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絨、臟臟包、麻婆豆腐手作歐包……“喜茶們”的新生意,還真是花樣百出。
本文2000字;需6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茶+歐包模式的崛起
最近,新茶飲品牌「LELECHA楽楽茶」獲得了總金額過億元的 Pre-A 輪融資,具體金額和資方暫不做透露。
作為早期的新茶飲品牌,樂樂茶最出名的產品卻是烘焙品。
從去年火遍社交網絡的臟臟包,到蔥油包、星空流沙包、麻辣龍蝦包等。
其主打的茶+歐包消費模式,曾一度大幅度增加了臟臟包這個單品,給品牌帶來的盈利程度。
▲樂樂茶套餐
同樣主打這種產品搭配模式的,還有奈雪の茶。
相比樂樂茶的檔口銷售,奈雪の茶更提供了與下午茶場景高度契合的門店環境。
▲奈雪の茶
而新茶飲話題王喜茶,更是在成都高調推出黑金實驗室,其中推出了麻婆豆腐餡以及擔擔面餡的歐包。
▲喜茶成都黑金實驗室推出的擔擔面歐包
就連飲品界大佬星巴克,也十分看重中國的烘焙市場。
去年在上海修建的全球最大烘焙工坊,團隊中有8位烘焙師,他們在美國完成了長達9個月的培訓(星巴克全球烘焙師共90人)。
烘焙團隊中還有4位設備維護人員,1位美國頂級烘焙大師,以保證店面烘焙工作在出現狀況時也能順利運轉,足見星巴克對于中國市場上的烘焙風口的看重。
▲星巴克上海臻選烘焙工坊內的烘焙產品
茶+歐包是一種發展趨勢
1.傍上奶茶大腿,揚長避短
烘焙產業在我國發展歷史悠久,且隨著西式飲食習慣的傳入,烘焙產業的發展越加迅速。
2013——2017年間,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經歷了告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13%。
2017年包括面包、蛋糕、糕點等在內的總銷售量達9940萬噸,總銷售規模達2000億元。
去年在網絡因排隊走紅的鮑師傅糕點店,也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雖然如此,但中國烘焙產業依然存在著分布高度失衡的問題,中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只有7.2公斤。
且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烘焙產品在中國的消費場景十分有限,基本局限于早餐、零食之間。
也正是因此,中國人均烘焙食品的消耗量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英國的七分之一。
而茶+歐包的消費模式則進一步增加歐包的消費場景。
雖然大部分中國人并沒有下午茶的消費概念,但隨著新茶飲行業的紅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將奶茶作為一種習慣性產品。
逛街無聊喝一杯,工作犯困喝一杯,就連宅在家都忍不住想要喝一杯。
而高度發達的外賣業務,也對新茶飲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性作用。
在現代年輕消費者看來看來,奶茶已經成為一種精神鴉片。
▲過去人是水做的,現在人是奶茶做的
2.均攤成本,提高利潤
隨著奶茶品牌的不斷升級,曾經20平左右的奶茶檔口搖身一變有了各種旗艦店。
喜茶開在成都的黑金店更是囊括樓上樓下,不僅有茶飲區,還有歐軟包區以及互動專區。
最早打出“新茶飲+歐軟包”概念的奈雪の茶,更是常常開出200多平的大店,每個店的員工多達40人。
而且許多新茶飲品牌都希望,通過前衛的裝修設計和潮流理念打造出一種美好生活的實體感,從單純的烘焙零售店演進為一種可以聊天、吃喝、拍照的休閑場所。
這種場景化的空間提供有利于在消費者心目中塑造品牌形象,加強對品牌的認同感。
但單憑奶茶,卻還無法支撐起這樣的認同感。
消費者即來即走,不會做過多的停留,將造成大量門店資源的浪費。
引入烘焙產品,則將單純的飲品店,轉變為了更全面的休閑餐飲門店。
兩者結合,打造一個“烘焙+飲品”的復合體驗空間,不僅大大提高了門店資源的利用度,更是在增加兩者的消費場景,進一步提高消費頻次。
烘焙業未來的路
當年輕消費者在朋友圈、微博、小紅書等社交網絡上,像追捧時尚單品一樣曬出精美圖片打卡喜茶、鮑師傅等網紅烘焙食品的時候,這些烘焙食品已經在產品創新和互聯網營銷的推波助瀾下,和服裝、配飾、科技產品等一樣成為90后、00后心目中時尚生活的載體之一。
而要讓烘焙產品真正走上“時尚單品”的道路,還需從這四點入手:
1.產品個性化
烘焙食品從產品名稱、外觀、用料到口味都開始打破陳規,抓住年輕人對個性化新事物的興趣。
“軟歐包”的先鋒原麥山丘在推出新品之前就會通過公眾號等平臺邀請顧客對新品進行命名;
喜茶熱麥近日推出“麻婆豆腐包”和“擔擔面包”,在口味上大膽進行跨界嘗試。
在蛋糕品類中,私人定制蛋糕的興起也正是迎合了個性化需求。
主要體現在外觀特別,可以滿足消費者想呈現的任何外觀需求:
包括也迎合熱點如卡通形象“小豬佩奇”、“小黃人”、“火鍋底料”蛋糕等。
這種個性化增強了蛋糕的社交屬性,刺激了消費者的情感消費。
2.注意潮流迭代
消費者對潮流的追捧周期較短,且潮流單品很容易被復制。
“臟臟包”一經走紅很快被大街小巷的烘焙店競相模仿,消費者的新鮮感一旦消失就需要新的潮流繼續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3. 品牌內涵
品牌通過一個麥香四溢的面包、一塊精美的蛋糕傳達出一種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內涵,其價值超過了食物本身對味蕾和腸胃的滿足,而是人們精神上的訴求。
消費者如果對品牌內涵產生了認同感,將會愿意支付一定的溢價并產生品牌依賴。
4.品牌溢價
一線城市高端烘焙店的客單價已經達到50元,成為everyday luxury(日常奢侈品),滿足了都市年輕人對于生活品質的需求。
買不起最好的房和車,但可以購買最好的面包,這使得烘焙品具有一定的口紅效應,未來受經濟影響也會有限。
你如何看待茶+烘焙的商業模式?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小白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