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火鍋店菜品標準化越高,生意反而越差?


    我一朋友是做餐飲供應鏈軟件的,這段時間剛拿到A輪融資。昨天我和他吃火鍋,對著環境時尚,滿桌特色涮菜的他,告訴了我一組他從上萬家火鍋店采購數據里發現的現象,讓我大吃一驚。


    他發現:


    1.凍品占60%以上的火鍋店,生意基本都比較差。


    2.客單價高的火鍋店,80%以上菜品都是新鮮的生鮮產品。(而且連丸滑都不用凍品,都是門店當天手工制作)


    他認為:


    火鍋門店生意和菜品標準化呈反比,菜品標準化每高一個點門店生意就會下降一個點。但做消費者調研卻調查不出來問題。


    這個現象確實符合當下情況。但是有遠見的人都知道,未來不僅僅是火鍋,甚至整個中餐一定都是往菜品工業標準化發展的。近些年來,政府也積極推動民間小吃工業標準化。


    可眼下,菜品工業標準化開始沒多久,很多餐飲老板卻犯起了兩難。


    今天,我結合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和大家聊一聊關于火鍋菜品標準化的看法。


    01

    菜品標準化,有好處也有壞處

    火鍋在所有正餐里,是天生最容易標準化的品類。近些年來,標準化似乎成了火鍋品牌做連鎖加盟的提款密碼。


    不可否認標準化的好處。


    鍋底、涮菜、調料的標準化有利于各門店口味一致、方便企業管理、發揮供應鏈的優勢。最重要的是,火鍋菜品標準化之后,有利于快速擴張。


    標準化的壞處同樣致命。


    不同人對標準化的不同理解,導致火鍋菜品標準化出現了不同的發展軌跡。有些餐飲老板,理解的標準化就是降低食材成本;有些餐飲老板,理解的標準化是穩定品質。


    前者不好吃,后者大眾化,這都不是長久之計。


    ▲某火鍋店的一米牛肉

    這種用刨片機切出來的一米牛肉,做到高度標準化。


    剛流行的時候確實能夠為品牌帶來人氣,但是消費者很快就會發現,這跟其他家的肥牛卷沒什么區別。


    復購率很快就會跌下來。這個案例就同時犯了2個錯誤:口感一般、各店差不多。


    02

    餐飲標準化目的是:擴大規模


    上到生產流程衡量、細化操作環節;

    下到每塊原料切成什么樣,調料加多少;


    說到底,都是為了方便企業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復制門店,快速拓展而準備。


    星巴克,就是這種典型的思維。星巴克創始人把意大利手工咖啡搬回來,自己研究如何利用工廠統一標準化生產咖啡豆。


    ▲星巴克的擴張也是標準化的產物

    餐飲行業發展還未飽和時,誰能夠快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和渠道,誰就有可能成為老大。


    目前國內幾家排名靠前的餐飲集團,大多數是在那個時間段用這種方式起家。


    然而,最近幾年各大城市商場像雨后春筍一般起來,促進大眾餐飲爆炸生長,基本上是個商圈都開了好幾家火鍋店。


    這就對火鍋企業菜品標準化提出了2.0版本的要求。如何能夠在標準化的同時,還能夠和一般的火鍋店明顯區格出來?

    相反,如果出現新興品類,整個市場一片空白的時候,誰能夠率先完成標準化,占領渠道,誰就有更大的贏面。


    就像前幾年的潮汕牛肉火鍋,市場剛出來,還在一片懵懂的時候,就看誰跑得快,誰占得渠道多了。


    03

    未來火鍋行業趨勢

    標準化+自定義

    未來的火鍋巨頭,肯定還是標準化做得相當出色的企業。


    但一定不是全盤接受標準化,它是在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自定義的東西,讓人感覺有些不同,值得再來。


    特別是菜品這個環節。

    能用A級肉就不會用B級肉。

    能用生鮮產品就不會用冷凍品。


    奶茶行業從一開始的用奶精沖兌,到用奶粉,再到現在用鮮奶。整體行業的品質是再往上走的,火鍋行業亦如此。


    從機器凍肉卷到人工鮮切肉,火鍋行業的整體品質在提升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標準化中的微差異

    1、品牌營銷絕不標準化


    有形產品的標準化有利于控制成本加速復制,而無形的品牌營銷再去標準化就不應該了。


    這一點,海底撈跟巴奴,都做得相當到位。


    盡管彼此產品高度重合,但是從營銷和品牌層面上來看,給人感覺兩家確實不一樣:

    一家服務好,一家毛肚好。


    ▲海底撈的服務VS巴奴的毛肚


    這樣利于讓消費者記住,引流和復購就有了依據,企業就有了生機。


    2、時常更新標準化


    還是以“一米牛肉”為例。


    消費者第一次見到這么長的木板,覺得挺新奇,幾次以后他們就反應過來這就是普通凍肉卷。長此以往,復購就難了。


    3、這個菜我家獨有


    某食品供應商,同時為麥當勞跟肯德基提供一款新口味的肉餅,大小、形狀、主要原料一樣,就是味道略不一樣。


    這種做法,放到火鍋行業里來也值得借鑒。


    4、你看到的手工也是標準化


    水餃品牌把包餃子的場景直接給消費者看,獲得了成功。


    消費者看到的是:廚師在干凈的廚房包餃子;

    消費者聯想的是:這是現做的,一定好吃。


    消費者認知:現做好吃

    實際上,前端的工序,早已經在工廠通過標準化完成了。


    餡料、面皮,大多是中央廚房送過來的。“工人”只需按照操作流程,在案前把餡包進皮里就好了。


    但是,這些品牌仍然堅持讓人工去完成最后一道程序。在人工成本這么高的今天,還雇這么多人包餃子,為什么?


    為的就是走差異化,讓消費者覺得這喜家德手工包出來的就是跟別人家不一樣,值得來!

     

    04

    結語

    眼下,單純的菜品標準化1.0版本,一定是走不通了。火鍋企業必須要在標準化的基礎上增加自定義的東西,形成差異化,和競爭對手區隔開,才是王道。


    “標準化+自定義”的跑道正在開辟,就看誰能角逐到先機了。


    – END –


    作者 | 玥老板&胡茵煐,個人微信號:yuelaoban。

    來源 | 眾郝創意咨詢(id:ichonghowe)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投資

    杰夫與友:智能營銷墻 | 臻選空間設計

    餐飲全案策劃:熊貓設計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39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28日 22:40
    下一篇 2018年8月28日 23: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