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雪的茶“去日化”更換新logo;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

    奈雪的茶更換新logo,“去日化”為大勢所趨?;11月27日零時起,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開業僅一年多……

    奈雪的茶“去日化”更換新logo;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
    01
    奈雪的茶更換新logo,“去日化”為大勢所趨?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看到本地奈雪的茶新店將原本招牌中的英文名NAYUKI改為了奈雪的拼音NAIXUE,字體也變為線條更為平直的版本。此外,原本Logo的中文名“奈雪の茶”也變成了“奈雪的茶”。更改后,奈雪的茶所帶有的日系味道不再。

    奈雪的茶“去日化”更換新logo;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據明亮公司報道,這是奈雪的茶七周年品牌升級的舉措之一,12月起,新版logo將在全國門店啟用。事實上,奈雪的茶想改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天眼查顯示,早在今年6月,奈雪的茶關聯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曾集中申請了一系列“NAIXUE”商標,分類包括啤酒飲料、食品等。

    奈雪的茶名字的由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品牌創始人彭心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該名稱取自其網名“奈雪”。

    盡管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奈雪的茶logo的中文名稱卻用日語的の替代了中文的“的”。

    一個中國品牌為什么非要啟用一個看起來像日本品牌的商標?這個問題也曾引起日本媒體的關注。去年1月,日本地方報《西日本新聞》就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文章稱,不僅奈雪的茶,走在北京街上其實可以看到許多中國產品包裝以及商鋪招牌上有日語的“の”字。很多中國人和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都表示,一看到“の”,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日本的飲料品牌“午后の紅茶”。因此在名字中加“の”,會把自己包裝得更“洋氣”一些,通過文化輸入給消費者形成一種進口的心理暗示。

    奈雪的茶“去日化”更換新logo;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

    圖片來源:西日本新聞官網截圖

    同樣的例子還有名創優品,其早期的logo由英文名MINISO和日語片假名“メイソウ”組成。現在則變為了MINISO和中文名“名創優品”的組合。

    元気森林也正著手將日語中使用的漢字“気”改為中文的“氣”。

    同是茶飲品牌的伏小桃此前也用過“伏見桃山”的名字,后來因為引發了爭議和誤解才更名。

    在業內人士看來,品牌們放下曾經的“日系人設”,一方面是怕引起爭議,另一方面則是意識到國潮對于品牌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如今國人對本土文化更加重視,不少新興的網紅品牌都會不約而同地宣傳國潮文化,也掀起了一股去外國化的風潮。

    更為關鍵的是,國人的消費觀早已不同往日,更喜歡“血統純正”的國產品牌,而品牌方也必須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市場。

    “去日化”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是大家支持國貨的熱情愈發高漲,另一方面的是對國內本土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認同,哪怕是漢堡、咖啡這樣的事物與飲品,品牌方也更樂意做出一種適合國人調性的改良,有些甚至完成了文化的對外輸出。

    茶飲市場一直是公認的競爭激烈,各品牌都在想方設法占領競爭高地。奈雪的茶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在努力爭取消費者認可時,也要兼顧資本市場的看法。與其出現爭議后再致歉改正,奈雪的茶這波預操作顯然聰明了不少。

    *本文轉載自商業那點事兒

    02
    11月27日零時起,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

    根據“深圳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深圳市福田、羅湖、鹽田、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大鵬新區等10區11月26日發布通告,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自11月27日零時起,所有餐廳、飯店等餐飲場所限流50%開放;企事業單位內部食堂參照實施,分時就餐,限流50%開放。

    奈雪的茶“去日化”更換新logo;深圳市10區所有餐廳飯店等限流50%開放;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實這樣的消息在深圳今年已經發生多次,今年以來深圳的疫情反復不斷,作為一名上班族,今年上半年就因為疫情,小孩子上學推遲的情形還歷歷在目,9月份又因為疫情推遲半個月開學,對于一個沒有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來講,用一句時髦的話說”我太難了“,是啊,疫情爆發這幾年大家都難,有的是整個行業都難,例如餐飲行業,更何況是深圳這樣一座外來人口占大多數人口過千萬的移民大都市,各位餐飲業的老板真的是叫苦不停。

    筆者認識一位做早餐的兩夫妻,因為疫情生意比以前少了很多,收入可是斷崖式下跌,天天期盼著疫情早點結束,一直在咬牙堅持著。后來那位開通了直播來接附近的外賣維持了下去。我們再把眼光回到整個行業上,尤其是深圳的餐飲行業,整個行業確實遭受了嚴重的沖擊,但是也有一定的發展機遇。各位商家不妨做好應對方案。

