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劉潤
餐飲業正在經歷一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僅春節7天全國餐飲損失約3200億,千萬店老板都處于彷徨無助中,湖北餐飲人甚至無法自救。
疫情之下,餐飲老板們到底應該怎么辦?
希望閆寒老師的思考能給到你啟發,他是知名外賣品牌”至味優糧”的合伙人,行業暢銷書《外賣戰略》的作者。他對餐飲行業有著非常透徹的理解。
政策恢復期
盡可能縮減房租、人力成本
截止今天,疫情的發展情況還不明朗,餐飲行業將面臨非常漫長的恢復期。
可能今年一整年,情況都很艱難。
具體來說,餐飲行業的恢復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政策恢復期。
第二個階段,是需求恢復期。
第三個階段,是心理恢復期。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應對手段。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首先,是政策恢復期
疫情期間,很多餐飲店受到政策限制,不能做堂食,甚至有的地方連外賣也不能做,只能關門歇業。
但餐飲行業畢竟是民生行業,政策不會一直壓制。政策恢復的時間不會太長。
隨著疫情好轉,大家陸續復工,餐飲店也將陸續開始營業。
那么,在這段不能營業的時間里,餐飲店可以做些什么呢?
你可以做兩件事。
第一,縮減房租成本。
你可以去跟房東商量,能否在困難時期減免一些房租,哪怕延期支付也行。
現在一些地方都出臺了政策,來減免中小企業的房租。
比如,蘇州的政策是,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1個月房租免收、2個月房租減半。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
也有很多地產公司比如萬達廣場、蘇寧廣場、紅星美凱龍、龍湖集團等,宣布對商鋪減免房租。
所以,你可以去跟房東商量,能否減免一些房租,或者延期支付,大家共渡難關。當然,你也要理解,減免房租并不是房東的義務,房東可能也有貸款要還。即便房東不予減免,也是無可厚非的,你也不能因此去指責房東。
但是,無論如何,你也不要放棄爭取。和房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好好商量。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了,至少你還要知道一點:
合同法第117條和民法通則第107條都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跟房東商量的同時,你可以把法律作為底線。
第二,縮減人員成本。
在政策恢復期,大部分餐飲店關門歇業,部分餐飲店只能做外賣。
等政策恢復,餐飲店可以開門營業了,但疫情還沒徹底過去,大家還是不敢出來吃飯。這個時候,外賣就會大量爆發。
餐飲行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可能都只能依靠外賣活下去。
所以,在政策恢復期,你就要為此做好人員調整,縮減人員成本。比如,你的餐廳原來有20個人。但是如果做外賣,你就不需要這么多人了。那你可以把這20個人,分成兩組,來回倒班。
同時,你可以把人員薪水改成日薪或者時薪,縮減人員成本。跟員工商量好,和公司共度難關,大家不用干那么多活,但同時也不能拿那么多錢。或者,你也可以把員工輸出到別的行業。比如快遞、外賣行業。
臨時性地跟這些行業合作,輸出勞動力,既能縮減工資的成本,又不至于讓員工賦閑在家。
從國家政策上來看,基本2月份的政策對企業還是很苛刻的,不管員工能否上班,都要發全額工資。
但是從3月份開始,政策就允許我們可以和員工商量,拿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線的工資。對于受到疫情影響,3月份還上不了班的員工,可以按照生活費來發放。
△成都街頭因疫情關閉的餐飲店
需求恢復期
做外賣,產品調成剛需品類
政策恢復期之后,就是需求恢復期。
大家都開始上班了,有吃飯的需求,但是又不敢出去吃。
不管你是做高檔酒樓,還是路邊小店,你都得主要靠外賣了。這個時候,你要注意的是:
外賣,只能做日常需求類的產品。
不管你的菜品多高端,只要你做外賣,就得改成大眾化的、適合外賣的日常菜品。
不管你原來做的是水煮魚,還是大盤雞,你都要把一桌人吃的菜,改成一個人吃的菜。從價格,到菜量,都要適合一個人吃。這是做外賣最為重要的一點。
做堂食的老板,需要惡補外賣的課程。
△來源新華社
