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餓了么無人飛機送餐? 科技真的會取代人工嗎?


    餓了么無人飛機送餐?

    科技真的會取代人工嗎?



    “您的外賣已起飛,請留意窗外”

    WHAT?外賣界又“搞事情”了?

    5月29日,餓了么在上海宣布獲準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試運營期間,用戶下單后平均20分鐘就能收到熱氣騰騰的外賣!

    此次餓了么獲準飛行的無人機航線共17條,均位于上海金山工業園區內,合計覆蓋面積58平方公里,服務100多家外賣商家。無人機將負責配送干線運輸(即點對點的運輸),約為全程距離的70% ,剩余環節則由兩名騎手負責,一人將外賣固定在無人機上,另一人將餐品送達到用戶手中。根據統計推算,每次無人機送餐的平均飛行距離約為2.2公里。


    智能引發的思考:餐飲用人越來越少?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從智能點餐、買單到機器人服務員出現,再到今天無人機送餐的震撼登場,餐飲行業的智能化發展不斷升級。機器代人、技術密集型取代勞動力密集型,已經顯現出被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采用的趨勢。


    在這樣的形勢下,“人力用工”將何去何從?這不僅是每一位餐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課題,也是所有餐飲從業者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不禁要問:未來,餐廳還需要“人”嗎?



    結論:粗糙的服務將被取代

    好“員工”用在餐飲經營的刀刃上

    然而,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智能化并不意味著舍棄人工。餐飲服務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具體消費場景的變化而有所調整。顧客和機器相處VS顧客和富有情感的真人相處,顯而易見,后者具備不可比擬的優勢,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比如,當你走進餐廳,看到門口站著一個機器人服務員,它可能會用林志玲的溫柔聲音向你問好,但要它像人那樣察言觀色、體會你現在是冷是熱、是想大吃一頓還是只想隨便墊墊肚子,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好鋼用在刀刃上,只有實現機器與人力的協作互補,才能創造更大價值。


    所以,行業里那些所謂的“無員工論”還真的不能全信。有些崗位可以被科技取代,有些還真的“取不得”。在科技逐漸入侵餐飲行業的背景下,從業人員必將面臨優勝劣汰的局面。優質的、有溫度的、具有價值的服務將越來越珍貴;粗糙的、沒有變化的基層服務勢必被取代。



    對于從業人員來說:

    ①無特色、千篇一律的服務勢必被淘汰。

    ②更多地提升服務價值,才是具備競爭優勢的核心。

    ③餐飲服務的核心在于“人與人之間的關聯”,顧客不僅為了吃飽,更是要滿足一定的社交需求(尤其對于實體門店餐廳來說),一個再縝密周全的機器人迎賓,依然比不上面對面一聲親切的“歡迎光臨”。


    對于經營者來說:

    ①可以了解趨勢,適當借勢科技,但不要“一刀切”。

    ②無人機的投入使用,從側面反映出顧客對于“配速”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平臺推出無人機,從技術方面提高配送效率當然是好事。而對于外賣店家來說,提升后廚的出餐效率則是應該考慮的關鍵。“好馬配好鞍”才能共同促進外賣行業更好的明天。


    餓了么實現無人機配送,我們首先要點贊和鼓勵,這不僅是一次創新,也為行業注入了新鮮活力。


    當然,話說回來,“安全”二字永遠是最關鍵的問題。無人機送餐航線沿途的品質監管、無人機操縱等均需要有專業人員監督落實,相信餓了么將在試運行階段不斷觀察和優化,我們期待著無人機送餐更廣泛地運用于餐飲行業!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47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30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5月30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