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市的餐飲公司
為何少之又少?
近日,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先生發布了《中國餐飲業第一份投融資報告》。這里面有幾個問題值得你去思考:為什么餐飲公司在國內上市的少?餐飲服務行業發展的關鍵是什么?未來趨勢又是什么?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三個問題來和你分享一下這個報告。
首先,為什么餐飲公司在國內上市的少?
卿永先生表示,他們通過人口的比較和上市公司的數量,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美國、香港和國內上市,市盈率有很大的差異。國內A股上市的市盈率倍數是最高的,香港是最低的。不過,國內波動比較大,香港和美國相對比較穩定,因為在香港和美國的投資人大部分是專業投資人、投資機構,在國內以散戶為主。這是一個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今天中國的餐飲企業大多停留在規模本身,而在系統化、標準化的制定上差距特別大,差距在于深度、精度,而不在于足夠大的規模。
登陸A股相對困難,很多又謀求新三板。相關數據顯示,上市的25家企業當中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統計不出市值。為什么?因為沒有做市,也就沒有流通。這樣上市和不上市沒什么兩樣,就是一個面子工程。
所以,你和上市之間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卿永先生認為在這個中間的核心就是兩個字:規范。這也是整個餐飲服務行業發展的關鍵。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第二個問題。
其中,最核心的是財務、法務、業務的規范,供應鏈的追尋可核實,食材的來源可核實,收入能核實。如果能做到規范這一點,中國按照這個標準,未來五到十年至少出現50-150家的餐飲上市公司。
未來的哪些產品會成為未來趨勢呢?
卿永先生認為有三種。
第一,優化后的地方特色小吃。
把地方的特色產品全國化,是大部分投資人的一些喜好。比如說涼皮、牛肉丸、云南的豆腐等等,地方小吃全國化,注意是優化后的全國化。
第二,食品安全的根源會成為投資方向。
各種魚類、海鮮類、各種放心的原材料。比如,袁家村。
第三,要留意技術的革命,它在創造也在毀滅。
比如蒸魚設備有沒有可能兩分鐘就蒸好,很多東西都在發生變化。長沙五十七度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崢嶸是真正的創新女王,但是更頂級的創新是技術革命,技術一旦顛覆,是不可逆的顛覆。
當然外賣的崛起,成為屌絲新兵的戰場,這是顛覆大佬的機會。外賣是很重要的機會,在這個平臺上面相對來說比較平等。
最后我們再來總結一下:對于餐飲企業上市,國內A股是最好的選擇,港股上市市值低預期,新三板是自欺欺人;餐飲服務行業發展的關鍵其實就是規范;未來趨勢更多的是在于創新。創新從來不是天賦,它是絕境的思考。餐飲是鍋老湯,得慢慢熬。
寫在最后:
餐企上市是潮流也是時尚,中國餐企上市之路如此艱辛與自身的規模和經營密不可分,想上市先練好內功,做大做強。點擊下面的二維碼,看看這家餐廳如何做到一天兩萬客流百萬流水。
沒學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干貨好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