當然,也有做堂食的老板會想,我財大氣粗,歇業幾個月,也能活下來,等疫情過去之后,我再開業。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在需求恢復期做外賣,有兩個目的,一是取得收入活下去。更為重要的是第二個目的,保持我們的品牌和顧客之間的連接。
顧客進不了我們的店,我們就在外賣平臺跟他接觸,給他提供服務。
這樣在下一個時期,也就是心理恢復期,顧客出來吃飯的時候,才會首先想到你。
心理恢復期
不要太樂觀,但要積極重建顧客信心
需求恢復期之后,就是心理恢復期。
當疫情過去,警報解除,大家就可以出來吃飯了。但是,心理恢復期不是說來就來的。就算疫情過去了,比如3月15號政府說疫情結束,你想讓大家3月16號就一窩蜂地出來吃飯,這是不可能的。
心理恢復期,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
當年非典的時候,實際上6月份非典疫情就已經結束。但是,在6月之后,餐飲業還是慘淡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十一假期,才出現真正的消費高峰。
所以,在漫長的心理恢復期,我們不要特別樂觀。
那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呢?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不能被動等待。不能等著顧客心理恢復、建立信心之后,來找你消費。而要主動做好防疫衛生,讓顧客放心來你這消費。這樣才能最早地吃到心理恢復期的流量。
具體怎么做呢?
首先,店內衛生和消殺保障必須做到位。但是這還不夠,更為重要的是,要把你的保障工作和成果,寫到臉上。
比如,店鋪1個小時消毒一次,每桌消殺,提供消毒洗手液等等,這些防疫措施,你都要大大地貼在門口。同時,還要把這些工作寫到外賣平臺上。
這樣才能讓顧客最先對你建立信心,你才能吃到最早的流量。
△來源齊魯晚報
長期影響
顧客更重視飲食衛生,外賣將迎來爆發
政策恢復期、需求恢復期、心理恢復期。經歷過這三個時期,大家就能夠恢復正常經營了。
但是,這次疫情也會給餐飲行業帶來一些長期變化。
第一個變化,大家都能看到,就是野味餐廳肯定再也活不下去了。你再搞野味餐廳,就等于與全人類為敵。
第二個變化,就是顧客對飲食衛生會更加苛刻。好吃是一方面,食材健康是一方面,衛生也會成為顧客考慮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比如,如果你的食材能夠溯源,衛生防疫保障能夠做得很好,不管疫情過去多久,這都會一直成為你的加分項。
比如,如果你能把食材從后廚的儲藏間,搬到前廳的入口處,展示給大家你的食材有多新鮮,這也會成為你的加分項。
比如,如果你能長期在洗手臺上提供洗手液和消毒液,這會成為你的加分項。
比如,如果你能把牙簽從容易產生交叉感染的桶裝,改成單個的小包裝,這也會成為你的加分項。
再比如,如果你能把餐前的自助小食,從大盤子裝,改成獨立包裝,這會成為你的加分項。
……
第三個變化,就是在疫情過去之后,外賣會有一輪新的爆發。因為以前沒有吃外賣習慣的人,在這次疫情中,會有一段時間被迫一日三餐都吃外賣。
外賣,其實是符合人性的。符合人性中的懶。
一旦大家被動體驗到這種符合人性的服務,就再也回不去了。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所以,從長期來看,外賣會有一輪新的爆發。
你要抓住這次機會,想想自己能夠做些什么。
最后的話
政策恢復期、需求恢復期、心理恢復期、長期影響。
今天我們從這四個方面,總結了餐飲行業的應對策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總體來說,這次的疫情,會比非典的影響更大。
但是你也不要焦慮。雖然有困難,但我們也有應對方法。歡迎大家關注餐見君正在進行的《疫期火鍋門店生存狀況調查》(您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參與),目前已有近500人為我們火鍋人助力,調查結果會以“生存報告”的形式近期在公號發布。
祝你早日走出危機。也祝你把這次危機,變成轉機。
統籌丨語嫣 編輯丨馬亞丹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本篇轉自劉潤,ID:runliu-pub
一個洞察身邊事物本質的公眾號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疫 情 期 特 別 報 道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今日頭條:@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