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進步讓企業卓越
一、含義: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地提升餐企的工作能力、工作品質。
二、目的:通過常進步活動,培養常進步的精神與行為,在品質上精益求精,讓企業保持領先,永葆企業活力。
注意點:進步是個人和公司的共同責任,企業要認真做好引導。
三、實施要領
1.培養進步的四個心態:要進取、要自信、要謙虛、要主動進步。
要進取而不滿足。俗話說:知足者常開心,不知足者常進步。知足常樂,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深邃的文化,也成為了民族進步的絆腳石。
我們不否認“知足常樂”這一句話有很強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用知足而不進取來理解這一句話,那么就會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2.要相信自己有潛力,而不要妄自菲薄。一是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二是要相信自己的團隊,自己有些事情做不到,但有了團隊的支持就可能實現。妄自菲薄不可取,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要謙虛而不過分驕傲。虛心使人進步。過分驕傲就是“妄自尊大”—覺得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很了不起,這就等于將自己封閉在了一個狹小的圈圈里,日久便成井底之蛙,這種思想要不得。
企業與員工的發展,不斷地進步是關鍵。進步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最有力方法,進步光榮,落后恥辱。
4.要主動進步。工作要主動去做,不應等上司來催促才行動。
四、進步的技巧
技巧一、每天進步三問:方法、品質、學習。
工作方法有什么可以改善?品質如何做得更好?學習了什么?
這是進步的基本技巧,多問幾個為什么,時間一長就會取得巨大的進步。
五問技巧。一件事,多問個三、五下,就能找出真正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可能找到方法。如:一旦發現錯誤,必須隨時改正,多問幾個為什么。
比如有時人們會問:為什么地會臟?
答曰:因為沒有掃干凈。
問:為什么沒有掃干凈?
答:忘了掃了。
問:為什么忘了掃?
答:因為某某人太忙了。
問:為什么他會忙?
答:因為他很少到這里。
問:為什么他很少到這里?
答:因為他經常出差。
問:為什么他出差?
這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可以找到問題的源頭,最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品質—我們的產品,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總是有空間讓我們提升—要與自己過去比,與比自己更優秀的比、與同行業中最強的比。一個不注重品質的企業是長不大的,一個不注重品質的國家更難以強大。
學習—學習是進步之源,也是進步的持續保證。在一生中,總是有很多事值得我們去學習,向同事、向老師、向書本、向自己、向實踐,其實學習的方法有很多。
學而后能知,知而后能覺。只有不斷地學習,我們才能不斷地吸納新信息,取有益者為我所用,推動事業的發展。
強者自強,拉著直不如伸著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現代社會需要和歡迎有強大內在驅動力的人,他能夠自動自發做好自己的每件事,不需要別人監督。
案例:有一位餐企員工叫小李,她從一名迎賓員開始做,只用兩個月成為領班,半年就成為主管。
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她讓自己的工作創造了奇跡。當她第一天上班時,她熱情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記住客人的姓名、特點和愛好等;當別人下班后出去玩時,她經常在回憶并整理客人的資料;同時她還有主動幫助同事和相關崗位的表現。
一個月后,她就認識了很多客人,能叫出近百位客人的名字,這是部分工作半年的員工都未能達到的效果,而且很多客人只要她見過一面,聽過一次名字介紹,下次再見時往往就能準確地認出,因此她的工作大受客人贊賞。
企業的高層發現了這一情況,果敢地提升了她,她也以勝任的答案來回報公司的信任。為什么小李能成功呢?原因是她認真和善于運用方法來改善工作品質。
技巧二、每天進步一點點。
俗語說“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但每天進步一點點卻是可以辦到的。
每天進步一點點,是指時常保持進步,進步一點一點積累后,就會逐漸達到一種優秀的、卓越的境界。每天進步1%,可以讓你更快地實現目標。每天進步1%,明天,你就能做到100%。
技巧三、常實踐使人進步。
常做常悟,常悟常進步,進步從實踐中來。
技巧四、常出去走走,常關注外界,常進行比較,敢于與世競爭,就會常比常出新、常賽常進步。
在太子酒店工作時,公司時常組織我們出去考察,到同行的餐廳試菜,了解服務。好的學習,不足的作為警示。
技巧五、PDCA進行循環
PDCA循環是一種科學的工作程序,是達成工作和保證工作質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PDCA是英語PLAN(計劃),DO(做),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四個詞的縮寫。它反映了科學工作方法的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循環不停地運行下去,所以稱之為PDCA循環。
計劃階段—就是認清現實,了解差距,明確目標和確定達成目標的方法。
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事先想一想,把這件事將要發生的全過程在腦子里“放電影”:哪些地方要注意,哪些地方要交待清楚……或者干脆把這件事的內容及應該注意的事項一一列出來,這就是計劃。這樣我們做起事來有條有理、快捷,也不容易出錯,這就是計劃的好處。
如果做一件事,事先不想一想,做事的時候碰到什么做什么,想到什么做什么,那肯定會弄得一團糟,更說不上把它做得令人滿意了。
俗語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了一半”,這個好的開始就是計劃。也就是說只要你做好了計劃,你所做的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擬定切實、可行、具體的計劃?
1.符合整體目標。
2.應具體地,能定量地表示出期待的效果。期待的效果可以從下列各方面加以衡量:品質、數量、時間、成本、明確的最終產品等。
3.確定各項工作的優先順序,并組織好工作。
4.分配的工作應與能力相稱(有達成的可能)。
5.能與各方面配合。
6.使計劃具體可行,運用“6個朋友”和8M1E進行思考,充分考慮人、事、時、地、物等因素,即:
6個朋友:
我有6個好朋友;
我所知的一切皆來自他們;
他們的名字是什么、為什么、何時、如何、哪里和誰。
8M1E:
8M即Man(人)、Machine(設備)、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Money(金錢)、Market(市場)、Management(管理)、Marale(士氣)。1E指的是Environmeut(環境)。
實施階段—就是按照所制定的計劃去做,以實現計劃和要求。
檢查階段—就是對照計劃,檢查做的情況和效果,及時發現現實行動中的問題,并進行檢討分析、修正。
處理階段—就是根據檢查的結果采取措施、鞏固成果、吸取教訓、以利再戰,避免不好的方面再次發生,并對沒達成的放入下一個循環再做。
當一個PDCA循環下來,應會有一個結果,如果是成功的,當然最好。但有的時候,是還沒有完全成功,需要再次循環。
為此就需要再計劃、再做直至成功為止。運用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再計—再做—直至成功這一循環,你就會不斷地進步,最終取得成功。
技巧六、設立優秀員工獎、進步獎、改善獎,鼓勵員工進步。
曾經有位企業負責人問我,設立獎勵,增加了公司開支,這會讓企業收入變少,可行嗎?我說,這可能會是某一階段的現象,長遠來看,優秀員工收入增多的同時,也會讓企業收入變多。
因為優秀的員工就意味著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是一個人,如果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所創造的價值往往比一般水平高出50%,甚至數倍。
而作為一個企業,如果集體優秀,領先于同行水平,所創造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如果得以擴大和持續,通常只需持續二十年,這樣的企業就可能從一個中型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
技巧七、讓進步成為習慣。
時常要求自己進步,日久自然就會形成習慣,形成習慣的你就會變得更優秀。
原創稿件, 更多詳情請見《餐飲經理人》雜志、長按以下二維碼,可直接購買:
《烹飪藝術家》雜志,長按以下二維碼,可直接購買:
稿件發布、網廚卡、書籍、技能培訓課程、2018采購大展展位、中國吃網廣告電話(微信同步): 1333108319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