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必讀君為您分享的第0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面藍字或搜索cyr811關注
顛覆與改造——質的區別
繼互聯網顛覆服飾、圖書、媒體之后,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的勢頭也越來越明顯,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引領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的大旗,在全國各地進行的如火如荼;海底撈、黃太吉等餐飲界的大亨,有種扯動媒體經脈的感覺,頻爆盛況。
面對傳統餐飲行業中的互聯網元素逐漸擴大的局面,一些人開始思考:餐飲業會不會也如服飾、紙媒一樣被互聯網顛覆?
然而,作為時效性與地域性影響較大的餐飲行業,互聯網只會對其進行改造,而無法造成顛覆。你無法想象街面上的餐廳如大商場一樣全部關門,而某一倉庫點可以生產美食,而且有大批的顧客驅車前往,這種神話或許能催生另外一個新城。即便是如黃太吉這樣的以外賣傳統飲食的新型公司,也是在有其門店營業的。
另外,餐飲業除了生產美食,還有另外一種職能就是傳承文化。餐飲在吃飯喝茶中四處招徠顧客來創造盈利的同時將餐廳的文化與口碑傳承,品牌于無形中在菜品和服務中彰顯。那么中國的飲食文化若被互聯網顛覆,恐怕也是多數人不愿意看到的。
由此,中國的一句老話倒是應景:民以食為天!
好品質+高速度=重獲新生
餐飲O2O線上發展的模式對于商家而言,未必真正切合商家的意愿,線上平臺銷售導向為目的的KPI壓過了服務意識,而諸如美團、大眾點評爭奪地盤一樣的多平臺競爭導致商家煩不勝煩。于是在美團、大眾點評等線上公司的瘋狂轟炸下,線下商家們開始自我學習,O2O已經不再高深,餐飲老板們也不再懵懂,逐漸回歸經營的本質,尋找經營與互聯網的平衡點。
互聯網的優勢在于傳播速度快,傳播面積廣,對于已經擁有固定客戶群,能專注產品和服務品質,滿足用戶體驗的店家,即便沒有互聯網這個工具,餐廳也能做到口口相傳,收益頗豐。以此為基礎,將傳統行業優秀經驗提煉、升華、總結,并能利用互聯網瘟疫般的傳播速度,門庭若市也不是神話。以服務制勝的海底撈、從固定人群思維出發的“很高興遇見你”,這些經典的餐飲公司之所以能引爆餐飲O2O熱點,主要原因在于他們以線下餐廳為主要載體,以餐廳的口味、環境和服務為核心,以自建的宣傳平臺的為窗口(微信平臺,百度直達號,微博等等,與消費者零距離,沒有隔閡的溝通與交流)然后去帶動餐廳口碑的傳播。
而諸如雕爺牛腩、黃太吉這類的典型案例,一方面是由于其產品和服務策略,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互聯網;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工具,才得以讓各自的產品口碑以核聚變的方式快速傳播,強烈震撼到大規模的受眾,從而使得品牌知名度獲得質的飛躍,并且幾乎免費。
無論黃太吉也好,海底撈也罷,他們在產品與服務標準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并且博得滿堂喝彩。對于餐飲老板來說,做口碑、做品牌的餐廳需要從基礎出發,客戶至上,轉變觀念,模仿學習,從而從傳統餐飲業的思維習慣與做法中擺脫出來,華麗轉身。
END
作者:可以
編輯:人杉人海 喜歡本文的點贊支持一下
我們也許成不了一輩子的朋友,但希望我們至少是點贊之交。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