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陶陶居在上海開出滬上首家門店。中午時分,門店門口已經排起長隊,人們需要等待40分鐘左右才能入席。緊接著,粵菜老字號點都德在進駐上海一年多后,推出了副牌點都德·德小館,主打精致粵式料理,目前已正式營業。
近年來,不少粵菜餐飲品牌都推出了各類定位的副牌,以尋求高端化和多元化。廣州不缺少粵菜品牌,但是能夠讓消費者甘心排隊幾小時用餐的粵菜卻少之又少,為什么陶陶居、點都德就能做到,這其中帶給餐飲老板哪些啟示?
了解粵菜市場近況
粵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中的豪門,嚴格的選料、精細的做工、還有鮮美的味道及養生保健的特點,贏得廣大食客的口碑。
據《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2017~2018年間,各地菜系中,訂單量最多的是川菜,2018年占比高達5.8%,而粵菜則占比為2.2%。廣州粵菜門店數全國第一,而粵菜也是廣州絕對的第一大品類,占據超40%的平臺流量。
去年,廣州老字號大舉出動,餐飲業刮來的這股粵菜風日漸強盛,這標志著產品工藝鏈條的成熟,也讓消費者曾經認為的“大眾化粵菜很難走出當地”的共識進行重新的思考。
高質價比+食材+服務
01
高質價比
目前,盡管消費升級時代到來,消費者的消費水平與份額不斷提高,但消費者對餐飲的價格不再盲目追求,人們對高“質價比”的追求詮釋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面對餐飲,消費者反而回歸理性,更追求品質與價格之間的一個平衡,而不是盲目的追捧高價。
陶陶居的高“質價比”,是吸引消費者甘心排隊的原因之一。在兼顧匠心品質的同時,又以良心價格獲得消費者的芳心,這是在網紅餐飲爆發時代,陶陶居作為百年老字號能夠持續火爆的秘訣之一。據數據顯示,陶陶居的一家門店曾在2018年春節期間創下一天排位2886號的記錄。
其實,粵菜在廣東極具性價比,以往粵菜品牌大多固守廣東,一方面是因為受到廚師團隊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食材、成本的限制。但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粵菜的貴價現象尤其明顯,人均從400元到1000元不等,一些品質粵菜餐廳還經常出現一座難求的現象。
平衡品質與價格,八成消費者首先關心的是價格。能夠吸引到食客絡繹不絕前來光顧,讓顧客持久的喜愛,“價”是最重要的,持久吸引消費者的不是低價,而是公道的價格。
02
堅守食材品質
粵菜的三大靈魂屬性:食材、技藝和口味。其中,在粵菜體驗中,食材是關鍵一步,“鮮”是粵菜的根本,肩負著傳遞菜系本質的重任。
陶陶居為打造原汁原味的廣府味道,食材是關鍵,不論去到何地發展,陶陶居都堅持使用廣東食材,以燒鵝為例,每一只燒鵝都是7.5斤左右的清遠黑棕鵝,才能保證燒鵝的皮酥肉嫩,從食材的源頭上保證了口味的“正宗”。
在過去,粵菜講究選料精細,鮮而不俗,嫩而不生,在選材上尤其嚴格,基本以天然放養、野生為主。而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好食材空間被擠壓,不僅渠道難以獲得且價格還持續高漲,兩相對比之下,不少粵菜酒樓的食材質量就有待提高了。
03
獨特的粵式服務和場景
傳統粵菜不僅以菜出彩,其粵式服務也是一大特點,親切、自然、舒適的粵式服務成為消費者喜愛粵菜的一大主因。陶陶居對服務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要善于觀察食客的茶湯、茶色,捕捉食客微小的動作,對服務提前做出預判,這正是粵式服務的精髓。
粵菜的品質還體現在用餐環境上,極具嶺南韻味的用餐環境、融入廣府建筑元素,是陶陶居的一大特色。典雅、附帶創新的古典,體現了廣府飲茶文化的靈魂氣質,也是廣州人慢節奏生活的一部分。
總結
都說“食在廣州”,廣州本地的餐飲市場足夠大,所以多數粵菜品牌都呈現出了外拓動力不足。陶陶居在上海開出了滬上首家門店,人均120元至150元的價格恰恰符合上海大眾化的消費水平,也為餐飲老板再次證明了,高品質、公道價與匠心是一個餐飲品牌能夠持續火爆的核心所在。
-今日互動-
如何看待粵菜的發展?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