草芽——“草芽嫩生生,汆湯味道甜,與肉同鍋炒,味道更加鮮。”而草芽的吃法也有不少,常見的有幾種。其一為草芽燴雞片——取壯雞胸脯肉,快刀切片,清油入鍋,甫有薄煙,則將雞片倒下,加少量調料,一般紅椒、鹽即可,不可重口;草芽見火即熟,不可大力翻炒,否則就壞了這一份清爽鮮脆。也可以熘魚片,其對火候的掌握更見功夫,河魚之鮮與草芽之嫩相得益彰,互為表里,滋味清淡而深遠。也有人獨愛云腿燴草芽。云腿須是上好的宣腿,一油潤,二咸香,三干凈,沒有異味,沒有霉斑,瘦肉深紅而肥肉腴白。然后取瘦多肥少之云腿切筷頭粗細的絲,也是清油、中火略炒,香味一出就將事先備好的切段草芽下鍋,略略沾染火腿之肥厚豐腴就出鍋,切不可過了火候,若草芽焦干失水,則風致全無,糟蹋了這兩種美味。
凡是到建水去,每餐少不了吃草芽,人們喜歡用草芽來煮湯喝,一口一個鮮。也可炒食,味道也很美味。家里有重要客人來時,還會做一桌“草芽宴”,以表達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草芽的烹飪方法,以供大家參考。將草芽切成段,與雞肉絲同炒為雞片草芽,潔白汁亮,清淡素雅,質地鮮嫩,芳香異常。
草芽還可分別配上云腿片、魚片,烹制成云腿燴草芽和溜草芽魚片等色鮮味美的佳肴。
用草芽燒湯,鮮香滋嫩,味美無比。草芽腰片湯、草芽海參湯都是筵席中不可多得的湯菜。
保留草芽尖端較嫩的小段,鍋里油加熱后,放入準備好的調料爆炒幾下,然后放入草芽一起翻炒,之后加入白糖,醬油適量,再加入小半碗湯,一起燒制。這樣子的草芽滑嫩可口,香味撲鼻。
將草芽洗凈切斜片后,再把云南香豬五花肉切薄片,在鍋里油爆至金黃,倒入草芽放鹽、辣椒翻炒,出鍋時放大蒜葉即可。草芽的清甜解了肉的膩味,絕對是最佳拍檔。
草芽切成細絲放入米線里,也是一絕,草芽特有的清香加上植物的韌勁,嚼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