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火鍋之王”海底撈來說,2019年是狂飆突進的一年。
3月25日海底撈公布了2019年財務業績報表。報告期內,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同比大增56.49%;股東應占凈利潤23.45億元,同比大增42.44%;新開門店308家,全球總門店達到768家。
營收凈利雙雙暴增,門店拓展狂飆突進,這樣的財報數據可謂非常亮眼。
海底撈作為火鍋品類的龍頭企業,是國內少有的年收入過億的餐飲品牌。盡管2019年的財報顯示數據有增長,但對比2018年財報來看,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01
每28小時 就有一家海底撈門店開業
報告中顯示,營收的大幅度上升,主要源于2019年間海底撈新開的308家餐廳。
這樣的速度,相當于每22小時,就有一家海底撈門店開業。當然,由于房租到期等原因,2019年,海底撈關閉了6家餐廳。
海底撈目前有門店768家,其中716家位于中國大陸,其余的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以及其它海外國家。
2019年,海底撈的智慧餐廳引起了行業的轟動,全自動的清洗技術、機器人送餐、自動兌鍋等先進技術被應用在這家餐廳,消費者想吃一頓智慧餐廳的海底撈需要提前一周排隊。 報告中顯示,海底撈在2019年共開業3家智慧餐廳,包括首家海外智慧餐廳。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9年海底撈門店數量雖然大幅增加,但翻臺率相比2018年全年下降了0.2次,但客單價上漲了4.1元。
02
租金僅為0.9% 人力支出占大頭
目前,海底撈市值1643億港元。海底撈員工破10萬!一年收入265.6億,凈賺23.5億,物業租金僅占比0.9%。
據財報顯示,公司的營收主要由門店收入、外賣業務、調味品及食材銷售構成。其中,門店堂食收入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營收大旗,占到總收入的96.3%。
這主要歸功于在2019年新開的308間海底撈餐廳。此外,外賣業務的營收為4.49億元,調味品及食材銷售的營收為4.94億元。
與此同時,顧客人均消費再次上升,從2018年的人民幣101.1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人民幣105.2元。
03
品牌布局以二線城市為主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一線城市的人均消費和翻臺率的漲幅均小于二線城市,而在海底撈2019年的戰略中,開店數量排名第一的也是二線城市,數量高達110家;排名第二的是三線城市,數量為57家;而一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只有49家。
根據鳳凰網財經報道,近年來部分二線城市人口飆漲,京滬人口增長出現負數,中國正在進行一輪新的城鎮化發展。這樣看來,二線城市的消費能力更加集中。
04
三四線布局效果如何
伴隨著增速下降的,還有翻臺率——從2018年的5次/天下降到了4.8次/天。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幾天前,海底撈經歷了一輪暴跌,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市值蒸發掉177億港元。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疫情的因素,但同時也有業界對海底撈是否能持續發展的擔憂。
財報顯示,海底撈在中國大陸有716家門店,一線城市190家,二線城市332家,三線城市194家。而在2019年海底撈新開的308家門店中,一線城市新開了84家,二線城市新開了125家,三線城市新開了77家。
從增長的角度來看,三線城市等下沉市場、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增長強勁。雖然海底撈的整體同店銷售增長率僅為1.6%,但是則主要是一線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0.2%,二線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1.9%拖了后腿。
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8.3%,中國大陸以外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1.9%,這給了海底撈一針強心劑。
相信未來這兩部分會成為海底撈的主要增長點。另外就像上面講到的那樣,人工成本現在已經成為了海底撈的支出大頭。所以海底撈正在積極布局智能化設備。
05
背后的核心價值體系 推動海底撈成長
雖然業內對海底撈未來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張抱有疑慮。但是不可否認,海底撈從整體來來講依舊是我國目前為止最具競爭力的火鍋餐飲品牌。這源自海底撈的不懈努力。海底撈的強項在于,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門店擴張,首要解決的是有合格的店長。海底撈店長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他培養出去開店的徒弟、徒孫的收入。這甚至超過他自己經營門店的分紅。
由于這樣的機制,海底撈所有的店長,都會傾盡所有,主動要去培養新人、店長。這個利益機制是海底撈用人制度的核心關鍵。
作為一家大型集團企業,海底撈擁有著出色的價值觀——“用雙手改變命運”。這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主要核心思想。海底撈為門店員工設置了公平、清晰的晉升通道,并且實行“計件工資 ”制度,讓員工的個人薪酬與勞動數量、質量直接掛鉤,多勞多得。這充分激發了一線員工的積極性:付出就會有回報。
海底撈認為,只有建立員工與公司的共同利益體,讓門店的經營好壞和他的利益息息相關時,員工才會更有干勁。
截至3月16日,海底撈火鍋在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等城市新增部分門店恢復營業,共在58個城市恢復營業門店332家。
優質的品牌打造并非一朝一夕。 餐飲復市已經到來,這一輪市場的競爭將是品牌價值的競爭。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607.html