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不但在搶奪午餐的市場,而且在滲透晚餐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晚餐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8萬億,按歐美、日本的外賣滲透率達到30%的比例來算,晚餐外賣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2.4萬億。
繼續開拓外賣市場
是商戶和平臺的不二之選
據數據分析平臺“易觀”報告:2018年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4450.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4%。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外賣市場這塊蛋糕,還在日益變大,而面對外賣平臺收入降低的現狀,金百萬外賣負責人裴成輝的分析可謂精辟至極:“蛋糕的增長速度沒趕上狼群的增長速度。”這里的狼群,指的正是入駐平臺的商家。繼續開拓外賣市場,是商戶和平臺的不二之選。
今年1月初,口碑與餓了么宣布,未來一年將賦能100萬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實現數字化升級,為100萬商家新上線連接互聯網,推動100萬新就業。緊接著,1月23日,美團宣布2019年將投入110億助力商家升級。資金將主要用于4個大方向:行業大營銷計劃、全面數字化升級、深入供應鏈服務和先鋒商戶獎勵政策。
關于如何助力外賣商家,美團的4大方向非常明確。
首先,助力外賣商家實現全面的數字化升級。從后廚到前廳,線上線下全面做改造,讓外賣商家能算得清楚賬,記住每一個消費者,搞清楚每一個消費者偏好;
其次,打造供應鏈,助力外賣商家提升效率;再次,為商戶提供營銷內容讓更多的消費者在吃飯的時候,首先想到外賣;最后,對優秀外賣商戶的扶持與獎勵。
年銷外賣7個億的中餐外賣企業金百萬的一個秘訣就是:只要平臺有營銷活動,就立即參與其中,獲得了巨大的單量,讓外賣實現了指數級的增長,2015年年銷外賣3000萬,2016年就到了3個億,2017年更是達到了7個多億。
外賣不但在搶奪午餐的市場,而且在滲透晚餐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晚餐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8萬億,按歐美、日本的外賣滲透率達到30%的比例來算,晚餐外賣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2.4萬億。可想而知,在晚餐外賣市場的角逐,將會是兩大外賣平臺接下來的主要競爭內容。美團的營銷計劃,為這場角逐做了充分的準備。
△ 2018年外賣品類構成圖
餐飲外賣8個發展趨勢
外賣抽成的提高,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倒逼部分商家進行對自身的優化,以及沒有“承租能力”的商家退出平臺,消費者則能享受到越來越優質的服務。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1、全時段
隨著90后與00后逐漸走向社會,互聯網原住民的他們,帶來的是懶人經濟更大的上升空間。他們是受宅文化、懶人經濟影響最大的一代人,他們更熱衷于使用在線外賣平臺,來滿足日常飲食需求。以外賣形式解決下午茶、宵夜的人群日益壯大,外賣向全時段消費方向發展。
2、全品類
未來,外賣品類逐漸多樣化。外賣消費主力80后、90后,對于外賣的消費場景和需求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外賣商戶能夠針對用戶的不同消費場景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正餐外賣、西餐外賣、快餐外賣、休閑餐外賣、特色菜外賣等不斷涌現,不僅僅火鍋也可以外賣,異國料理也可以外賣。
3、多樣化
在線餐飲外賣配送品類不再局限于餐食,而是越來越多樣化發展,從餐食外賣到生鮮水果再到商超、鮮花等各式各樣的日用品,配送的品類將更加豐富。而且,配送服務形式也會更加多樣化。
4、標準化
餐飲外賣會越來越規范,餐飲外賣的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體系將逐漸出爐,同時與國際接軌。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運營規則的制定,外賣平臺的規則也逐漸趨于完善。
5、綠色化
以往出現過的“外賣不干凈”、“黑心作坊做外賣”類的新聞在今后會越來越少,餐飲外賣往健康、安全的方向發展,從線下加工、外賣包裝、物配工具等多方面進行健康升級。從外賣的制作到配送,都會選擇更加低碳綠色環保的方式。
6、外賣平臺加入新零售布局
未來,外賣平臺或將成為新零售布局的重點環節。各大外賣平臺與線下零售的聯系將更加緊密, 超市、大賣場和便利店等紛紛入駐外賣平臺,實體零售借助外賣平臺擴充線上渠道。外賣平臺也有布局新零售的意圖,餓了么加入阿里新零售布局,美團業務體系也正向“線上+線下”方向布局,餐飲外賣平臺的經營品類會得到擴充。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48.1%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臺的超市/網購配送服務,同時,42.0%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臺的生鮮水果服務。依托新零售業務進行盈利,是外賣行業實現商業模式轉變的表現。目前,在新零售的表現中,美團除了主營餐飲外賣業務,還相繼推出面向消費者的新業務及其他業務,包括生鮮超市及其他非餐飲外賣服務。
7、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加入餐飲外賣
近幾年的外賣技術創新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并逐漸成為后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利用智能送餐車、機器人、無人機配送等,不斷提升配送效率,迎合持續增長的外賣需求;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外賣平臺不斷提升其智能配送系統,綜合考慮到用戶、商戶體驗,判定出配送最優的方案,提升外賣配送人員的調度效率;借助地理信息、平臺累積數據,預測外賣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利用系統的大數據分析和精準算法,餐飲外賣越來越精準化,對消費者群體行為的把握,對餐飲產品、路線等供給會越來越明確,實現高度信息化條件下的多環節精準對接。
美團,應用AI和LBS技術打造的外賣超級大腦——O2O實時物流配送智能調度系統,針對不同配送場景智能調度,讓訂單與騎手可以智能匹配,確保運力系統處于最優狀態。此外,美團還發布了無人機配送開放平臺,將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到外賣配送場景,2018年試運營,2019年計劃實現片區規模化運營。
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新科學技術將在線餐飲外賣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結合高新科學技術,外賣效率進一步提升。未來,會有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加入在線餐飲外賣配送和服務中。
8、外賣將逐漸往三四線城市下沉
從區域來看,一二線城市一直是外賣的主要陣地,引領著外賣市場的發展。一二線城市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拿餓了么來看,餓了么C端交易平臺覆蓋1400多個城市,用戶量超過1.3億,即時配送平臺——蜂鳥,注冊蜂鳥配送員300多萬人,自有配送員超過6000人。在餓了么覆蓋及美團覆蓋的城市中,大部分為新一線城市。
但外賣行業發展至今,一線城市競爭激烈,面臨著一波又一波的品牌更換,市場基本飽和。隨著外賣的滲透速度越來越快,從一二線轉移到新一線、三四線,從市中心轉移到城郊區,外賣市場的整體下沉會更加明顯。三四線城市及縣級行政區還可大有作為,外賣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
文:景麗
來源:餐飲經理人(canyinjingliren)
轉載聯絡(微信):1333108319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