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大成集團從農畜業起家,從油脂和飼料生產加工,到雞肉一條龍,在1990 年引進美國漢堡王進入臺灣,正式走入餐業。
目前,包括自營和合資,大成集團旗下共有 14 個餐飲品牌,涉及臺灣特色小吃、港點、日式快餐、甜品、冰品、咖啡等等。其中鼎泰豐全球140多家店,在美國、新加坡、日本都十分火爆。
鼎泰豐,一個享譽全球的品牌。如何將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尋常“小籠包”變成大陸食客眼中的主菜? 如何從“街頭小點”升級為“精致美食”?又如何在大陸激烈的競爭中一直獨占鰲頭?
東方美食副總裁盛麗君專訪大成集團董事長、大陸餐飲事業群董事長韓家宸,為您揭曉答案。
01
嚴格標準 一以貫之
首先,鼎泰豐從食品原料選購、加工、蒸煮、供應都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
對于做菜烹飪,鼎泰豐把它看做是一門物理學;對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搭配,鼎泰豐把它看做是一門化學。在后廚里,主廚不是隨性發揮的藝術家,鼎泰豐要求每一個操作人員都有一種科學精神,電子秤、溫度計、鹽度計、計時器都是后廚最常見的基本工具,最終都是為了確保出品的一致性。
其中小籠包的制作就有著嚴格的標準程序,“5克的皮,16克餡,18個褶,多個褶會厚,少個褶會薄,總重量要達21公克,入蒸籠4分鐘后才可上桌,如何均勻美觀,都要廚師細心掌握,而這種不計成本的執行標準化,一般餐廳很難學得來”。
鼎泰豐的產品口碑之所以能做到“譽滿天下”,與其嚴謹控制出品標準的堅持密不可分。
面對此次疫情的爆發,鼎泰豐也開啟了自己的零售道路。推出燒麥、蒸餃等冷凍產品。有供應鏈就有成本優勢,這也是鼎泰豐做強零售化的基礎。
02
用服務奏響 未來餐飲最強音
在狠抓菜品質量和穩步創新的基礎上,以客為尊,以最溫暖的細致服務,使鼎泰豐的品牌更加耀眼。
服務做的好,關鍵在于人。鼎泰豐秉承員工即是家人的文化,和餐飲行業其他幾家翹楚也是異曲同工。沒有快樂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顧客。
“用最美的微笑留住顧客的心”,這是鼎泰豐至今一直秉持的理念,而大成集團一直將其視為”品牌文化”予以傳承。
“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功和失敗,都和自身的文化有著密切聯系。鼎泰豐的文化就是包容和融合,就是老板對員工的關心和幫助,時刻關注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統一對待,同樣尊重。”
在韓家宸看來,鼎泰豐所做的是“產品+服務”,二者缺一不可。
03
食品安全放心頭
2000年左右,大成集團就開始使用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以及HACCP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也取得了兩個體系的認證證書。
2006 年,一套更為先進的食品安全回溯體系提上了大成集團的日程,與歐美和日本極其苛刻的食品安全體系一樣,它不僅能確保食品安全、控制產品質量,對管理大成集團復雜的物流鏈條同樣有效。
在食品安全這方面,暴露問題的環節往往并非是造成問題的環節。食品產業鏈前段的環節如果出現隱患,會在產業鏈以后的某個環節中突然爆發。
2009年初,大成的食品安全回溯體系正式上線,每一款“姐妹廚房”下的大成雞肉都可以實現追本溯源,接受顧客隨時檢驗。
目前,在天津和昆山,兩大中央工廠分擔了90%以上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配送,為各個品牌和門店保駕護航。
而此次疫情發生后,鼎泰豐引進“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消毒除菌系統,為鼎泰豐中央廚房全廠及全國門店進行全面環境除菌,保護每一位客人安心用餐。
穩中求進的鼎泰豐用30年的沉淀才邁出第一步。
做餐飲,我們不妨好好練習基本功,回歸門店,回歸如何提高消費者最佳的產品體驗,服務體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把自己品牌的基本功做扎實,這樣堅持下去,自然也就形成了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提前掃碼預約看直播
5月10日,中國品牌日第二屆中國餐飲產業品牌大會暨第六屆烹飪藝術家年會。
我們會邀請到韓家宸先生為大家分享:“目前大環境下的餐廳經營”。內容精彩,我們不見不散。
內容精選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中國餐飲產業品牌大會↓
我們歡迎您
詳情點擊圖片了解
編輯 | 是八角呀 霍東
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