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的親戚終于走完了,昨晚忙到12點把孩子學校布置的手工做完了,今天把孩子送去報名了。過年要告一段落了。
大家的年過完了沒?心情如何?
大家都說疫情神奇的突然消失了,聊天幾乎不談疫情了,街上恢復了往常的喧囂,餐館里人滿為患,出門回家的路堵上加堵。。。人流動起來了,各位對今年的期待是不是多了些?
那天,跟一位開餐廳的朋友聊天,感受到了他的樂觀。他是在一個5線小城市開烤肉店的,初二就營業了,每天生意都很好。他說,今年的回來過年人明顯比往年多很多,大家也更加放松了。身上都有了抗體,很多人口罩都不戴了。
他這個店開了6年了,這個店就是他人生的起飛點,買車買房,不對,是買多車多房,一個店頂別人10家店。但是,這樣一家超級盈利的店鋪并非一開始就順風順水,也是坎坎坷坷戰戰兢兢走到今天。
這個店是他的第二個店鋪了,第一次是一個很小的店,只能外擺,而且生意不怎么好。但他兩口子生性樂觀積極,行動力強,他們從第一家店的經歷看到了希望,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果斷把店鋪搬到了現在這個位置,轉折點才真正開始。
各位可能會覺得第二次開店把握性可能很大吧,其實不然。這個位置在當時可謂是不毛之地,沒人會在這里開餐館做生意。做餐飲,尤其是做大餐飲,都講究聚集效應,連成一片,不吃這家吃那家,消費者有得選擇,于是愈來越旺。但是這個地方壓根就沒有餐飲。他選擇這里就一點:房租便宜,當時一年只要5萬,一個月4000多點,面積多大呢?一個三層樓的民房,還帶可以擺上十幾桌的大院子。這么大個店搞下來,只花了20萬左右。這么便宜的房租,營業額可以做到多少呢?平均1萬。牛逼吧!
回過頭來想,你覺得他們當時能100%預測到后來生意的火爆嗎?肯定不是的,這樣的選址思路和運營理念就是保守派的做法,就是在資源條件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希望通過主動設立戰場集中優勢打一場翻身仗。失敗了,損失有限,成功了,極高上限。
他說最近有困惑,涉及到3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和別人合伙到外地開烤肉店,合伙人是當地人,也是他們的顧客,在外地做生意;一個是在本地再開一家烤肉店,覺得市場很大,還有空間;還有就是在這個店附近開一家其他品類的店,因為近,方便管理。
我毫不猶豫的支持第三個方向,這是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第一個最不可取,到外地,人生地不熟,還是陌生人合伙,都是生意擴張時的大忌;第二個是在一個5小線小城市開店,這樣一家規模的店足矣,擴大規模很有可能就是增加內耗,現在大家都有車子了,三五公里去吃個飯很正常。
而第三個我認為可行性最高。其實,把一個生意做起來的能力,不同的品類雖然有些細節上的差異,但大同小異,他能把這個店做好,做好其他品類的可能性也很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把店開在附近,管理方便。
在還是夫妻店規模的情況下,這一點非常重要。我這兩年就一直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品類。我現在是開甜品店,規模的增長遇到了瓶頸,我就想著做一個其他品類,不同品類的店開在一個區域,生意上不沖突,管理起來就很方便。
老板的行動力有多強呢?當天下午,在我們離開一個小時后,他們就在隔壁把一個鋪子定下來了。
祝堅強,勇敢,積極,樂觀的人越來越好!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