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你知多少?
本期《餐飲經理人》為你分享:小廚娘的人才體系建設。
小廚娘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分為三塊—入職培訓、崗上培訓、外出考察培訓。
入職培訓分為三天時間,主要是團隊建設、企業文化、音樂課、 基本制度、弟子規、狀態等方面;而崗上培訓則課程很多,涉及到前廳、后廚幾乎每一個崗位,分為素養類、技能類、管理類、制度類這四種,具體安排如下
每天:示范與訓練
每周:員工培訓日、廚娘大課堂、廚藝大課堂
每月: 廚娘商學院管理大課堂
長期班:烹飪藝術班、客戶經理班 等
針對人才培養,記者著重采訪了“示范與訓練”和“烹飪藝術班”這兩個板塊內容。小廚娘非常重視員工的業余生活,在嵇總看來,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有時候比物質文化更重要。“收工以后,師傅們是打牌賭博度過時間,還是相互學習、提升自己更有價值?我們不只是倡導大家積極學習,而是為他們提供平臺,安排、規劃業余生活。”董事長嵇小麗坦言。
示范與訓練是每天都要做的,根據不同崗位,訓練不同內容。目的就是針對業務技能的提升,常抓不懈,做到拳不離口,曲不離手,熟能生巧。具體過程是:由公司人力資源中心統籌,下達到各門店具體執行,再由營運督導中心督導反饋,人力資源統一調整提升改進。比如服務崗位示范與訓練計劃。如下圖所示。
小廚娘非常注重后廚團隊的打造。“烹飪藝術班”從2008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有,旨在用學校的理念來管理后廚團隊,企業搭建平臺,讓員工一起學習。開班以來培養大廚一百多名,目前在公司廚房骨干崗位的占50%以上。大大保持了后廚團隊的穩定性,公司廚房主要爐頭等崗位外招低于 20% ,骨干廚師離職率低于5%。說到這一點,董事長嵇小麗非常自豪,“在我們這兒是很難用錢挖走師傅的,這也保障了小廚娘出品的穩定。”
烹飪藝術班的幾個重點要素
☆從傳統烹飪行業一對一私下帶徒弟,變成企業行為,由企業給予意見和協調。由企業統一搭建平臺。這樣的好處是淡化師傅“唯我獨尊”的態度,打破傳統師徒關系的壁壘。
☆配菜和打荷等崗位均可參加,讓他們的工作更有規劃,幫助實現夢想。
☆師徒配對時,增加拜師的儀式感,敬茶、鞠躬、擁抱等行為,讓師傅更加“乖巧”,真誠地教授技術。
☆師徒榮辱綁定,考核或比賽中,徒弟獲勝,師傅同樣有獎勵。
☆考核達到標準,將會有獎學金或晉升鼓勵。
☆畢業的成績由理論+3次實操考試成績的均分達到80分以上為標準 。
一般管理者都會認為,“匯報”是基層員工的任務,是自下而上的行為。事實上,店長也應該養成向員工匯報的習慣。匯報的內容分為兩類,一是向員工匯報上級的部署,二是向員工匯報自己觀察到的一線情況。
第一點基本大部分的店長已經做到了,但是向員工匯報觀察到的一線情況還是很多店長的盲點。作為店鋪管理者,每個店長都希望盡可能多地收集顧客的反饋情況,但在詢問服務員時,往往會收到這樣的回復:最近顧客沒提什么意見。那么如果你要想讓員工向你匯報,就要先學會向員工匯報。
“二桌的顧客說了……”、“剛才你這樣做了之后,顧客明顯非常高興”……店長將這類情況傳遞給員工后,會形成一種互動和共享,員工就很有可能會跟你說“對,上次我也碰到了類似的情況”,這就是互動。這種互動成為習慣之后,員工就會主動跟店長提出一些意見,改善店內的服務,甚至提出一些管理上的建議。
烹飪藝術班允許不同崗位的廚部員工報名。按照要求分為“烹飪學校專業畢
業”和“非烹飪學校專業畢業”,以不同的時間進度進行學習,并考核員工。如
以一來,廚部員工動力十足,各個崗位都有更加清晰的職業規劃。
沒學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干貨好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