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爭辯中,最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便是吃瓜群眾的看客心態。
事情起因:
奈雪創始人向喜茶創始人喊話引起波瀾
前兩天朋友圈又被掀起波瀾,“奈雪與喜茶撕X”的字眼頻頻刷屏,并伴隨有一張朋友圈截圖。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奈雪的茶”創始人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長長的動態,動態中,奈雪創始人手動@喜茶創始人,并指責其抄襲奈雪產品:“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霸氣蜜桃,抄霸氣黑提,又抄霸氣石榴,再來抄軟歐包。”
奈雪創始人還說:“除了當年芝士草莓在奈雪上了一個月后上的,其他都是隔了一年跟著奈雪回歸產品上。”
奈雪創始人在該條朋友圈中表示:“新式茶飲剛剛開始,需要更多產品思考和創意,抄襲是最容易的,但是不斷創新和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才是品牌長期之道……”
最后,奈雪創始人向喜茶創始人隔空喊話:“很期待看到你們做個自己創新的產品,為這個行業帶來些思考和創意呀。”
喜茶創始人留言回應
隨后,喜茶創始人在該條朋友圈下留言回復:“看來你對‘市場競爭’、‘抄襲’、‘創新’三個詞的理解和我有巨大的差異……”
喜茶創始人認為:“‘創新’不是搶時間占位,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湊起來先出了,然后指責以后的人都在‘抄襲’自己,如果只是這樣那創新真是太簡單和幼稚了。但真正的創新的困難恰恰是要去發現裂縫和不足并提供更好的東西……”
最后,喜茶創始人也向奈雪創始人隔空喊話:“如果按你這個理解,那基本上喜茶每天都可以說別人在‘抄襲’自己,但我們一向是用市場結果說話,而不是做一些無意義的無病呻吟……”
解讀喜茶創始人的言外之意
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奈雪與喜茶對于“創新”和“抄襲”的定義還真是大有不同。
喜茶創始人的反駁中,有幾點話外音,不知大家有無解讀出來:
1.“‘創新’不是搶時間占位”(言外之意是,你奈雪所謂的“創新”是搶時間占位);
2.“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湊起來先出了,然后指責以后的人都在‘抄襲’自己,如果只是這樣那創新真是太簡單和幼稚了”(言外之意是,奈雪的“創新”,僅僅是把水果和材料拼湊起來,這樣的創新簡單且幼稚);
3.“真正的創新的困難恰恰是要去發現裂縫和不足并提供更好的東西”(言外之意是,喜茶才是真正的創新,因為我們在你們產品的基礎上,發現了裂縫和不足,并彌補了這些裂縫和不足)。
這場朋友圈的爭辯風暴
給餐飲人留下了3點思考
思考一:什么是創新?什么是抄襲?
毫無疑問,奈雪和喜茶之間的這波爭辯,言辭也算是頗為激烈了,只不過,拋開吃瓜群眾的看客心態,這場爭辯對于餐飲人來說,真的留下了一個十分值得深思的問題:什么是創新?什么又是抄襲?
思考二:開杠背后的茶飲業怎么了?
1、在這火藥味滿滿的開杠背后,可以看出中國茶飲頭部企業進入爭奪品牌話語權時代。新式茶飲作為一種茶飲,受眾以90后、00后為主,健康化、無添加、時尚化的潮流已經形成,相對于其他餐茶飲類,較低的門檻會不斷吸引新品牌及個體創業者涌入,品牌想要立足需要通過輸出優秀的品牌文化,塑造自己的核心優勢,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提升門店的可復制能力,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場議價權。
2、產品線上出現了交迭重合。喜茶和奈雪兩者瞄準新茶飲,產品線有一定重合度,過往,喜茶主打芝士奶蓋,奈雪主打水果茶和軟歐包。而目前,奈雪有奶蓋系列、喜茶也邁向水果領域,這都是產品創新速度開始減緩的特征。
3、發展區域重合。喜茶和奈雪起源于廣東,發跡于深圳,進而進駐北上廣深。隨著資本的推動,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茶飲品牌布局加速,加劇競爭力度。
另外,隨著市場上各色茶飲店的急劇增加,最初幾家網紅店的熱度難免有所減退,不排除此次爭論有互相炒作的嫌疑。
思考三:未來茶飲業爭奪的焦點在哪里?
1、二三線城市的商業租金壓力更小,將成為未來茶飲行業角逐的重點區域。
2、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可以成為茶飲店提升效率、加強數據連通能力。茶飲行業正在變得更加快捷、高效、標準化,這都是誕生大型連鎖茶飲品牌的基礎。
3、茶飲品牌和餐廳品牌的組合還可以避免與飲品行業同質化,這將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
(部分素材源于網絡)
對于上述3點思考,你還有哪些見解,歡迎留言補充!
文:餐飲經理人
來源:餐飲經理人(canyinjingliren)
轉載聯絡(微信):13331083279
微信(ios系統)又改版啦~
為了便于找到我們公眾號,不讓我們失散~
快把我們設置為星標吧!
2019年雜志訂閱
2018年10月26日,中國日報英文版China Daily報道了
東方美食劉廣偉社長劃分34菜系
此舉揚名海外!
11月30日前訂閱2019年雜志
將免費獲贈《中國菜34-3體系》一書
2019年雙刊雜志訂閱
價格全年不變
禮品月月減少~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訂閱界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