    1.首先傳統的餐飲遭到淘汰,全新的線上餐飲外賣服務有了新的發展機遇。經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餐飲商戶堂食陷入停滯,逐步意識到多渠道發展的重要性,就像我認識的那兩位賣早餐的夫妻增加了外賣的營業模式成功的維持了下去.外賣商戶快速增加,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為我國餐飲行業發展的新常態,像筆者所居住的龍華區很多餐飲店都寫著招聘外賣員。今后會出現更多的新用戶、新商戶、新模式、新合作伙伴,外賣生態邊界將進一步擴大。改變思路總會找到新的突破點。

    2.在深圳出現很多新的消費習慣。更加的注重堂食體驗的感覺,包括體驗食材的新鮮度,用餐環境,用餐的服務及分餐制的就餐方式等。未來的餐飲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衛生,同時更加注重顧客的堂食體驗感,包括食材的新鮮及追蹤溯源、用餐環境的改善、服務的提升、廚房加工透明化等,分餐制將得到更多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的青睞和推廣。同時,為了降低人員成本,餐飲門店的后廚和前廳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商家需要在體驗感和智能化方向找到發力點,才會有成長點。

    3.在深圳這多大都市中,你也許早就發現了一些餐飲品牌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渠道聯動。例如在疫情期間,為了解決庫存積壓,全聚德、眉州東坡等眾多餐飲企業擺起“菜攤”,眉州東坡做了平價菜站,利用自身供應鏈,將四川的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以平價的方式服務社區,為居民提供送菜服務。這類廣告在地鐵里經常看到。隨著餐飲產品的不斷標準化、鎖鮮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食品的口味一致性得到保證,餐飲行業將逐步把零售環節打通,后續可能會嘗試提供半成品零售來替代傳統超市里的食品供應,餐飲行業由服務行業開始向服務+零售行業轉型,二者的逐漸融合可能會創造出新的發展模式。

    未來餐飲企業將增強危機防控和食品安全意識,發展無接觸服務方式,推進餐飲標準化,注重多渠道發展并加強供應鏈管理。縱觀這些改變,對我們消費者也是件好事,以后我們就餐更方便了,更放心了。

    *本文轉載自拾月財經?

    03
    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關閉,開業僅一年多

    11月25日,贏商網了解到,喜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全球首家手造店已于11月24日結束營業閉店。而這距離其開業不過1年多時間。

    去年9月19日,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在深圳南頭古城正式營業。門店共分為三層,分別規劃了不同的產品形態,包括一樓的手炒冰系列產品、二樓的手造茶系列產品、三樓手沖茗茶區的手造純茶與手調創意茶。門店所有產品靈感來源于喜茶人氣產品,并以全新的形態呈現且僅在該店內出售。同時,善于打造靈感空間的喜茶,也將這家門店打造成了南頭古城內一處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去處。

    好景不長,在營業一年多后,該門店悄然關閉。目前,在喜茶GO小程序已經無法搜索到該門店,大眾點評平臺也顯示門店為“暫停營業”狀態。據了解,該門店關閉是因為店鋪租約到期。

    事實上,除了這家手造店,受整體大環境影響,喜茶今年開店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1年,喜茶新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27家、320家和202家,增速從139%下滑至26%。而且根據紅餐大數據,2022年1至10月,喜茶新開門店僅35家。但截至目前,喜茶直營門店數量仍保持800余家,且絕大部分門店位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

    除了門店變化,今年以來,喜茶的“大動作”也不少。比如,對部分茶飲進行價格調整,使得全線產品價格低于30元;旗下“喜小茶”門店關閉、小程序下架,全面退出了市場;宣布準備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開展事業合伙業務,并對品牌、產品、品控、食安、營運、培訓、供應鏈等方面為事業合伙人提供支持。

    這些似乎都是品牌面對茶飲市場激烈競爭,解決自身增長焦慮的舉措。作為新茶飲模式的佼佼者,喜茶在茶飲行業的創新還是引領了一代年輕消費者的飲食潮流,并且目前仍占據新茶飲勢能品牌頭部交椅。隨著加盟開放,市場上好的壞的爭議也頗多,但想要占據更大的市場規模,無疑這是一條最快的路子。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743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04:1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04:2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